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酒后:“三变”改革激活力 “酒后蔬菜”促增收
近年来,酒后镇大力推进“三变”改革,将土地集中流转到村集体,再由村集体规模化流转给大户经营,先后引入种植大户30余家,大力发展蔬菜、瓜果和烟叶种植,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先后成立了“拓晨香菇”“承之昊辣椒”“初源农场”“河洛优伊”“路氏精农”“路家寨”等50余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带动群众实现了地租、务工、承包、入股分红等多元化增收,酒后、老庄、路庙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0万元以上,“酒后蔬菜”富了农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乡村产业茁壮成长。
成立集体合作社,规模流转土地。三变”改革初期,酒后镇动员27个行政村先后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镇村干部村村到、户户讲,宣传“三变”改革、土地规模流转政策,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同坐一条凳,算好经济账,动员群众累计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委托书》52000余份,村集体规模流转土地34000余亩,为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农业特色种植提供良好条件。
引入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为尽快实现土地规模种植收益,盘活闲置土地、吸引资金和人才,酒后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厚植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土壤”,把“店小二”服务意识融入酒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依托伊河川区的富硒带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促使“海角农业”“河洛优伊”“路氏精农”“路家寨”等50余个农业种植合作社在酒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新种植模式,实现增产增收。酒后镇组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多次外出学习、研讨,探索出“土地流转金+集体土地价差+务工收益+建棚入股分红+承包大棚发展种植+大户销售收益”的发展模式,让群众共享蔬菜产业发展收益。老庄村的食用菌种植项目占地304亩,共111个大棚,年产菌棒60万棒、优质鲜香菇75万斤、干香菇10万斤,带动附近村80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吕寨村的初源家庭农场,日均用工50人以上,仅工资一项就可以使群众月均增收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