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量子比特相干时间创 1 毫秒新纪录,推动量
7 月 8 日,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物理学家在据了解,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即其保持量子态稳定性的时间,是衡量量子计算机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此前,公开文献中记录的超导量子比特最长回波相干时间接近 0.6 毫秒,“我们刚刚测量出毫秒级的回波相干时间,中位数也达到了半毫秒,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振奋的结果,”主导此次实验并负责数据分析的博士生米科・图科拉表示,“中位数的提升尤其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我们不仅实现了单次测量的突破,更在整体性能上实现了稳定提升。”
研究团队详细公开了实验方法和设备配置,目的是让世界各地的研究团队都能够重现该研究。
实验中使用的量子比特由阿尔托大学量子计算与器件研究组团队在阿尔托大学的 Micronova 洁净室中制造,采用了由芬兰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高质量超导薄膜材料。该洁净室是芬兰国家微纳量子技术研究基础设施 OtaNano 的一部分,其先进的制造环境为高质量量子器件的制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们成功实现了高质量超导量子比特的可重造,这在学术界可接触的洁净室环境中完成,充分证明了芬兰在量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吉木・砂田博士表示。他负责了本次实验中量子芯片的制造和测量系统的搭建。
阿尔托大学量子技术教授、QCD 研究组负责人米科・莫托宁指出:“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不仅巩固了芬兰在全球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进程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