比亚迪半导体股权激励名单,股权激励行权价格高于股价
1: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估值超百亿
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本轮投资者合计增资人民币8亿元,其中人民币3202.11万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7.68亿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本轮投资者合计将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4%股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8亿元。
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纳入比亚迪合并报表范围。
比亚迪于2020年4月中旬宣布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5月下旬,比亚迪半导体即完成A轮19亿元融资,首轮投资方涵盖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红杉资本、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此次A+轮8亿元融资的投资方则涵盖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信产业基金、ARM、中芯国际、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战略投资者。
两轮投资后,比亚迪半导体在投前估值75亿元的基础上,合计估值已达102亿元。后续,比亚迪半导体仍将积极推进分拆上市相关工作,尽快形成具体方案,以搭建独立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完善公司独立性。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其中,作为电动车“CPU”的车规级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比亚迪半导体也是国内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产品覆盖乘用车领域与商用车领域,累计装车量稳居国内厂商第一。
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是比亚迪子公司独立市场化的“开局之作”,对于比亚迪开放供应体系并加速汽车供应链市场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比亚迪方面表示,分拆上市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快速完成两轮引战融资,也显示出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发展前景的信心。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对IGBT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将对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在内的新能源供应链企业形成利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怎么样
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是2008-10-23在浙江省宁波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合资),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保税区南区庐山西路155号。
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504,企业法人陈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半导体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生产、设计、测试、技术开发;防伪商标技术及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品技术及产品开发、生产;工业用玻璃制品的批发(但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和技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以上商品进出口不涉及国营贸易、进出口配额许可证、出口配额招标、出口许可证等专项管理的商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5798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7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3:比亚迪重组旗下半导体公司,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寻求独立上市
4月14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已经通过下属子公司间的股权转让和业务划转,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下简称“比亚迪微电子”)的内部重组。并且比亚迪微电子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未来,更名后的公司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根据公告显示,通过内部重组,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重组后比亚迪将完成半导体业务的聚焦和深度整合。
同时,比亚迪还宣布,为增强比亚迪半导体的独立性,推动比亚迪半导体长期持续发展,公司副总裁陈刚已经在昨日(4月14日)向比亚迪股份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申请辞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任后其将专职担任比亚迪半导体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专注于比亚迪半导体的经营发展。
根据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涵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
在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比亚迪半导体已掌握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模块。IGBT全称为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即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作为核心高压控制开关组件,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和充电桩领域。
根据业内主流说法,IGBT模块约占电机驱动系统成本的一半,而电机驱动系统占整车成本的15-20%,也就是说IGBT占整车成本的7-10%,是电动汽车除电池以外第二高成本的元件。能够直接影响电机功率释放速度、车辆加速能力和峰值规律,可以看做汽车的“CPU”。
据了解,2008年,比亚迪收购了宁波中纬半导体晶圆厂,开始自主研发的车规级IGBT芯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比亚迪已经成为国内能够自主制造车规级IGBT模块的公司。
对此,据比亚迪表示,未来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成为高效、智能、集成的新型半导体供应商。
针对半导体业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比亚迪称是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及未来发展规划,将使公司半导体业务在独立运营下获得更快发展。采用多元化股东结构将扩充其资本实力,实现产能扩张。
据公告内容显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仍为比亚迪旗下的控股子公司。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平台的同时,还将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建立独立的资本市场平台和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除了半导体业务之外,据比亚迪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加快推进其他下属子公司业务的市场化,充分释放比亚迪下属子公司市场潜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王传福“放权”进行时:不到2个月已卸任12家子公司董事长
文|贾天钰
图|来源网络
进入2020年,比亚迪集团创始人王传福开始频繁从子公司的管理层中“抽身”。
启信宝显示,5月18日,王传福已卸任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与董事长职务,由服务比亚迪超过20年的何志奇接任,并同时兼任公司总经理。同时,公司前高管吕向阳、吴经胜、夏佐全均退出董事行列,新增廉玉波、赵俭平、周亚琳为董事,谢琼为监事。
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3月21日,公司位于陕西西安,注册资本13.5101亿元,主营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设备、电子元器件的制造与销售等业务。
事实上,2019年王传福就开始陆续从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淮安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管理层退出。自今年以来,从3月26日至今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身为比亚迪集团掌门人的王传福,已经陆续卸任12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但截至目前,王传福仍然在32家存续子公司中担任高管。
王传福频繁卸任的举动,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网传王传福卸任比亚迪(002594.SZ)公司董事长,是否属实?”有投资者询问道,董秘回应称,“相关信息请以公司披露为准”。
“这是放权的一种表现,鼓励职业经理人独立发展。高层的想法是,让每个子公司放出去都能独当一面。做得好就给股权,甚至独立上市。”一位接近比亚迪的人士告诉《车壹条》。
事实上,今年以来,比亚迪的开放战略进程一直在不断提速。3月,比亚迪完成主要零部件业务的拆分,并成立了5家独立运营的弗迪系公司。4月,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重组完毕,不仅在管理层与母公司进行切割,同时还启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宣布将首次引入外部投资者。据知情人士当时向《车壹条》透露,该公司预计将于2022年前完成上市。
实际上,为了应对来自宁德时代等对手的竞争压力与市场的变化,比亚迪从2017年开始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产运营模式,此后王传福曾多次向对外传达比亚迪对外开放的信号,包括开放电池业务合作、宣布拆分旗下优质业务等等。
但同行企业出于同业竞争的顾虑,对于仍将各业务板块股权牢牢攥在手里的比亚迪,始终颇为忌惮。这使得比亚迪近年来的对外开放策略进展缓慢。就电池业务而言,目前的客户名单中仅有长安、长城、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金康汽车等寥寥几家。
不过伴随“刀片电池”的问世,这一局面或将发生改变。“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董事长何龙此前在发布会上表示。据悉,刀片电池将率先搭载于将于6月上市的比亚迪汉上。
在车市下行、新能源汽车需求不足、疫情突袭等重重不利因素之下,来自市场与经营层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今年1-4月比亚迪累计销售9.3万辆,同比下滑40%。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约1.54GWh,同比下降70%。这令比亚迪不得不拿出诚意和决心来推进开放战略,为自己吸引更多的客户,以持续为公司“开源”。
“(王传福)从子公司卸任,有利于推动旗下各子公司独立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旗下不少业务板块都具有实力。以王传福退出各个子公司的管理层为信号,比亚迪越来越开放姿态将给友商带来更多安全感,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资本运作都将为旗下各业务板块赋予更多活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产能与订单的增长,口罩业务已经成为比亚迪的新一项开源业务。据比亚迪总裁办主任、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李巍日前透露,目前,比亚迪口罩日产量达5000万只,还在以每天100万只到300万只的速度扩产。预计5月份,比亚迪出口口罩将超过10亿只。“我们仅用了24天时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李巍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创投版的龙头是什么股票
创投板的龙头就是创投板块的龙头股票,就像银行板块的龙头是工商银行,电力板块的龙头是长江电力,地产板块的龙头招、保、万、金一样,创投板块的龙头股票是龙头股份和复旦复华。
6:创投概念股票有哪些
创投概念股票有:
1.同方股份(600100)
公司是我国高科技企业的龙头代表,其威视安防业务稳居世界前三位,并且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检测设备供货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公司至少有10家以上的子公司符合创业板的上市要求,有市场预期首批将有2-3家进入上市流程。而且公司旗下的创投企业也很多,包括同方创新投资(100%控股)、汉鸿投资(100%控股)等接近20多家创投企业。
2.钱江水利(600283)
公司控股子公司钱江硅谷,控股比例为80%,主要通过持股各类创业基金和产业基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公司还持有浙江天堂硅谷创业投资集团27.90%的股权。其已形成医药化工、机电一体化、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等三大投资领域的优势。
3.张江高科(600895)
凭借地主之利,通过参股优质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公司已经形成了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并延伸出金融服务的模式,为其带来可持续的收入。目前公司主要控股11家子公司,开展创投业务的子公司有4家,其中,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区开发有限公司2008年贡献净利润近2亿元。该股上升空间被打开。
4.杉杉股份(600884)
具备新能源和创投两大题材。公司是国内最大规模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其主导产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MS项目是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技术与市场占有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公司与上海杉杉新材料研究院共同投资组建宁波杉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创业投资业务。
5.华银电力(600744)
湖南省最大的发电企业,在大唐集团入主后,公司积极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并已申报国家节能备选项目,而且公司还与大股东大唐集团一起和法国电力公司签定了湖南大唐银核电项目谅解备忘录。公司还参股清华科技创业投资公司5%的股权,具有正宗创投概念。
6.天茂集团(000627)
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甲醇生产企业,近期公司大力挺进新能源化工领域,以煤制甲醇、二甲醚为主,打造出一条新型能源产业链。在参股创投方面,公司持有上海益科创业投资31%股权和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8%股权。尤其后者致力于高成长企业培育和高科技项目孵化。
7.亚星客车(600213)
公司主营客车、特种车、农用车、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亚星商用车中与客车核心业务相关的有效资源和优质生产要素有望整合进入公司。而且,公司投资天骄科技创业有限公司1亿元。另外,公司收购复星实业持有的金瑞四方医药科技投资公司全部股权,质地优良,有望成为公司后期利润增长点。
8.路桥建设(600263)
公司以公路、桥梁、机场、港口等土木工程建设为主业,经营实力强。公司还投资 2400万元持有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国有法人股2000万股,占该公司的8%股份。另外,中交建在未来将回归A股,也为路桥建设提供不小题材。虽然公司有近2亿股限售股本周一上市流通,但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9.常山股份(000158)
公司直接参股包括石家庄商行在内的金融企业,同时出资2400万元持有8%股份的清华紫光科技创新投资公司,专业致力于高成长企业培育和高科技项目孵化,因此,其创投题材亦较突出。该股正从前期底部逐步回升,增量资金介入比较踊跃,目前短期技术指标运行和股价上涨态势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