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协定利好哪些产业

2021-09-29 15:16:18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这对双方来说各自有什么好处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作为国人的话都是非常的开心,和自豪,因为其实这一次的中欧投资的一个谈判的线年多的时间。而且每一次的谈判都非常的激烈,在这一次35轮谈判终于敲定下来之后呢。其实不管是对中方还是对欧方的话,都有着非常好的一个新局面的开始。

  这也奠定了从此商业和贸易上良好道路的一个开端,因为这一次的谈判完成的话。其实对于不管是两边来说都是本着互利共赢的想法,而且又公平的做事的一个准则下,那么同时的话。其实也为我们国家后期的一些投资,贸易之类的,都带来了很好的一些市场的资源和条件。

  其实企业这一块的话,不仅给很多的企业带来了资源,同时也会为当地的一个GDP有很大的一个增长趋势。那么如果真的投资可以完成的话,也拉大了很多区域的一个职业性的就业性发展。而这一次为双方带来的机遇虽然受到了的一个影响,但是呢,并没有使得这次的谈判出现了困难点。或者说是谈判得到终止,相反在这么严重的一个情况下还能谈判成功,说明两边对于这次的合作是10分的重视。

  而且对于中欧的一些企业中欧的一些商业政策的话,都是有着非常好的一次机会和挑战。

  而且通过这一次的谈判完成的话,其实也更加的在国际地位上奠定了中国的一个形象基础。向外面的更多的一些国家展示了,目前中国越来越强大和发展好的实力,其实这不仅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综合形象。更有助于吸引外商的一些投资,那么这对于其实不管是相关的职能部门还是对于平民百姓。还是对于商会这一块,其实都是非常有利,而且有着未来的话,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中欧投资协议的谈判完成,代表我国走向国际的步伐更加稳定,因为欧洲本身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情况,但是不管情况怎样,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让自己的国家在和中国的合作当中赚钱受益,但是很多时候这种中欧协议会受到美国的牵制,美国并不希望欧洲和中国走得很近,因为本身美国在去工业化进程之后就没有很强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本身通过金融资本游戏当中,在上个世纪通过强势制订的一系列金融协议和不对等条约获得的地位,在吸血各国的经济,包括这次美国情况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其实也是在吸血各国通过美元结算同时消耗的价值,在这套体系当中美国不会出现亏本的情况,亏损的钱都是让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国的人民进行了承担,只有破开美元的封锁才能走出这种不对等的局面。

  而且目前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变大,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发展,而且中国国力目前也在世界各国的面前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大家也认可中国的发展规划和策略,包括亚投行等政策,最后没有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在大国里面也就只有美国,欧洲各国在反复思索之后,都逐渐加入,毕竟都是为了利润,国与国之间只有真实的利益。

  欧洲自从英国脱欧以后,其他国家也在反复思索欧盟模式能否适合所有国家,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弊端,在冲击面前,每个国家的弱点都暴露了出来,大家也在重新思索未来发展之路。

  而目前中国拿出的诚意在世界范围来看,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平等的协议,中欧投资都是经过多年商议才能确定,所以这次谈判完成就可以预测未来很多欧洲国家都会因此把橄榄抛向中国。

  中欧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之后对双方有何好处

        2020年9月14日,中国商务部的相关官员与德国和欧盟的两位驻华大使正式签订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协定就涉及中欧双方的550个地理标志作出了一致的认定、规定和保护规则,这标志了历时八年的中欧双方在有关地理标志的协谈结束,对中国和欧盟双方的交流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标志并不是标识某地具体位置的标志,而是一个经济名词,指某一产品拥有特定的产地,且该产品因为质量或声誉成为了该地的特色品牌,后以产地名称而得名,比如出自欧洲的地理标志有瑞士手表、法国干红葡萄酒、德国慕尼黑啤酒等,出自中国的有贵州茅台酒、陕西苹果、江西景德镇陶瓷等。地理标志的存在代表着该产品拥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因为该产品代表着一种对生产工艺的传承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是对产品产权的保护。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首先是中欧双方长期交流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要考虑兼顾好双方的利益,还要从名目众多的特色产品中进行质量和品牌效应上的鉴定与协商,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这也是中欧双方积极响应全球化潮流的表现,以及双方加强经济交流和人文往来的结果,同时,协定的签署也会反过来推动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与共进,打造属于双方的国际特色品牌,并在人文和历史上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最后,协定的签署会强化双方贸易往来时的品牌意识,有助于打击某些假冒伪劣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国际消费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中欧投资协定,为什么对中国如此重要

  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自2013年启动以来,迄今已举行了35轮谈判,长达7年。

  中欧投资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方面内容。中欧投资协定将有力拉动后时期世界经济复苏,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目前,欧盟仅次于东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中国跃升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为什么中欧投资协定如此重要将为中欧双方企业带来哪些利好

  惠及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

  据统计,中国人口目前约14亿,欧盟人口为4.4亿(2020年10月统计数据),中欧人口总数超18亿,占世界人口比例超24%。中欧投资协定的签订将惠及全球近四分之一人口。

  中国贸易“含金量”不断提升

  △注:上述图表中2019年及以前的欧盟贸易投资数据均包含英国。

  在英国2020年1月31日脱欧之前,欧盟曾连续1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欧货物贸易从766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7051亿美元,现在平均每分钟贸易往来超过100万美元。2020年1至11月,中欧贸易在中逆势增长3.5%,显示出强大韧性。

  2020年前11个月,我国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05万亿元,增长4.7%,占我外贸总值的13.9%。其中,对欧盟出口2.45万亿元,增长7%;自欧盟进口1.6万亿元,增长1.3%。

  中欧互利合作基础好、潜力大、机遇新,中欧投资协定等制度性安排必将进一步提升双方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释放出新的潜力。

  欧洲债务危机对于中欧双边贸易会产生什么影响及所需采取的的对策

  短期而言,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欧盟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抑制我对欧出口增长。2009年对欧盟出口占我外贸出口总额的19.7%,今年前四个月该比重上升至20.1%。而德国、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我国在欧盟的前六大出口市场,对六国出口合计占我对欧盟出口总额的73.5%。目前六国均已宣布或计划采取紧缩措施,国内需求下降不可避免,对我对欧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从今年春季广交会欧盟到会客商人数及对欧成交下降情况及去年以来对欧出口走势看,同时综合考虑欧盟经济增长、汇率变化等因素,预计今年我对欧盟出口仍属恢复性增长,出口额超过2008年(2929亿美元)的难度较大,同比增幅将在15-20%左右。
二是欧元大幅贬值使我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截至5月14日,今年以来欧元对人民币累计贬值已达14.5%。人民币被动大幅升值虽有利于减轻欧洲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对华压力,但我对欧出口成本急剧上升、出口盈利空间遭进一步压缩,而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企业,正在蒙受巨大的汇兑损失。
三是中欧贸易摩擦的风险将上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南欧国家传统上是对华贸易限制的主要发起者。包括南欧国家在内的欧盟诸国为应对这场债务危机,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重振制造业作为提高就业率、尽快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抬头。
长期而言,债务危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中欧均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欧盟3月份出台的《欧洲2020战略》视我国为未来十年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强劲,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对欧盟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和2009年流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下降40%和29%,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中东欧国家更是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为此对我国企业前往投资寄予较大期望。4月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率新一届欧委会大型代表团访华并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5月中旬,中-欧举行第24届经贸混委会,双方就中欧经贸关系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进一步确认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坚实基础。
一个繁荣的欧洲符合我国的利益。笔者认为,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形势下,我方有必要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夯实中欧经贸关系基础,进一步促进对欧经贸合作:
第一,鼓励企业对欧“走出去”,将扩大对欧投资作为中欧合作新亮点。截至2009年底,我方累计对欧盟投资仅占全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7%,且主要集中在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对欧投资有较大发展潜力。当前中东欧国家对资金需求更为急迫。有必要利用其较为宽松的投资政策、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为规范的法治环境,以及欧元贬值造成的资产价格相对偏低的有利条件,推动对当地投资,并以此为桥头堡进入欧盟其他发达市场。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欧贸易促进工作。一方面继续推动我国优势产品扩大对欧出口,另一方面增加自欧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和优质消费品,努力促进贸易平衡。
第三,建议主管部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工作,考虑在有条件、有需求的欧洲国家试点人民币贸易结算,帮助企业规避汇兑风险。
第四,解决欧盟对华投资企业的合理关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住欧盟进行经济战略调整的有利时机,切实扩大中欧在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力争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突破。
第五,加强中欧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多哈回合谈判、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等多边事务中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改善我国发展建设的外部环境。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中欧投资协议的谈判完成,代表我国走向国际的步伐更加稳定,因为欧洲本身不是一个铁板一块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情况,但是不管情况怎样,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希望让自己的国家在和中国的合作当中赚钱受益,但是很多时候这种中欧协议会受到美国的牵制,美国并不希望欧洲和中国走得很近,因为本身美国在去工业化进程之后就没有很强的实体经济作为支撑,本身通过金融资本游戏当中,在上个世纪通过强势制订的一系列金融协议和不对等条约获得的地位,在吸血各国的经济,包括这次美国情况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其实也是在吸血各国通过美元结算同时消耗的价值,在这套体系当中美国不会出现亏本的情况,亏损的钱都是让欧洲各国和世界各国的人民进行了承担,只有破开美元的封锁才能走出这种不对等的局面。

  而且目前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也逐渐变大,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渐发展,而且中国国力目前也在世界各国的面前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大家也认可中国的发展规划和策略,包括亚投行等政策,最后没有加入亚投行的国家,在大国里面也就只有美国,欧洲各国在反复思索之后,都逐渐加入,毕竟都是为了利润,国与国之间只有真实的利益。

  欧洲自从英国脱欧以后,其他国家也在反复思索欧盟模式能否适合所有国家,毕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弊端,在冲击面前,每个国家的弱点都暴露了出来,大家也在重新思索未来发展之路。

  而目前中国拿出的诚意在世界范围来看,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平等的协议,中欧投资都是经过多年商议才能确定,所以这次谈判完成就可以预测未来很多欧洲国家都会因此把橄榄抛向中国。

下一篇:纺织市场:原料支撑明显,中秋节后棉纱价格止跌探涨
上一篇:贸易战对股市的作用机制,今年股市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