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买盘非常强!投资大佬感叹:几百万股很快被拿走!部分私募港
结束了自2022年12月21日以来的连续8日净买入,此前净买入累计约64.77亿港元。而在2022年全年,腾讯港股全年被加仓超800亿港元,成为2022年南向
结束自2022年12月21日以来的连续8日净买入,此前净买入累计约64.77亿港元。统计显示,去年10月底,腾讯港股一度跌至190.71港元,随后一路反弹,至今年1月5日达到347.8港元,涨幅达到82%。
是2022年南向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更是跨境ETF的最爱。根据统计显示,南向资金2022全年合计净流入港股市场超3860亿港元,集中流入头部互联网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其中腾讯控股全年被加仓超800亿港元,成为2022年南向资金流入最多的个股。其次是美团,去年全年增持资金达到 374亿港元。
和美团将继续成为净流入的重点。从港股跨境ETF资金来看,在2023年头3个交易日里,跟踪港股头部互联网巨头行情的相关ETF持续走强,成交量也在持续放大,多个ETF产品单日成交量站上30亿元以上。其中,规模居前的恒生互联网ETF3个交易日上涨8.86%,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33亿元,份额增加1200万份;恒生科技指数ETF3个交易日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26亿元,份额增加1.14亿份。值得注意的是,上述ETF的重点持仓,都有腾讯和美团。
在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中,前十大权重股占比合计为87.85%,平均市值为7098亿元,其前五大权重股占比合计达到59.63%,权重集中度较高,包含了美团、、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快手等互联网龙头公司,具有代表性。
港股仍是机构投资者布局重点
“我们去年净值跌幅不大,主要归因于港股的收益贡献。”上海地区一家大型私募机构负责人对券商中国
目前,国内更多私募机构开始加大对于港股的布局力度,部分私募的港股公司权重已经超过A股公司权重。据悉,景林资产和希瓦私募港股配置比例也都较高。景林资产也多次在渠道交流时表示,港股估值极度便宜,上涨空间很可能大于下跌风险,风险调整后收益已极具吸引力。
聚鸣投资创始人刘晓龙近日表示,“由于前期跌幅较大,美联储加息大概率接近尾声,港股可能是阶段性更优的配置选择,因此我们11月把港股和中概股仓位提升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中欧瑞博掌门人吴伟志近期也称,目前中欧瑞博实际持仓当中,港股公司的权重已经超过A股公司的权重。“虽然11月以来头部互联网企业已有所反弹,但估值还不贵,我们会继续持有。”
仁桥资产也在加大布局港股力度。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认为,在市场触底反转的进程中,第一波往往是系统性的普涨,仓位重于结构,分散的持仓也不失弹性。但是,在后续的上涨中,结构分化也终究会徐徐展开,届时,个股的贡献度以及适度的集中就需要慎重考虑。
保银投资则表示,港股市场全球化特征明显,因此其对全球流动性的变化很敏感。2023年,随着欧美等国加息预期的减弱以及中国经济的稳步复苏,港股上市公司盈利将出现拐点,港股有望持续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