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市值500强:腾讯重夺榜首、拼多多回归Top20 66公司新进
重夺榜首,拼多多强势回归
以总市值28571.15亿元重夺榜首,失守3万亿元;上期首夺桂冠的台积电贵州茅台2022年股价表现欠佳,未能重回2000元,年内最大回撤超35%。
受诸多利好因素兑现,热门中概股年底强势反弹,尤其是互联网电商公司出现明显上涨。2022年12月,阿里巴巴和股价一路爬升,月涨幅分别达13%和28%。但与2021年底相比,市值仍然缩水4765亿元,与前三宝座渐行渐远,则在靓丽的三季度财报支撑下回归TOP20,市值年增长逾52%,攀升速度惊人。
头部公司市值缩水,千亿市值阵营也发生较大变化,公司数量从上一年的243家减少至189家,主要集中在银行、食品饮料、信息技术、房地产、医药生物等行业。
电子板块偃旗息鼓,新东方领衔教育“反攻”
花无百日红,风口加速轮动。
受下游去库存周期影响,消费电子迅速降温;新经济企业在资本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医药生物继续优势持续,新能源赛道的代表性行业——电力设备在加速成长的同时危机并存;独辟蹊径领衔板块逆风翻盘,资源股表现强劲,交运物流持续复苏。
整体来看,500强公司依然集中在大金融、医药生物、电子、信息技术等。
与上期相比,本期500强榜单中287家公司位次上升。66家“新面孔”多集中在、电力设备、交运物流等行业,其中11家公司在2022年上市,晶科能源、昱能科技、海光信息等5家登陆科创板。
206家位次下降,电子、信息技术、汽车等板块公司市值跌幅明显;另有66家已经被挤出榜单,其中电子行业占20家,医药生物、化工各占5家。
:3股市值均跌逾66%
与2021年相比,受下游走入去库存周期影响表现疲软,500强中的电子公司大幅减少16家,31家公司市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占比超七成。行业龙头市值锐减1.29万亿元,、、市值均跌去超66%。而受国产化宏观因素影响,半导体厂商上海复旦保持蓬勃发展,市值逆势增长120亿元。
对于电子行业前景,华鑫证券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带来大量电力电子芯片的需求,并且未来持续周期很长。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将带来汽车的需求爆发,随着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汽车的需求同样会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消费电子板块基本面逐渐出现向好趋势。
在线教育企业开启转型年,如新东方在线.HK)因旗下东方甄选的直播带货而大火,在一众教育股中一骑绝尘,股价全年累涨892%,以471.68亿元市值重新回归榜单至418名,一定程度也重新点燃了投资者对教育行业转型新商业模式的信心。
煤炭:2股市值涨逾50%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煤炭股票将迎来价值再发现行情。经济重启,盈利继续增长;信心修复,风险偏好改善;股价再创新高,行情演绎拾级而上。
医药生物:头部公司市值缩水
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市值较上期跌超900亿元,稳坐第一名的医疗设备龙头迈瑞医疗也未能幸免。
以岭药业涨幅明显,市值增长逾50%突破500亿元,威高股份、华润三九等市值亦上涨超30%;上市未满半年的“高端医学影像第一股”联影医疗即以1458.59亿元市值位列板块第9位。
电力设备: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
宁德时代隆基绿能2022年股价累计跌幅均超过30%。前者市值蒸发约4096亿元,失守万亿市值大关,无碍其跻身板块冠军宝座,后者市值蒸发约1426亿元,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市值靠前的还有“小华为”汇川技术、锂电龙头亿纬锂能、硅料巨头通威股份。
主力,入榜公司数同比增加4家,银行增长明显,排名多在上升。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霸榜前三,是唯三市值超万亿的银行;城商行表现不俗,市值出现大幅提升,其中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市值均超过千亿元,在板块内分列15位、16位。
交运物流:入榜公司新增5家
物流行业有27家公司入榜,较上期增加5家,保持复苏态势。其中上海机场、中远海能、中国国航、南方航空、长荣海运等5家公司市值增长超过200亿元。
头部公司集聚,北上广浙占比过半
21数据新闻实验室统计发现,最新市值500强公司头部效应明显,总部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台北、杭州、广州和宁波等8城的公司占比超60%,261家公司来自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省份,产业创新的规模效应显现。
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有12家。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提质增效,97%的制造业500强有研发投入,专利授权数量和专利质量明显提升。
阿里巴巴哔哩哔哩市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交运物流、电力设备公司如上海机场天合光能等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