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惠民生 幸福生活有品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城市书房瑶琳馆,馆内座无虚席,无论是带着孩子的妈妈,还是勤奋的学生,都沉浸在一片书香中;不远处的灯光球场,矫健敏捷的身姿、干净利落的动作引得看台上喝彩欢呼声不断;小区的健身步道上,市民们时而慢跑、时而快走……
象山县建有“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90个、城市书房18家、文化驿站1家、乡村周末文旅剧场16家、图书流动站185家,已创成省级文化强镇2个、省级文化示范村11个。2020年以来,累计开展送文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今年的第六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迎亚运”乡村旅游歌曲大赛、“渔光音乐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线万人次。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还藏在那些“热气腾腾”的健身场所。年初,象山县启动省体育现代化县创建,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优质普惠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全力实施社区体育公园村全覆盖工程。建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体育公园等26个,更换城区健身路径器材200件;举办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赛、全国健身名山登山大赛、浙江省大湾区自行车赛暨环象骑行赛、“最美海岸”哈雷骑士大会、长三角海钓邀请赛等,累计吸引群众参与体育健身锻炼达34万人次、全民健身公益培训10万人次。
全民健身不仅服务民生,还点亮了城市的动感与活力。随着亚帆中心建成投用,象山成为宁波国际滨海运动中心主阵地,象山县主动招引对接国内知名水上休闲运动俱乐部,推进浙江海洋运动中心建设,拉动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餐饮住宿业消费。一批文体企业迎来发展良机,市遗“西周芳记”入选首批“宁波老字号”企业,石浦渔港古城景区入选第一批市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阿拉的海”申报2022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企业申报沙滩露营、飞拉达、峡谷漂流等省级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非遗民俗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是象山文体惠民生的一大亮点。“象山竹根雕”和“象山竹编”工坊入选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录。举办第二届非遗年味集市、“云上闹元宵”直播、“非遗半岛行”等线余场。海洋渔文化成功入列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并入选浙江省十大文化标识建设成果展。象山非遗保护指数逐年上升,2021年位列浙江省第12名、居宁波市第二。象山县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获评浙江省优秀等次,“海山仙子国”等4个项目入选浙江省“优秀解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