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行情分析(棕榈油)

2022-12-16 07:37:33

  棕榈油讨论

  近年来棕榈油价格走势可谓大起大落,造成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美国联合向市场出售战略石油储备,另一方面是COVID-19的 突变株 WTI 突然引起了投资者的恐慌。 WTI原油价格下跌13%,导致棕榈油价格“下沉”。

  不过,随着多国联合出售战略石油,加上欧佩克+成员国在2022年1月保持同样增速的看空局面,棕榈油再次掀起强劲上涨。 截至12月3日晚,棕榈油合约收盘上涨3.34%,棕榈油合约收盘上涨3.77%。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棕榈油将再次掀起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笔者认为,本轮支撑棕榈油上涨的逻辑发生了变化,市场进入了新逻辑的构建过程,棕榈油高位震荡行情开启。

  拓展资料:棕榈油

  一、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就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而言,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它有5000多年的消费历史。

  二、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实中榨取的。果肉和仁分别生产棕榈油和棕榈仁油。棕榈油的传统概念只包括前者。棕榈油经过精炼和分馏,可以得到不同熔点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餐饮业、食品业和油脂化工行业。东南亚和非洲是棕榈油的主要产区,约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8%。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是世界前三大生产国。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年消费量约600万吨,占市场总量的20%。棕榈油是世界石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0%以上。 油棕是一种一年四季开花结果,一年四季都有收获的作物。 油棕商业化生产可维持25年!

  三、受全球棕榈油种植面积扩大和棕榈油成熟面积增加影响,2012年全球棕榈油产量持续增加或创历史新高。2012年末国内棕榈油现货市场回暖,主要是“两节”需求开始刺激终端贸易商加快采购。 但与此同时,国内棕榈油进口到香港的速度加快,远超需求增幅; 棕榈油进口成本下降,长期预期较低。

  棕榈油期货价格影响因素有哪些?

  ;     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棕榈油以其独特的营养成分、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被众多行业所青睐,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化工等领域。棕榈油是从油棕树上的棕果中榨取出来的,棕榈树原产地在西非,18世界末传到马来西亚,逐渐在东南亚地区广泛种植。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的很多国家都种植棕榈树,其中棕榈油产量高度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棕榈油期货

        价格影响因素有很多。

   棕榈油的现货价格

        影响棕榈油供求关系的因素较多,国际贸易形势、国际能源价格、汇率、豆油和菜籽油等相关替代品的价格都会导致棕榈油价格变化,这使得棕榈油价格波动频繁、剧烈。2001年10月至2003年10月,国内棕榈油由3390元/吨上涨到6307元/吨,涨幅达86%;此后从2004年3月的6293元/吨下跌至2005年2月的4195元/吨,跌幅达33%;经过1年多的盘整之后,从2006年4月开始上涨, 2007年4月价格为6600元/吨,上涨了57%。

        在植物油品种中,豆油与菜籽油的价格变化高度相关,而棕榈油与豆油、菜籽油价格变化的相关性则要低很多。

   国内棕榈油现货中远期交易情况

        国内棕榈油生产、贸易、消费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现货市场中不仅通过传统方式开展交易,而且依托互联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化交易,包括B2B模式,网上招标、拍卖,中远期仓单交易等,其中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原上海中昊油籽商务有限公司)开展的棕榈油中远期交易采取电子化仓单的形式,并充分借鉴了期货市场的交易、交割、结算制度,为开展棕榈油期货交易打下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国际市场中棕榈油价格走势

        近20年来,国际棕榈油价格波动比较大,与大豆油等植物油的价格走势相近。马来西亚毛棕榈油期货价格的最低价格出现在1986年,当时全球油籽丰产,尤其是美国大豆丰收,导致了包括豆油在内的所有植物油价格受到压制,棕榈油价格出现阶段性低点。随着全球出现了几次恶劣的气候,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现象,影响了全球植物油的产量,棕榈油出现了几次规模较大的上涨行情,包括1988年,1994年,价格上涨基本上都是从800RM(马币)/吨以下上涨到1400-1600RM/吨。在1999年,由于持续遭遇灾害天气,油籽减产,植物油供应紧张,而需求却出现了空前的增长,产量的扩张难以跟随需求的增长,导致棕榈油价格达到历史性高点2600RM/吨,至2007年4月末,马来西亚大马交易所棕榈油价格在2200 RM/吨左右。

  棕榈油期货基本概况

  ;      一、棕榈油的品种概况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PKO)。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棕榈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二是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 E(500-800ppm)。正是由于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作为工业用途最为广泛的植物油,棕榈油在食品工业具有其他植物油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棕榈油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消费品种,2009年我国棕榈油的进口量为660万吨,2010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预估达到715万吨,同比增长8.3%。

        棕榈油季节性强,用途特殊、价格波动频繁、剧烈,现货企业众多。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设计并棕榈油期货合约,为现货企业管理风险和投资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二、棕榈油的供给与需求

        (一)全球棕榈油生产、贸易与消费概况

        棕榈油产量在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产量增长的原因在于耕地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1989年以前,全球的棕榈油产量不足1000万吨,而在1997年以前,产量也只是小幅增长,从1000万吨向2000万吨小步迈进。食用棕榈油和棕榈油工业用途的扩展推动了棕榈油产量的迅猛提升,从1998年开始,全球的棕榈油产量随着东南亚棕榈油产量的快速提升而实现了飞跃性增长,截至2009年,全球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4555.2万吨,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产量的9倍,并超过了豆油的产量。

        在所有的植物油中,棕榈油的生产和出口最为集中。世界上有约20个国家在生产棕榈油,主要生产国、出口国为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国家的总产量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86%以上,两国出口量之和占世界棕榈油总出口量的88%。

        印度尼西亚是排在全球第一位的棕榈油生产大国,2005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占全球棕榈油总产量的41%。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马来西亚曾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棕榈油产量将近世界总产量的45%。马来西亚棕榈树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3,达250万公顷。在2008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756万吨,产量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增长为原来的3.5倍,主要原因是收割面积大幅提高,2009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也维持在1700万吨左右。

        在世界油脂贸易领域,棕榈油在出口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2009年,棕榈油贸易量占世界油脂贸易总量的比重超过60%。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其棕榈油总产量的90%被用来出口,印尼及马来西亚出口的棕榈油只有很少量属于未经提炼的毛棕榈油。2009年全球棕榈油总出口量为3550多万吨,其中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1570多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42%,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出口量1670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48%,两国出口量之和占世界棕榈油总出口量的90%。此外,尼日利亚、象牙海岸、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哥伦比亚等其它国家和地区也生产、出口一定数量的棕榈油。

        自1995年以来,棕榈油消费出现急剧增长,2001年,全球棕榈油消费量为2400万吨,2005年,全球棕榈油的消费量达到了3300多万吨,4年的消费增幅达到38%。2006年,世界棕榈油消费量较2005年又有所增长,达到了3500多万吨。2009年,世界棕榈油消费总量近4500万吨。

        总体上,棕榈油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欧盟也提高了棕榈油进口量,以抵消因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提高而造成的菜籽油供应缺口。棕榈油主要消费国有印度、欧盟27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占到消费总量的60%以上。

        (二)我国棕榈油进口、流通与消费概况

        我国棕榈油以进口为主。2002年,我国棕榈油开始实行配额管理制度。2006年初,国家放开对棕榈油的管制,取消进口关税配额,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不限制进口数量,相关企业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进口。1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达到386万吨,2001-2004年棕榈油进口量增加了154%。2009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达到635万吨。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棕榈油数量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98%以上,从新加坡、越南等国家也有进口。

        我国棕榈油现货市场中贸易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华东(张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这三个地区棕榈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其中华北地区占24%,华东地区占34%,华南地区占34%。

        国内有棕榈油贸易企业近万家,其中大型贸易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进入国内后再通过大量的中小分销商进行分销。2009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中型贸易企业有80多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4%。这些贸易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储存仓库,通常租用油脂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储罐。

        棕榈油既可以用于食用消费,也可以用于工业消费,来自贸易商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棕榈油的消费以食用为主,其中24度精炼棕榈油为主要品种,占据的市场份额在60%以上。

        1996-2001年,我国棕榈油的食用消费数量基本呈现平稳增长态势,2001-2003年增速明显加快,2003年以后增速有所减弱,但仍逐年刷新历史纪录。2007-2009棕榈油食用消费量分别为322万吨、357万吨、427万吨。

        棕榈油的工业用途也很广泛,近年来我国棕榈油工业消费量稳步增加。2002年我国棕榈油工业消费为35万吨,2004年则达到了110万吨,2002-2004年工业消费量增长214%。2008、2009年我国棕榈油的工业消费量都达到205万吨的历史高位,棕榈油工业应用近些年呈稳步增长态势。

        从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来看,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国内成规模的棕榈油消费企业上千家,加上小型企业,数量超过5000家,主要分布在餐饮、食品加工和化工领域。代表性企业包括统一食品集团、顶新集团等方便面生产企业,广州宝洁公司、纳爱斯益阳公司等化工企业。大部分消费企业通常不自己直接进口,主要靠中间商供货。2009年直接进口的消费企业约30家,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4%。

  棕榈油期货东方财富股吧

  1、 棕榈油期货K线当前呈下跌趋势

  2、棕榈油期货成交量呈上升趋势

  拓展资料:

  一、我国棕榈油进口及消费概况

  1、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

  我国棕榈油以进口为主。2002年,我国棕榈油开始实行配额管理制,2006年初,国家放开

  对棕榈油的管制,取消进口关税配额,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不限制进口数量, 相关企

  业可根据经营需要自行进口。1 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 年进口量上升

  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达到386万吨,2001-2004年棕榈油进口量增加了154%。2018年

  我国棕榈油进口量达到532万吨。

  2、我国棕榈油加工及流通情况

  我国棕榈油现货市场中贸易企业众多,流通环节发达。华北(天津周边地区及山东)、华东(张

  家港、泰兴、宁波等上海周边地区)、华南(黄埔、深圳及厦门等广州周边地区)是我国棕榈油的

  主要进口、加工、销售地区,这三个地区棕榈油进口量占全国进口总量的92%,其中华北地区

  占24%,华东地区占34% ,华南地区占34%。

  从国内棕榈油加工情况看,国内有棕榈油加工企业上千家,分布在主要进口港的周边地区。

  2009 年的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当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型油脂企业有50多家,进口量约占

  总进口量的60%。

  目前国内有棕榈油贸易企业近万家,其中大型贸易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进入国内后再通过大

  量的中小分销商进行分销。2009 年,开展棕榈油进口的大中型贸易企业有80多家,进口量约

  占总进口量的34%。这些贸易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储存仓库,通常租用油脂企业或仓储企业

  的储罐。

  二、食用棕榈油的危害

  棕榈油作为一种伤害比较大的油,更加是在方便面中,这个油利用是比较普遍的,假如吃的棕榈油过量,它作为一种脂肪酸的混合物,其中富含的一些饱和脂肪酸含量十分丰富,简单引发一些脑血管疾病,例如说有高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大概冠心病等。

下一篇:佛山全域解除限购背后:曾因房价上涨过快被预警,如今新房库存9.
上一篇:莆田市前10个月对外投资同比增长55.96%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