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代工苹果就能造车!”郭台铭驾富士康电动车亮相新车还有纳智

2021-10-18 20:24:48

  今年5月,富士康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Fisker达成汽车组装协议,计划每年为Fisker生产多达15万辆汽车,生产将于2024年开始启动。上月底,富士康又宣布,将以2.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洛兹敦汽车公司位于俄亥俄州的一个皮卡组装工厂,该工厂还将支持富士康前述合作伙伴Fisker。按照富士康的说法,这笔交易将助其提前实现在北美建立电动汽车产能的目标。

  2023年上市,竞争力藏隐忧

  聚焦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积累,虽然其没有独立造车经验,但也属于产业链中的“老兵”。据时代财经梳理公开资料获悉,早在2005年,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就以3.7亿收购了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开始进入汽车电子领域。

  随后,富士康逐渐在汽车行业中多方布局。2013年,富士康相继成为特斯拉、奔驰、宝马等车企的供应商;2014年,富士康宣布与北汽合作,共同投资研发生产制造新一代动力电池;2015年,富士康联手腾讯、和谐汽车共同创办了和谐富腾,将汽车业务拓展到了整车领域(2017年,富士康和腾讯相继退出)。。。。。。

  可以说,在正式踏入造车路之前,富士康几乎转遍了造车的上下游,涵盖三电领域、芯片、软件等。

  而在去年,富士康正式切入造车时,更宣传“是电动汽车的iPhone,我们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

  “公司计划在2025年-2027年间,为全球10%的电动车(约300万辆)供应零部件或提供服务,同时富士康也会寻求与世界范围内的电动车制造商进行合作。”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此前指出,希望把过去三、四十年在信息及通讯科技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应用到汽车这个新领域。

  不过,10月18日,资深分析师任万付对时代财经称,富士康在电子产品领域有多年的代工经验,通过收购和合资逐步进入,在资金和合作伙伴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能否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还需要观察。

  “鸿华先进是由鸿海集团与裕隆集团合资成立,而裕隆在国内的合资品牌东风纳智捷彻底失败,一个仅仅局限于台湾地区的品牌或为富士康造车前景蒙上隐忧。”任万付说道。

  与此同时,有业界人士对时代财经指出,以开放电动车造车平台招揽品牌代工业务的模式并不新颖,目前以吉利为代表的车企已成功将该商业逻辑走通,其浩瀚架构已经吸引包括戴姆勒在内的世界知名车企参与合作。作为“汽车新兵”富士康,与仍在电气化转型的裕隆合作推出的新平台,能否从一众成熟主机厂中脱颖而出,有待观察。

  再者,据科技日披露的信息显示,这家合资公司的首款车型MODEL C将于2023年才投放市场。届时,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充分,富士康需要面对比当下更严苛的市场需求及挑战。

  10月18日,时代财经也就车型名称及相关生产信息等采访了富士康方面,截至发稿前,暂未获正面回应。

下一篇:杰普特:本次限售股上市日为10月26日占公司总股本1.1374%
上一篇:医药行业周报:卫健委再发重磅文件加快三明改革在全国推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