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机制方案,合伙企业股权激励方案
1:股权激励机制是什么
这是针对企业管理层的奖励办法
以前是发奖金 完成多少利润 发多少奖金
由于巨额奖金太扎眼,不利于企业和谐,现在改用奖励股票的形式
企业管理团队如果几年下来完成股东提出的目标,股东同意在分红的时候给管理团队发股票,并锁定一定时期。 做到企业和经理层的利益共同体。
但 往往企业管理层为了满足 当初的利润指标 ,不惜造假, 安然、世通公司的会计丑闻就是这么来的。
股权激励机制如果没有考虑到小股东的利益,就相当于总经理自己给自己发红股。
2:员工股权激励方案
一个成功的股权激励方案首先考虑企业的发展周期,选择适合企业的方法,然后才开始设计方案,而方案的设计主要在七个关键因素上。1、激励对象。激励对象也就是股权的受益者,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全员参与,这主要在初创期,第二种是大多数员工持有股份,这主要适用于高速成长期,留住更多的人才支持企业的发展。第三种是关键员工持有股份,受益者主要是管理人员和关键技能人员。对于激励对象的选择也要有一定的原则,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员工不能享受股权激励。我们设计某公司的方案时,就明确规定了几条原则。2、激励方式。常用的中长期激励「是否应跟股权激励统一口径」方式有三类:股权类、期权类和利益分享类。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也有具体适用的前提条件(如表2)。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期权类和股权类比较适合,对于非上市公司股权类和利益分享类比较适合。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要考虑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如果只考虑激励机制,不考虑约束机制,股权方案就有可能失去效用。比如期权类,如果被授予者在行权时,不行权也就不会给被授予者造成损失。3、员工持股总额及分配。这一块主要解决的是股权激励的总量、每位收益人的股权激励数量、用于后期激励的预留股票数量。如何确定,每个公司有特殊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要报证监会和股东大会通过。对于每位收益人的股权数量基本上是按照职位来确定,如果公司在职位评估上相对公平,年收入水平基本上考虑职位在公司的价值和体现了个人的能力的话,就可以根据年收入来确定股权比例。例如表3:对于新就职的员工,特别是高管,一般进入公司就需要享受中长期激励方案,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方针,在试用期过后的一年里先享受50%的比例,一年之后再100%享受。4、股票来源。股票的分配上,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来源比较麻烦,要证监所审核,股东大会审批。库存股票是指一个公司将自己发行的股票从市场购回的部分,这些股票不再由股东持有,其性质为已发行但不流通在外。公司将回购的股票放入库存股票帐户,根据股票期权或其它长期激励机制的需要,留存股票将在未来某时再次出售。如美国雅虎公司,到1998年2月27日为止,它赠与的股票期权总量为1114万股公司为此新发行了835万股股票,其中409万股已用于员工行权,其余426万股作为将来员工行权的准备。1998年,董事会预计公司将持续高速发展,员工数将激增,股票期权计划规模将不断扩大,因而现有的为股票期权准备的股票数量显得不足。为此,董事会决定在市场上回购200万股股票来增加储备。5、购股方式。购股方式也就是购买股票的资金来源,一般有员工出资、公司历年累计公益金、福利基金、公司或大股东提供融资、员工用股权向银行抵押贷款。这几种方式都好操作,有些方式会产生财务支出,要重复交税。股票投资不仅仅要交投资经营税,期权所得还要交付投资所得税,而且在股票的回购是不能算作成本费用来抵消税赋的。如果不考虑财务方面,有些公司更多会采用员工出资购买的方式,每个月从工资按比例扣钱,这样不仅仅给公司创造了融资,节约了成本,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辞职成本,有利于对员工的控制。例如思捷达咨询服务的某家咨询客户是这样做的。6、退出机制。退出机制对员工退出激励方案的一些约定,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往往会要求已享受股权的员工办理退出手续,第一种是正常离职,就是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约的员工,或者是退休、经营性裁员,或者是伤残、。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会按照合同继续让这些员工享受股权或者期权。第二种是非正常离职,劳动合同未满,员工主动离职的。如果员工的主动离职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不违反保密协议,也没有跟股权激励方案的一些有冲突。一般来说,大部分公司还是能允许已经被授予的股权收益。第三种是开除,像这种情况,都是按照相关规定取消享受股权收益的权力。7、管理机构及操作。实施股权激励项目一般都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小组或者部门来管理方案实施的日常操作,这个常设小组或部门不仅仅要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地实施股权激励制度,同时也要宣贯共同分担风险、共同享受成果的理念。股权激励的目的是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主人翁精神,共同谋求企业的中长期利益,避免只追求短期利益,损害长期利益的错误。所以,一定不断的宣贯这一理念,才能激励和留住人才。如,某一电子贸易企业,每周五都会召开全公司大会,向大家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和每份股份的分红。每个员工都可以计算自己的分红收益,充分调动了全体的积极性。有的公司也采取信托持股的方式,一般是上市公司比较多,就是跟信托投资公司签订协议,由信托公司代理操作股权转置操作。员工只要在信托公司开个帐号,信托公司把相应的股份转入员工的账户。当公司需要通过股票回购或增发来给员工派发股份的时候,也是由协议的信托公司来办理,按照公司要求把股票打入员工的个人帐号。这种操作,信托公司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在企业初创时期,一般都是有几个人,待遇也不高,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都对工作很热情,可是企业规模壮大了以后,待遇比原来高很多,工作也轻松很多,可是都没有了原来的工作劲头的时候。根据思捷达的咨询经验,这时候往往就是员工对公司的分配制度不满意的时候,也是需要把中长期激励提到桌面上来的时候了。但是任何一个工具和方法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股权激励会稀释产权,用的不好也会严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文化和业务,设计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和易于操作的方案。 作者:卓绍斌 出处:中国管理
3:股权激励方案范本
内容来自用户:赵梅
第一章 总则
(一)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激励机制,增强公司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对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股份依据《中华人民公司法》、《中华人民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期权与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为“激励计划”或“本计划”)。
(二)本计划由××股份董事会拟定,后由股东大会批准实施。
(三)制订本计划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
2.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3.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职业经理团队利益一致,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4.维护股东权益,为股东带来更高效更持续的回报。
(四)制订本计划的目的:
1.倡导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文化,建立股东与职业经理团队之间的利益共享与约束机制;
2.激励持续价值的创造,保证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3.帮助管理层平衡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4.吸引与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
5.鼓励并奖励业务创新和变革精神,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第二章 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和范围
(一)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
1.激励对象确定的法律依据:
激励对象的确定以《(一)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三)股票增值权计划的授权日的确定原则与下文中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一致。第七章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和行权价格的确定方法4.根据《××股份
4:公司员工分红股权激励方案公司分红权激励制度细则
内容来自用户:43726831
公司分红权激励制度细则
本文章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分红股权激励的方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司分红权激励制度细则
公司分红权激励制度细则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分红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流程第三章分红权激励制度激励对象的确定第四章业绩考核指标、业绩目标的确定第五章激励基金核算、提取及处理方法第六章绩效考核办法第七章激励基金的分配与发放第八章特殊情况下分红权激励制度的管理方法第九章附则第十章附件
公司分红权激励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对企业高管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的激励与约束,使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决策者和经营者行为长期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XX市XX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鑫鸿畅”)决定实施中高层管理人员分红权激励计划。第二条公司依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鑫鸿畅《公司章程》、《中高层管理人员分红权激励制度管理办法》、鑫鸿畅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中高层管理人员分红权激励制度的议案、鑫鸿畅股东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中高级管理人员分红权激励制度及授权董事会负
5:华为8万员工是怎样做股权激励的
华为的股权激励方式一向为人津津乐道,采用虚拟受限股的形式,在保证任正非对公司享有控制权的前提下,让近8万名员工在出资后以持股工会的形式持有公司约98.82%的股份,通过超高分红不断激发员工奋斗,促进了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但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华为那么高的盈利水平和高速成长性,而且华为的股权激励也存在着诸多弊病,对持股员工的约束太少,比如:
员工只要不离职就永久持有股权,缺乏持续动力
收益与考核挂钩不紧密,易造成坐享其成
统一的股权难以体现各业务板块的差异
非股东员工的中长期激励未予考虑
股权结构不利于资本运作
目前华为内部股数已经超过100亿股,每年每股分红达2元以上,部分员工每年的分红收益已经达到工资的3倍。这样强的激励力度一方面促进了公司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使得许多老员工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开始混日子,而新员工要获得股权则有着相当高的门槛限制,造成了新老员工间的分配不公,也背离了华为“以长期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为了解决拉车的人和坐车的人的分配公平性问题,华为对激励方式做出了调整:从2015年起引入TUP(时间单位计划),每期计划周期为5年,前4年递增分红权收益,最后一年除了获得全额分红收益之外,还可获得5年中股本的增值收益,5年期满后所有人员退出开启下一轮计划。从中长期看,随着TUP实施范围和力度的逐渐增加,原虚拟受限股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就会逐渐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只有长期奋斗的人才(既包括优秀新员工也包括优秀的老员工)才能持续获益。
华为对股权激励方案调整体现出股权激励的本质:股权激励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股权收益留住人才,并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促进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因而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方案时必须保证:
以“投劳型”股权为主,“投资型”股权为辅,避免老员工躺在功劳簿上坐享其成
不能只关注员工的历史贡献,对于持续努力、不断成长的员工,需要在人员、份额、收益上引入动态机制,使收益向持续努力者倾斜
从时间、考核、退出等方面设计完善的约束机制,确保方案能够落地并可长久实行
6:企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才适合做股权激励
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费用支出越来越大,但是销售始终上不去,这是第一个问题;创业元老之间出现分歧和隔阂,出现一种同苦不同甘的现状,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3时代”,中国有句古话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仿佛是由一个矛盾引发了另一个矛盾,导致企业进入一个无限的恶性循环当中。
比如,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进入平台期,这时候要规范企业的管理,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假如企业的规模只有5000万,需要按照一个亿的标准来构建5000万的组织架构,配备5000万的人才,配备之后企业内部开支必然会增大,但是企业的盈利收入支撑不了这样的成本开支,然后就陷入一个“3时代”。
如何破解“3时代”?如何跨越这个平台?最好的利器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思考如何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股权激励的导入对这样的企业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