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什么时候能民用(政府为什么不支持龙芯)

2022-12-20 10:48:29

  美国政府为什么没那么容易同意龙芯收购amd?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AMD和老对手英特尔一样,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本周二,市场传言称中国的北京神州龙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称“龙芯公司”)可能收购AMD公司,这一消息导致AMD股价大幅上涨,不过美国科技新闻Recode指出,AMD和英特尔之前存在的芯片架构技术授权合作,很可能无法让中国公司成功收购AMD。

  市场消息称,AMD公司已经成为龙芯公司的收购目标。这一消息未获得相关方面证实。

  另据外媒报道,AMD公司内部人士对媒体披露,最近确实有中国财团和公司高管就收购事宜进行过谈判,但是具体事宜不方便透露。

  腾讯科技通过美股行情看到,周二AMD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当天在盘中交易时段,AMD股价上涨了9美分,收于2.7美元,涨幅高达3.45%,而在盘后交易时段,AMD的股价继续上涨了1.11%。

  这样的单日高涨幅,对于AMD股票来说实属少见。

  据此前媒体报道,龙芯公司和AMD已不是陌生人关系。早在2013年,两家公司就设立了联合研发中心,进行新产品的开发。

  Recode分析指出,如今的AMD公司,已经成为一个诱人的收购目标。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公司股价暴跌了六成,即使是获得周二的大幅上涨之后,AMD公司市值仅为20亿美元左右,对于收购方而言,这一收购交易的代价并不昂贵。

  不过,任何一家公司想要收购AMD,还有一个说起来比较奇怪的“拦路虎”——AMD的老对手英特尔公司。

  在传统的电脑和服务器处理器芯片市场,AMD和英特尔是一对老对手,双方之间曾多次发生过诉讼,如果独立的AMD公司消失,对于英特尔将是竞争利好,英特尔缘何会反对?

  在过去几年中,AMD的芯片竞争力下滑,对于英特尔所构成的威胁已经下降,不过AMD过去曾经从英特尔获得授权,可以使用x86处理器架构的指令集,这个技术授权协议,是AMD公司最重要的资产。

  x86指令集的历史,要回溯到英特尔个人电脑芯片的早期(即芯片以数字命名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首先是386,后来是486,最终出现了奔腾芯片,现在则是酷睿芯片系列。

  通过x86指令集,英特尔相当于规定了一套基本的规则,告知CPU处理器芯片如何工作和运行。x86处理器的发展也推动了全世界个人电脑的发展,另外在2006年,苹果公司也开始采用x86架构处理器,这一套规则也延伸到了苹果电脑身上。

  据报道,AMD在数十年里一直获得x86指令集的授权,只不过授权协议的谈判难度逐步增加。双方的授权协议属于商业机密,外界不得而知,不过这属于一个交叉专利授权合作,英特尔也同时获得了AMD的部分专利授权。

  尽管授权合作的内容较为明晰,但是有趣的是,其他问题仍然导致英特尔和AMD多次出现纷争。

  比如当年,AMD计划剥离半导体制造业务,将其分拆成为一家名为GlobalFoundries的独立公司。英特尔表示反对,认为通过分拆,AMD会把英特尔的x86技术授权给第三方。不过最终,分拆计划顺利实现。

  2009年,经过艰苦的谈判,AMD和英特尔的授权合作获得了延期。双方的谈判中,还有一位来自旧金山的律师AntonioPiazza充当“协调人”,此人也曾经在1990年代帮助两家公司达成合作。

  Recode分析指出,如果外部公司计划收购AMD,势必将会波及到英特尔提供的x86指令集授权,英特尔将会挺身而出进行干预。

  据分析,英特尔完全可以取消对AMD的技术授权,从而让AMD的收购价值大幅下降,英特尔实质上具备了对AMD转让交易的一个变相的否决权。

  Recode指出,AMD和英特尔之间的复杂技术授权和艰难的谈判,将会吓走AMD潜在的收购方。因此传言中中国龙芯公司对于AMD的收购,也不会一帆风顺。

  龙芯电脑和中标麒麟操作系统,从来没有用过,不知道这套组合好用吗?

  首先谢谢题主的邀请。

   中麒麟应该说的是中标麒麟吧,我印象中实在没有那个操作系统叫中麒麟的。如果想要了解这套组合好不好用,就必须先了解龙芯和中标麒麟。

   龙芯

   龙芯早在2001年就在中科院的支持下立项了,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的是采用RISC指令集。这种指令集指令相较X86,CISC比较简单,运行速度也要快一些。但是RISC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对编译器要求很高,硬连线控制不灵活,进行高强度的业务操作的话,比较吃力。

   尽管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且和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没法和Intel和AMD这些老大哥平起平坐,但坦率讲,“龙芯”的能做到当下这种水平,已经是极为不易的了。

   中标麒麟

   中标麒麟是一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一开始只是民用系统,于2016年的时候和研制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宣布合并。中标麒麟的在访问控制上做的很好,安全性很高,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能源、金融、交通、政府、央企等行业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中标麒麟是基于Linux的,而linux更多是被用在办公场合,不太适合普通用户,和windows的出发点就不一致。举个例子,像现在人人都离不开的,支付宝,在linux的环境下是很难使用的。不单单是应用程序,想在linux下运行大型 游戏 ,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虽说现在有不少IT公司都把目光投向了Linux这个大市场,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做好,还是个未知数。

   所以说,无论是中标麒麟还是龙芯,这样的组合在更多的都是针对企业和政府机关,为了办公而生,可能不太是和普通民众的使用习惯。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3000系列龙芯性能满足一般办公是够了,龙芯也是真正自主化的一款芯片。党政系统办公设备推广自主化,是有现实的迫切需要,承载大量的敏感的甚至涉密的信息。维护党政办公系统安全,只有建立在真正的自主化基础上才是可行的、现实的。支持龙芯!

   我们单位最近就采购了几台台式机,我特意体验了一下,咨询的一下价格8000+,开机估计要30+秒,轻度办公室没有任何问题的,如上网,WPS等都是可以的,以其当前的使用状态,应该可以用3年左右,部分单位已经实现了服务的分布式,比这个要快多了,所以中标麒麟和龙芯只是一种方案而已,从使用方式上与美国芯片的电脑类似,也正因为如此,性价比完全没有竞争力,说白了,政府单位采购其实也是以购代补, 说明龙芯还是没有摆脱补贴,现在只希望尽快发布新的制程的性能更好的芯片,或者在兼顾用户使用上,创新电脑布局,赢得竞争还是有点希望的,毕竟,相对于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而言,落后的性能不算什么,至少可以用。

   用过,政务单位摊派的,龙芯3A4核1.4运行火狐浏览器cpu占用瞬间100%。但没有明显感觉出卡,系统兼容性不好,只能用预装的wps跟搜狗。还有360天擎。卖的很贵,总体来说属于10年前的产品。目前好多单位用这个做工控机。这个应该会好点,多数工控机对性能要求不高。稳定性不知道没有长测试。按说linux系统,稳定性还行,就是不知道cou的稳定性怎么样。

   推中麒麟还不入推荐deepin,deepin目前是国内最好的自主的电脑系统。

   己经在用,可用,便宜谁也不能再便美国人!相信国产会越来越好用,不用起来永远发展不起来。

   政府部门做为办公系统用完全可以取代!只是特殊部门可以列外釆购。不要总是认为政府部门除了国外的,国内的就没办法用!政府部门办公系统主要是文字和数字处理。特殊的图文处理只是很少一部分。

  我们的单位就是使用的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并且从我进入单位,7年来一直使用中标麒麟,我觉得这款系统虽然没有win7,win10使用的顺手,可是我自己感觉也不差,虽然和Win7还是有些差异。

  中标麒麟桌面操作系统是一款面向桌面应用的图形化桌面操作系统,它是基于linux的操作桌子,这款系统的优势是安全。毕竟是国产系统,不像win7系统,会担心手机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计的问题。

   但是,我还是要说说这款系统带给我感觉不舒适的地方——

   其实,在兼容方面,中标麒麟确实表现有些一般了,而龙芯和中标麒麟系统的组合,虽然有WPS等为数不多的软件的存在,可是它的兼容确实令我挺无奈的。

   生态问题,让我想起华为的鸿蒙OS,鸿蒙系统是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的OS,它的优势很明显,因为它在不断拓展生态,在兼容方面,鸿蒙系统确实有更强的感召力。

  但是,如果是工作需要,保密需要的话,我可能会建议大家考虑。一般应用的话,可能还是有弱点。

  现阶段肯定是没有微软的好用,但是一定要大力推广和发展,难道华为事件的教训还不够吗?

   和美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是有的,用美国的操作系统指挥和美国的战斗,只会是笑话!

   我们爱好和平,希望和平,也要有维护和平的力量。俄罗斯之所以不惧美国除了核武器还有他们操作指挥系统,不是美国的,而是俄罗斯的。

   大家都在使用GPS很方便,台海危机时美国关掉中国的GPS,结果大家都知道。这才有了北斗导航。

   前两天网上流传微软要关掉中国的操作系统,不管真假都应该重视。

  国家推荐的应该没有问题,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有可能使用初期不熟练或者不习惯,习惯了以后就好用了。这是以后的大方向。

  如何看待国产龙芯处理器?

  但这个团队完全没有市场思维,不懂市场经济,不懂杠杠原理。因此,即使再给20年,也还是一个市场边缘产品。

   龙芯公司体量太小,人手严重不足,专职从事开发工作的工程师数量更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针对这个现状,龙芯应该效仿ARM公司初期在自己弱小的时候走组队模式(傻子才会指望几百名工程师真的能击败英特尔AMD数万名工程师团队)。龙芯公司主动放弃开发具体的芯片产品,集中精力开发新一代ip核,切实提高新一代ip核的性能,然后将ip核授权给其他公司开发具体的芯片产品。

   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的英特尔和AMD的产品,会导致国家安全存在巨大的漏洞。想摆脱,自己又搞不定。这时候如果有一家公司能够出售ip核帮助这些国家尽快推出自己的计算机芯片来平衡因特尔和AMD的影响,我相信很多国家会乐观其成。像俄罗斯、印度、韩国、欧洲各国,想摆脱美国英特尔和AMD的国家真的是太多了。

   在国内,可以把ip核授权给华为、联想、浪潮、紫光等公司。这样一来,龙芯相关产品的开发人员迅速壮大到数十万工程师,与之相关的从业人员达到数百万,完全不是梦。

   虽然性能不如intel,但是真正的自主可控,是纯正的中国芯。

   一、龙芯的自主可控

   龙芯线年左右,当时奔着就是自主可控的方向去做的,所以选择了MIPS架构,并且直接买了下来,别人不再使用了,而不是所谓的授权,不像ARM这种。

   在买下MIPS架构之后,龙芯团队还扩展了指令集,可以说龙芯是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目前龙芯在政府、军事、金融、教育等众多行业,对保密性有要求的领域,对安全可控非常重视的领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

   二、龙芯的性能

   对于一款芯片,自然是要考虑性能的,目前龙芯的性能和intel比较起来,确实有3-5年左右的差距,所以个人消费者对龙芯没什么感知,因为龙芯也没有面向个人消费领域,因为这个领域喜欢“不服跑个分”,自然龙芯很难得到认可。

   更重要的是,个人消费领域,对生态要求很高,目前windows只能安装在X86架构的intel\AMD芯片上,不支持龙芯,所以使用龙芯的笔记本、台式机非常少。

   三、龙芯的意义

  另外,目前很多人对于龙芯有误解,觉得这芯片性能不行,完全是在靠政府补贴的货,但其实还真不是的,国家早就不补贴龙芯了。

   龙芯现在是商业化动作,完全的自负盈亏的,并且在2014年龙芯就实现了盈利,2019年利润有1亿多,这些年以来龙芯纳的税早已经超过了政府给予的补贴,所以不要拿骗补来说龙芯。

   龙芯一旦成功,将真正的使中国芯摆脱国外的依赖,毕竟ARM还要依赖ARM架构,但龙芯啥都不依赖,完全的100%纯正中国芯,意义重大,值得大家支持。

   龙芯是基于MIPS指令集来的,而且获得了相关指令集的永久授权,可以说在指令集等知识产权上面龙芯不存在被卡脖子的问题了,不过因为MIPS指令集在目前的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其应用领域比较有限,起码在消费级市场上面是看不到多少希望了,消费市场上的PC主要是X86架构处理器,而手机等中端主要是ARM处理器,根本就没有留给龙芯多少空间,虽然很多人说龙芯的性能达到了英特尔某些产品的多少多少,或者达到了AMD挖土机多少多少的性能,但是因为架构不同,实际上这种对比对于普通用户意义不大,因为目前普通消费者的生态对龙芯的支持很差,就算能够运行Windows系统,那也是模拟的,表现自然会打折扣。

  虽然龙芯在消费级大众市场上面没有什么起色,但是在一些细分领域还是可以慢慢发展的,而且有龙芯的技术在手,起码解决了有还是没有的问题,在面对国外的竞争时,底气足一些,而且龙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过程中,也培育了自己的人才,所以长远来看,龙芯的意义还是不小的,所以初期龙芯的发展还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后来龙芯开始自负盈亏,到了2015年据说已经开始盈利了,这点还是很不错的,算是洗刷了当年汉芯的 历史 耻辱吧,当然还是会有很多人质疑龙芯,估计是因为汉芯当年的负面影响太大了吧。

  当然很多人会拿ARM和MIPS相比较,因为二者都是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二者之间当然有不少差异,但是MIPS对商业不敏感,错失了移动化的浪潮,所以虽然MIPS出现的比ARM还要早,而且当初在性能上并不输于ARM,但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机会,这些年MIPS的发展并不理想,ARM这些年反而发展很快,MIPS被拆分,然后卖来卖去的,基本上已经GG了,至于今后MIPS还有没有机会,目前来看,难度比较大就是了,不过我们还是希望龙芯能够在未来发展起来。

  可以说,龙芯最能提现军事应用上芯片的自主可控。

   2015年3月,由中科院负责研制的新一代导航卫星I1-S(北斗三号首发星)首次使用了中国制造的“龙芯”中央处理器(CPU)。之后发射的每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都配备了大量的龙芯。这些龙芯除了当CPU外,最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可重构技术。也就是说在轨卫星的软件随时可以通过地面上注进行重构,这就大大提高了软件的生存能力。从五年的实际应用来看,龙芯1E和龙芯1F的在轨性能还是要更好一些,处理能力和可靠性也与进口CPU持平,当然价格会是进口的一半。

   龙芯是中科院北京计算机所研发,龙芯成立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第一的芯片帝国 Intel。但是目前看来,龙芯军事应用居多,普及商用还是任重而道远。

  最有前景难度最大最自主的国产处理器 持续关注龙芯15-16年了 现在送去流片的3A5000CPU有望单核跑到2.5ghz 30分(转自知乎:2017年AMD在3.4G赫兹下使用gcc4.6编译器优化参数-o2,3代CPU的spec int06测试值分为:打桩机20.7 ;挖掘机19.2 ;ryzen31.5)看样子还算不错。

   龙芯设计团队是国内内功最扎实的团队之一,龙芯老大胡伟武的目标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不同于其他国产CPU 可以搭上现有成熟生态体系的快车从而高速发展 龙芯要自建生态 打造一个不受外部环境制约的第三套软件体系(图片内有个别厂家预测分数)

  关于龙芯的简介

   一直以来,因为曾经汉芯骗局以及可能存在的故意混淆,很多人对龙芯要么不了解、要么误解,还有人是因为没看到龙芯CPU出现在普通电脑中从而认为龙芯也是骗局。就此问题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龙芯是怎么回事。

   龙芯的团队:

   龙芯团队由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胡伟武任总师于2001年起步,并于2002年正式获得立项并得到500万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至2010年龙芯团队成立公司以前,总共获得国家资金五亿人民币,对比英特尔公司2015年一年的研发投入124亿美元、2017年一年研发投入不低于130亿美元,龙芯九年间的资金合计连人家一年的零头都差远了。不过很奇怪,龙芯从2011年起就不拿扶持资金了、只拿过北京市政府和其它公私营机构和企业的合计两亿人民币的投资,但还是有大量帖子到处宣扬龙芯骗经费,而且动不动就指责龙芯骗取上百亿千亿经费!

   龙芯的指令集:

   一开始龙芯直接采用了MIPS指令集,在金融危机期间低价购买了MIPS指令集527条指令的永久授权,后来根据自己的规划修改并增加到1907条指令,因此现在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指令集(loogISA),已经不能叫做MIPS指令集了,1907条指令基本情况如下:

   源自MIPS的指令:

   216条MIPS基础指令,获得永久授权;

   311条DSP指令,获得永久授权。

   龙芯自主指令:

   MIPS基础指令扩展——148条loongEXT;

   虚拟机扩展——5条loongVM指令;

   二进制翻译扩展——213条loongBT;

   向量指令扩展——1014条loongSIMD。

   龙芯目前的型号命名:

   龙芯1系列:分别是面向特种、嵌入应用;

   龙芯2系列:面向高端嵌入、工控、特种应用、服务器、桌面;

   龙芯3系列:用于PC、服务器、高级特种应用,其中3A是四核、3B是不低于3A的可多路互联(常用于服务器)。

   龙芯7:目前定位是桥片,也就是南北桥芯片,现只有一款龙芯7A-1000,其中还集成了龙芯自研的第一款GPU,估计其图形性能不会比十年前的主板集显更好,但至少普通日常应用是可以的,而且该桥片支持独显,可以用英伟达或AMD的显卡来提高性能,并且龙芯正在与英伟达开展合作。

   龙芯的性能:

   2015年,基于大改内核GS464E、使用国内40nm低速工艺制造的主频1GHz的龙芯3A-2000四核CPU的单核性能测试SPEC CPU2006分值6~7分,达到了GS464单核的3倍左右;2016年最高主频1.5GHz的龙芯3A-3000测SPEC CPU2006单核分值11、四核分值36,也就是说SPEC CPU2006测试下,龙芯GS464E内核的每GHz得分为7分,距离AMD和英特尔的每GHz得分10~15分还有距离。

   2019年12月24日发布的基于新研发GS464V内核的龙芯3A/B-4000每GHz分值提高到10分,主频提高到2.0GHz,因此得分21分,接近了AMD前两年的挖掘机CPU,距离英特尔和AMD现在主流的得分在30~40分的CPU差距已经不太大了。

   龙芯的经营:

   当然,微软和谷歌不可能给龙芯做兼容,因此虽然龙芯通过二进制模拟X86指令的方式实现了安装运行WindowsXP,但较大软件和专业性的软件(比如PS、股票、 游戏 等软件)还不能使用,这样一来龙芯还不能正常使用Windows和安卓,那么龙芯目前就无法进入消费产业领域,普通用户自然就看不到龙芯处理器。

   所以,龙芯团队于2010年离开中科院成立龙芯公司开始自负盈亏以后,起步靠北京市政府天使投资近两亿人民币维持存在,从低端嵌入领域起步,扩展到行业领域和特种、定制领域,毕竟作为企业得自己赚钱生存,能活下来才谈得上理想,不过龙芯在行业领域混的还不错,上到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卫星用的抗辐照处理器,中到行业定制电脑、机顶盒、电视机CPU、军用指挥控制系统、高温高压等特种处理器,下至红绿灯、充电桩等低端嵌入等等应用场景都在做,同时也在做软件等业务。

   2015年龙芯实现扭亏为盈,除持续增长的嵌入和特种等领域业务以外,龙芯桌面应用也开始增长,2018年龙芯桌面CPU销售5万片,占中国桌面电脑CPU市场份额的0.1%;2019年龙芯CPU中的桌面用CPU销售达50万片,占国内桌面CPU市场份额的1%;

   胡伟武说,以前龙芯连英特尔的影子都看不到,2020年龙芯从性能上可以看到英特尔的后脑勺,并在局部形成体系,在行业市场领域应该能做到国内企业第一位,之后会扩展业务逐渐向消费领域进军,争取到2030年后能与英特尔、AMD、IBM同台竞技。

   注:有兴趣可以在B站搜索“龙芯”,可以找到2019年4月19日龙芯公司的张福新博士在山东大学做了题目为《从inside到outside,龙芯的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的演讲,2019年6月龙芯总师胡伟武在中山大学的演讲,2019年12月24日龙芯发布会中胡伟武的演讲,这些里面有超出一般想象的信息,比如:通过这两年的局部试点,公务员用的设备即将大规模使用龙芯设备;龙芯在军用装备领域已经呈面上铺开趋势、还为军队制作了数字地球,结合以前的信息来看(官方主动讲的,不涉及泄密),龙芯军用范围至少包括指挥控制、导弹制导、精确定位、坦克等战车控制或火控系统、军用信息系统;等等等等

   必须要有存在

   龙芯必须存在,别家的石头,不可靠!

   虚心向优秀的企业学习,坚持独立自主,这样才能发展有底气。

   支持国产,说明国家芯片更上一层楼。

  国家为什么不重视龙芯

  超级计算机是用很多CPU构成的. 银河计算机还不是用的别人的CPU来做的. 做自己的CPU是个涉及国家安全的问题. 中国的龙芯也有自己的市场,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在80年代前,都是很强的.但是最近30年就...... 但是国产16核龙芯有望领先INTEL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放的又一颗卫星. 意法半导体已经用了中国的龙芯,每一颗要向中国交纳若干专利费 .....所以不要老是说中国自己的东西不行,别人发展在前,当然先进了.高科技这东西,重视了,自然发展也快.只是中国的教育,再不改革.真的要把中国的优势消磨怠尽.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CPU为什么在市场上都没怎么看到过?

  有,只是你自己没注意而已.有。。龙芯(英语:Loongson,旧称GODSON[1])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开发的通用CPU,采用简单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速度最高为1GHz。龙芯3号还未有成品,而设计的目标则在多核心的设计。目前中科院有研发以龙芯为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计划。国产CPU,2002年8月10日,首片龙芯1号芯片X1A50流片成功.龙芯最初的英文名字是Godson,后来正式注册的英文名为loongson。龙芯CPU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龙芯课题组研制.其官方为尽管今天的“龙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目前主流CPU相比性能上还有不少差距,还不能与Intel和AMD的CPU在PC市场上竞争,但坦率讲,今天“龙芯”的境遇已经比当年的“联想汉卡”好多了。回想当年的“联想汉卡”是由做大型机出身的毫无产业经验的科研人员一块一块的手工焊接而成、又一块一块的人工检测。据说1986年,联想第一线销售人员每天接到的投诉电话和定货电话几乎一样多----每卖出100块“汉卡”,就有30块出问题;而今天的“龙芯”不仅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863计划的支持,通过了严格的成果鉴定、基准程序测试和产品测试,可进入商品化生产;还得到了各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在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地建立了产业化基地。“龙芯”也要对Intel说“不”了众所周知,CPU是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其负责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与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输出的控制。而在这个电脑核心部件市场领域里,人们最为熟悉的两个品牌无疑是Intel和AMD,他们在处理器市场的强势地位似乎无人能撼动。在CPU技术上,我们跟国外厂商有着较大的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芯片,是我国计算机产业的一大“芯”病,也是我们这些电子工

下一篇:公司授予的股票如何买卖(公司授予的股票)
上一篇:南通开发区党工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依法行政专项巡察“回头看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