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突出常态长效 强化有限空间作业监管
今年以来,淮安市扎实推进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监管五项措施落细落实,突出有限空间作业常态排查、动态跟踪、规范作业,做到有限空间企业“底数清”、有限空间管理“措施细”、有限空间作业“管控严”。
一是全覆盖排查有限空间企业,做到“底数清”。围绕地上、地下有限空间、密闭设备等3种类别,以及中毒、缺氧窒息、易燃易爆等3种主要风险,紧盯蔬菜腌制、皮革、毛皮、羽毛加工,造纸和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在前期排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本地区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建立详细准确的清单台账,确保底数清晰、数据精准,为加强工贸行业企业有限空间作业风险管控打好基础。
二是常态化跟踪有限空间管理,做到“措施细”。盯紧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一“关键少数”,开展安全承诺、集中宣誓、网络培训、集中培训、专项培训等活动,全覆盖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监护人员、作业人员等4类人员有限空间作业知识专题培训。组织开展专家指导服务工作。选优配强专家队伍,加强指导服务,推动有限空间重点企业做到“五个强化”,确保“五个到位”。做好日常管理、应急演练,健全完善企业有限空间管理制度,实施有限空间清单式管理,指导企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三是长效化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做到“管控严”。严格对照“有限空间4条重点执法事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同时依托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动态掌握有限空间作业企业整治情况,及时解决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长效化规范有限空间作业。深入分析本地区重点行业领域有限空间作业特点,将有限空间作业整治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责任链条,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措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