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指数失真

2021-09-30 06:41:25

  A股指数和上证指数有什么不一样

  A股指数含深圳的,上证只有上海的

  大盘指数假上涨,个股真实的下跌,A股到底哪根筋搭错了吗

  稳定一点风险小一点的,建议你买信托产品哦,跟银行理财产品一样受银监会监管,但是收益会高很多,确定就是投资门槛比较高,时间比较长

  中国A股为什么一直下跌指数失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解决办法

  专业不专业都会亏损,有赚大钱的牛散,也有亏大钱的机构,资本市场盈亏都是很正常的,区别在于专业投资者能认识到自己亏欠的原因并正确对待,从长期看是赚钱的,而非专业投资者相反,长期看是亏损的,不仅A股,全世界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是如此,比如美国的资本市场够成熟了吧,也是机构投资者为主,但在美国对冲基金的生存时间平均不超过3年,每年都有无数的机构亏损破产,很多散户投资者喜欢在股票涨的时候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在股票跌的时候怪罪到市场机制,这就是不专业和不成熟的典型表现

  上证指数失真能说明其制定的不科学吗

  有三个原因导致了上证指数的严重虚化或失真。

  第一个原因,是14年来组成上证综合指数的股票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上证指数虚化最主要的原因。

  上证指数以上交所开业的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起点为100点。初期的样本股只有8只,总市值只有10亿元。至1992年5月份,上证指数已经超了1300点,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最大涨幅超过12倍。但此时的上市公司数也只有不到20家,总市值仅为200亿左右,还不到目前的1%,如此之小的总市值就将上证指数提升到了1300点的位置。按照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新股是在原来点位的基础上计入指数,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此后上市的股票不涨不跌,指数就可以维持在原来高位。

  由于初期样本股数量太少,而上市后又涨幅过大,使得早期指数的基础过高。这正是造成上证指数虚化的最根本原因。

  与上证指数相比,有两个指标更能够客观反映投资者的实际盈亏状况。

  一个指标是历年来上市公司融资总额(不含转债)与目前A股流通市值的比较,前者约为8500亿元,后者约为10200亿元。这就是说,如果以买入原始股的成本计算,投资者约有1700亿元的盈利。

  另一个指标是历年来上市公司流通A股在上市第一天的流通市值之和,与目前A股流通市值的比较。前者的数字估计在15500亿左右,后者仍是10200亿元。也就是说,如果以二级市场的介入成本计算,投资者约有5300亿的亏损。

  以上两个指标都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的问题。考虑到4000亿元的历年交易成本,则两个指标都是亏损的,亏损数额分别是2300亿和9300亿元。

  因此,牛市之说根本无法成立。

  上证指数失真的第二个原因,是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

  其作用机理是,只要新股上市第一天是上涨的,那么总市值就会增加,就会带动指数上涨。这个规则的原意是要把新股申购的收益计算在指数之中,但由于投资者只能赚到流通股的差价,而指数是以总股本计算的,这样就成倍夸大了新股认购收益。

  有人推算,两年多来这个因素造成的上证指数失线点左右。

  上证指数失真的第三个原因,是在股权分置条件下,部分大盘股对指数的作用。

  我们知道,两市流通A股的数量平均只占总股本的27%,剩下的主要是非流通股和少量B、H股。而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以流通A股的股价和总股本数量为依据的。也就是说,在一家公司总股本中,只要流通A股占的比重小于27%,就会对指数产生作用。

  我们以中石化为例,来说明作用。中石化的总股本为867亿股,流通A股只有28亿,比例为3.2%,远远小于27%的平均比例,因此作用是巨大的,其系数为27÷3.2=8.4倍。

  假设中石化A股涨到28元,那么其总市值为867×28=24276亿元,这与沪市的总市值相等。也就是说,即使其余800多只股票全跌到零,那么上证指数仍可维持在现有水平。而按其流通市值计算,仅为28×28=784亿元,相当于沪市流通市值的12%,流通市值将遭受88%的缩水。

  上证指数中权重较大的国企大盘股,多数的流通A股比重小于27%,因而具有作用。比如华能国际、上海石化、宝钢股份等。只要这些公司的走势强于大盘,就会对指数产生虚增的作用。当然,作用是双刃剑,如果其走势弱于大盘,也会产生相反的“虚减”作用。

  上证指数的虚化和失真,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投资者的实际损失。

  转载自网络,仅供参考

  中国造假这件事是真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拥有一颗真心在这个社会是很难受的
郑燮那句“难得糊涂”是多么富含哲理

  哪些股票指标不能造假?

  都能作假

下一篇:新兴成长天天基金,景顺成长基金还能买吗
上一篇:德兴线上开户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