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身边的预付费套路!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吗?办理美容卡另送10次皮肤护理!……
预付费领域纠纷多发
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预付费模式成为不少商家的首选。然而,这类消费也往往纠纷较为集中。
市民小张是一名健身爱好者,最近,他遭遇了一件烦心事。今年4月份在某健身房办了一张会员卡,购买了一年的私教课。结果没几个月,私教老师就辞职了。小张表示,他是冲着那名私教才充值办卡的,虽然健身房有另外安排教练,但课程变得不稳定且质量下降。一开始想直接退卡,但健身房不让。如果商家不给出令我满意的解决方案,就准备向有关部门投诉了。小张说。
小张的情况并非个例。
线上预付费暗藏新套路
最近正值暑假,是旅行和度假的黄金季节,很多人都计划在这段时间内出行。
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此外,还要警惕互联网在线培训以及互联网医美。据了解,这类机构的服务多以预付费形式进行销售,具有消费群体广、销售金额大等特点,可能遇到办卡容易退款难、服务大打折扣、商家不告而别等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之前就曝光过多起案例。在互联网培训上,有机构在课程中宣传考不过退费,但后续不履行退费承诺,引发消费者大量投诉;有编造虚假成功案例的,诱导学员贷款购买高价培训课程。在互联网医美上,部分医美机构证照不齐全,未取得医美经营许可或超范围经营;有的机构工作人员不具备执业资格,操作不规范;医疗产品渠道不明,部分医美机构使用假货、水货以及山寨设备等。
预付式消费要理性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预付式消费,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并谨慎选择。在做出预付之前,要进行足够的调查研究,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口碑。比较不同商家之间的价格、政策和服务内容,选择信誉良好且符合个人需求的机构;在签署合同之前,详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确保自己理解并接受其中的条款。特别要注意退款政策、取消或变更订单的规定以及服务质量保证等重要内容;多咨询他人的意见,特别是已经使用过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人;要小心一些商家可能的过度销售手法和夸大宣传。了解并核实产品或服务的真实性,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要多了解、熟悉相关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掌握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商家或相关部门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在消费过程中,保留所有重要的收据、付款记录、合同副本和沟通记录等,确保后期自身合法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