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的本质,30日均线

2021-09-10 12:24:52

  1: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线)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叉、托、井、叉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线日均线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2:什么是1250均线理论这个理论成熟吗

  1250均线均线理论是张卫星提出的移动平均线分析方法。在这一分析方法中用到三根移动平均线日移动平均线 日线:为月线,在这一理论中被称之为生命线日线:为半年线,在这里被称之为灵魂线日线:一般投资者不是很了解。
对于以上三根线都有各单独使用的方法。但我个人认为单一的技术指标对未来走势的判断不是很准确。所以就不再讲了。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20与120日均线的组合使用方法之一回头望月
回头望月的形态分两步形成:
1,股价先穿越120日均线日均线上扬过程中。
2,股价开始回落,在120日线日线日线。
这就是回头望月了。上图为600151在99年6月时形成回头望月的K线图。
股票代码 形成回头望月时间
600823 2000.1.19
0019 2000.1.24
600825 2000.8.8
600617 2000.11.23
对照个股,融会贯通。

  3:

  最简单的均线就是最近几天的股价的平均值。比如前三天的股价分别是10元、11元、12元,那么三日均线元。
复杂的均线是在股价上加上权数,越接近当天,权数越大。
更具体的请看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以上复制信息,仅做参考。

  4:

  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线)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托、井、*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线日均线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对MA指标的一点小改进
一、尽量缓解MA(5,10,20)的系统误差。首先调整一下MA的参数设定。从江恩理论中“在每周期内的45度和120度倍数位置是行情的关键点”、我国古代历法“以5日为一元,3元为一节(气),6节(气)为一季”和上证的特点每年近250个交易日出发,选取神奇数列中的5,13,34为MA参数。这样即为MA(5,13,34)。
二、为了尽量缓解MA(5,13,34)的滞后性增加其灵敏性,我们引入统计数学中的加权算法对MA作一定的修改。加大MA中近期收盘价所占比例。
(ma(close,5)+ma(close,3))/2;
(ma(close,13)+ma(close,8))/2;
(ma(close,34)+ma(close,21))/2
三、还可以考虑使用EXPMA指标,该指标弥补了移动平均线的缺点,而且具备了MACD指标和KDJ指标的“金叉”和“叉”等功能。所以该指标的成功率和准确性较高,是投资者采用中短线决策的好帮手。

  5:

  顾比均线由澳大利亚的投资家戴若-顾比先生发明,因此叫顾比线。顾比均线可以广泛运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中,只要是能运用K线图的投资项目均能运用。

  6:

  什么是顾比线它是由两组均线组成的。澳大利亚的投资家戴若-顾比先生发明,因此叫顾比线。正规叫法是顾比移动复合平均线,可以广泛运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中,只要是能运用K线图的投资项目均能运用。

下一篇:缠论选股指标公式源代码,缠论中枢指标公式
上一篇:内在市净率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