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印钞机” 锂电哪个环节最赚钱?答案来了
池级碳酸锂国内混合均价价格为52.5万元/吨,与2022年1月1日28.2万元/吨的均价价格相比上涨了86.17%。
不过,行业特例出现在“宁王”身上。宁德时代12日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其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82.66%-97.72%;而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290亿元,同比增长99.37%-115.74%。表示,业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产销量提升及降本增效作用。
不过,一位下游车企人士此前曾对
咨询机构InfoLink公布显示,动力电池方面,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累计同比增长148.5%。其中,宁德时代以142.02GWh全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居于行业第一,市占率为48.2%。而在方面,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总计142.7GWh,同比增长204.3%,宁德时代市占率第一。
目前,国轩高科、中创新航、欣旺达等其他动力电池厂商的业绩预告尚未出炉,在业内看来,亿纬锂能身上产生的状况,大概率会出现在其他二线动力电池厂商身上。
2023年锂电赛道如何走?这是市场所关注的话题。
需要注意的是,步入2023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的市场报价一直在下滑,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12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下跌,电池级碳酸锂跌2000元/吨,均价报48.05万元/吨。
在这个层面上看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起伏暴露了锂电板块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其估值或会参考化工板块、有色金属板块等周期性较强的板块。
不过,从下游需求来看,依旧强劲。近日,乘联会发布的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2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49万辆,该机构预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850万辆,渗透率将达36%。以此计算,新能源汽车销售仍将保持超30%增速。
国开证券一份研报也预计2023年-202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850 万辆、1050 万辆和1200万辆,增速分别为30.77%、23.53%和14.29%,国内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42GWh、567GWh 和 696GWh。
未来几年,对于动力锂电池的需求仍将保持较高速增长,尽管增速会回落,但仍在25%以上,需求仍在。
而面对未来几年动力电池的确定性需求,各大厂商也摩拳擦掌、纷纷扩产。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2025年包括6家主流厂商在内的国内锂电池产能将分别达到1548GWh、2093GWh 和 2808GWh,包括4家主流厂商在内的国外锂电池产能将分别达到546GWh、771GWh和1010GWh,全球总产能分别为2094GWh、2864GWh和3818GWh。
对比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和供给,可以看出,未来几年动力电池供过于求几成事实,且供给或是需求的3倍左右。
另外,在储能环节,动力电池厂商均视储能电池为自身的第二大增长曲线。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前,多家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布局储能业务,加紧扩产,以在迅速扩大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新增电化学储能装机首次超过10GW,同比增长114%;而到2025年累计电化学储能装机量将达64.3GW,2020-2025 年均复合增速达35.25%。高工锂电预测,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416GWh,未来几年增速将达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