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争相来粤 高端湾区造再添新军
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当日,粤港澳大湾区迎来了世界500强新项目。阿斯利康、强生均宣布加码大湾区布局,其中,阿斯利康将与广州国际生物岛公司共建创新园,强生则与广东省商务厅达成了战略合作。
计划在广东加大投资的还有陶氏、霍尼韦尔、东芝等跨国巨头企业。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国企业在广东频频落子,持续提升本土化生产能力,推动广东以更开放姿态拥抱世界。广东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
11月5日,第四届进博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线下线上结合方式,举行了多场平行分论坛。在“智启新时代:智能科技与产业合作”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认为,智能科技赋能将迸发出强大的创新潜力,助推构建智能价值链的全球新生态。
继在去年进博会上宣布将于广州建设阿斯利康中国南部总部之后,今年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宣布,将与广州国际生物岛公司共建创新园,助力生物岛加快创建世界顶尖的生物医药和生物安全研发中心。该园区将引入阿斯利康整体管理模式及专家团队,吸引以精准诊断为核心的上下游优质企业,填补产业空白。
“去年,阿斯利康选择在广州设立南部总部,对进一步做大做强华南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部总经理殷敏表示,接下来将聚焦肿瘤领域和慢病领域开展生物医药研发及精准诊断,助力广州加速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与阿斯利康一样,美国强生也对大湾区市场信心满满。据介绍,此次与广东省达成战略合作,强生将争取在大湾区打造创新医疗药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典范。“我们将加大对强生广州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的投入,推动升级改造。”强生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强生将在大湾区主推眼科和精神卫生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备受跨国药企看好,除了有广阔的市场外,便利的政策也是重要原因。“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在先行先试方面的政策优势,我们将正式开启在罕见病领域的探索。”阿斯利康方面表示。
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同样表示,受益于相关政策,辉瑞治疗肺癌的第三代ALK靶向药物洛拉替尼已经在大湾区内的港大深圳医院走完了审批流程,药物已经到达医院,可以在医院开出处方了。
“我们一直希望能在广州的医院落地我们的重离子癌症治疗装置。”东芝(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宫崎洋一表示。据介绍,此次东芝展出的重离子癌症治疗装置,可实现对“癌症病灶”的精准放射治疗。它采用了可实现任意角度照射的小型化超导旋转机架,可避开脊髓和神经等重要部位,进而缩小治疗造成的身体障碍和副作用。宫崎洋一表示,在中国粒子治疗装置的普及上,东芝将尽全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全球化工巨头美国陶氏的展位上,羊城晚报记者看到,化学新材料已经广泛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适用于水性建筑涂料开发的抗冻融稳定剂、能保护宠物脊柱的3D空气纤维垫……未来,这些新材料的研发生产有望在广东湛江实现。
据介绍,今年3月,陶氏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备忘录,计划设立陶氏公司华南特种化学品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陶氏公司于本地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和创新技术。根据备忘录,陶氏公司将投资约2.5亿美元建设特种聚氨酯和特种表面活性剂装置,总产能约为25万吨。
建设陶氏公司华南特种化学品制造基地,将使陶氏公司更好地为中国及整个亚太区的客户提供业内先进的材料科学解决方案。”陶氏公司亚太区总裁彭睿思(Jon Penrice)表示,陶氏将持续提升在广东市场的本地生产能力,加强定制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