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0科创走廊持续深化创新: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
、托卡马克人造太阳、超重力模拟离心与实验装置等重大成果,填补国内急需领域多项空白。
此外,G60科创走廊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聚力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强化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例如,推动九城市千家企业纳入G60大飞机供应商储备库,为大飞机装机设备领域输送的合格供应商增幅超过40%,促成重点企业与商飞成立联合攻关团队、自主研发ARJ21辅助动力装置,实现原位替换、满足自主可控。
谈及对科创走廊入驻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由杨向
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G60科创走廊率先建立九城市“一网通办”机制,发出全国首批跨省异地办理工商登记执照。实体化运作G60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加速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
二是打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G60科创走廊建立“基地+中心+峰会+培训”融合工作机制,通过打造国家移民政策实践基地、建设产业人才协同中心、轮值举办G60人才峰会、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等,共建共享人才发展高地。实现国际高端人才永居推荐单位由省部级赋权到G60联席办、实施范围从特定园区扩大到九城全域、人才认定标准九城统一且凸显G60元素,已有松江、嘉兴等地近20位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永居申请。
三是打造协同开放的国际合作生态。包括九城市常态化组团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联合举办G60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联合海关开展G60外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建立G60俄罗斯院士创新基地,3条中欧班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策源地松江对标国际一流,着眼提升长三角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建设9台23线“站城一体、产城一体”的松江枢纽将于2024年底通车,站体面积22.4万方,届时将成为辐射上海西南交通的综合中心,年客流量人次超过2500万,汇集沪昆高铁、沪昆铁路、沪苏湖铁路、沪杭城际,直达80%以上长三角主要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多式联运国际货运枢纽。
谈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2023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方面提及,将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其中包括,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印发实施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智能物流装备等细分行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明确产业链图谱绘制、产学研合作做深、专业性要素对接做实等专项任务,持续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聚合带动效应,推动产业联盟在服务成员企业、组织要素对接、加强上下游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据悉,3月,G60智慧供应链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在松江揭牌成立,目前,九城市已成立16个产业联盟、12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常态化开展“云聚G60·创赢未来”云服务品牌活动,累计举办活动57场,41万人次在线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