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中生代”基金经理火了

2021-08-15 22:38:30

  结构性行情为年轻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多一展身手的机会,基金经理圈后浪奔涌、群星闪耀。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基金管理年限在2-5年的“中生代”基金经理超过800人,占基金经理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根据Wind数据进行统计,“中生代”基金经理普遍是高学历人群,研究生比例高达85.71%;多数基金经理都是研究员出身,拥有研究员工作经验的人数占比超过一半;截至6月30日,任职时间2-5年的基金经理中,在管规模超过50亿的基金经理超过350人,其中251人管理规模超过100亿。

   投资理念成熟度: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基金组合的构建、个股的选择等等都是基金经理投资理念的体现。跌宕起伏是市场的常态,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能帮助“中生代”基金经理,保持独立思考,理性进攻,避免“踩坑”。

   过往业绩表现:虽说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但是,观察过往的回撤控制能力、业绩回报的上涨弹性,以及不同市场行情中的涨跌区间,我们可以挑选出更适合我们风险偏好和理财目标的“中生代”基金经理。

   能力圈范围:结构性行情的延续,意味着众多领域都可能出现投资机会。在新兴行业、潜力赛道深耕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或是覆盖行业广泛、对宏观和中观都有一定研究经验的基金经理都有机会获得长期超额收益。

  根据最新披露的二季报数据,袁维德独立管理的代表作中欧价值智选A和中欧睿泓定开的近6个月的回报高达32.50%和31.3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仅为1.36%和0.73%,超额收益非常明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银河证券截至6月30日的排名,中欧价值智选A类过去1年在139只同类基金排名中位列第1。(注)

  在2018年4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之前,许文星一直担任研究员的工作。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对TMT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等新兴产业有着独特的研究视野,擅长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把组合分解成行业、个股、风险等多个模块,用工程师的方式做组合管理。

  以他的代表作中欧养老产业为例,该基金在2018年末市场低位加仓,力求捕捉反转机遇,试图通过交易认知偏差逆向布局获取收益,逆向投资特征显著。截至6月30日,这只基金的A类份额近3年回报135.33%,近1年回报40.6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38.04%,18.97%。

  李帅2009年进入公募基金行业,在入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周期板块一直是他投资研究的主旋律。通过对上下游的实地走访、深入研究,李帅对产业的景气判断变得更加敏锐。他善于从中观出发,寻找景气拐点,以产业投资者眼光去寻找、以股东心态买入并长期持有最具持续价值创造能力和自我进化力的优秀的公司。

  除了独树一帜的投资理念,李帅的过往业绩表现也很不错。截至2020年三季报(李帅2020.10离任,2020.12加入中欧基金),李帅在管时间最长的基金——嘉实低价策略近5年、近3年和近1年的回报分别为130.8%、70.88%和73.4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40.73%,19.85%和17.05%,超额收益显著,多阶段均排名同类前30%。

  在2019年7月开始管理公募基金之前,罗佳明对港股市场有着 10余年的投研经验。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服务公司…..到国际资产管理公司,罗佳明在香港生活的18年中积累了夯实的财务分析基础,和国际化的港股投研经验。

  从在管基金的投资布局看,中欧丰泓沪港深正体现着罗佳明的投资理念和投研经验。这只基金在港股市场多元布局估值普遍不高,但具备一定成长性的标的。截至6月30日,中欧丰泓沪港深A类份额近1年回报达到了53.50%(业绩比较基准19.24%),近6个月回报高达24.99% (业绩比较基准为3.43%),同期恒生指数涨幅仅为18.63%和5.86%,基金超额收益显著。

  在2017年7月加入中欧基金之前,刘伟伟曾经担任过农银汇理基金行业研究员和源实资产的投资经理。他擅长把握产业趋势,提前布局长期发展空间大、景气向上的产业链,精选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硬核成长个股。目前,他的能力圈覆盖新能源、科技等景气行业,并持续深耕和拓展。

  刘伟伟加入管理中欧明睿新常态后,这只基金的业绩更上一层楼。根据二季报数据,中欧明睿新常态A成立以来回报276.01%,近6个月回报30.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56.48%和0.49%,同期沪深300涨幅仅为71.21%和0.24%,超额收益显著。

下一篇:新手小白必须了解的顾比倒数线
上一篇:每股面值和每股发行价的区别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