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镇:“沉浸式”宣讲出新又走心
初冬时节的新华大地,一束思想的光芒正洒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党的二十大精神正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被带到寻常百姓家。
来到新华镇宣威村,由村社干部、青年志愿者、党员组成的宣讲小分队正利用农闲时节,走进群众家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他们耐心讲解惠民政策,解决困难问题,做群众政策上的“讲解员”,生活上的“贴心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很多内容与我们农村、农业、农民息息相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宣威村宣讲小分队成员黄学军带着小板凳在农户门前宣讲着党的二十大精神。
“如果你看到三三两两的群众手拿报纸围坐一团,那一定是宣讲队在给群众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村采取分散讲与集中讲的方式相结合,通过村社干部集中学、‘板凳会’‘院落会’集中讲、农家院落随处‘唠’等方式有效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到群众身边。村里的老党员也将自己领悟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自身生活作为事例,向身边的人进行宣讲,这种即学即讲的宣讲方式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宣威村党总支书记刘吉锋说道。
群众在哪里,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讲堂”就搬到哪里。寒意初显,但胜利村温室大棚里依旧温暖如春。宣讲员梁兴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带进了温室大棚,有讲有听、有说有笑,一场朴实冒着“热气”的宣讲在棚内拉开帷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二字,意味着国家今后将出台更多惠农政策,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咱们今后的前景会越来越广阔。”梁兴军说。
“咱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就是党的惠农政策了,这些年党的好政策越来越多,我们老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现在我们有农牧发展公司,有多个专业合作社,有温室大棚,这些对村集体的收入和群众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村民白天光说道。
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新华镇迅速组建“流动宣讲团”,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红马甲”志愿宣讲团、“青言青语”青年宣讲团、“她声有力量”巾帼宣讲团等数支“理论宣讲星火队”,以群众听得懂、喜欢听、听得进的方式,用接地气的语言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农家小院”到“田间地头”、从“会议室”到“流动宣讲”,从“一人宣讲”到“互动式交流”,宣讲员们通过“串串门、唠唠嗑”将大道理讲小、讲细、讲实,用“乡音”传递“党音”,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实”的内容、“活”的方式、“俗”的语言走进了群众心里。
审核:徐 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