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持股计划(2022实施员工持股的公司)
三安光电第三期员工持股2022年会分红么?
会。三安光电第三期员工持股2022年是会分红的,该公司的员工薪资水平很高,超过了同行业平均薪资水平的5%,且福利待遇丰厚,年终还有年终奖发放。
恒力2022年还以员工持股吗
恒力2022年还以员工持股。
公司进一步明确本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数量为55,452,307股。
【拓展资料】
其他事项:
1.本员工持股计划需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后方可实施,本员工持股计划能否获得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2.本草案规定的员工持股计划的资金
3.本员工持股计划设立后能否达到计划规模、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暂未与任何金融机构签署相关协议,具体融资金额和资金杠杆比例能否达到1:1存在不确定性。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现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12万,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列国际行业前列。
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列入国务院文件的重大民营炼化项目,也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项目。秉承“10年不落后”的理念,恒力高起点战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开车、高效率管理,创造了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工程建设速度、全流程开车投产速度和达产速度最快的行业纪录,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三安光电第三期员工持股2022年春节前能分红么
能。根据三安光电公司的公告可知,截止2022年11月2日,该公司的第三期的员工持股将在2022年12月底前分红完成,所以是可以在春节前完成分红的。
格力电器拟推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格力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以前闹得议论纷纷的格力电器(000651.SZ)“五折”员工持股计划,因第一个所属期销售业绩不合格而下修考核指标。以目前数据信息整理,原考核指标规定格力电器2022年净利润做到279.39亿人民币,改动后只需做到242.86亿人民币,下降净利润总体目标约36亿人民币。
此外,格力电器发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再度让关键职工“五折”申购。格力电器有十余年未开展股权激励计划,却在近些年聚集发布2次员工持股计划,是期待与此同时提升销售业绩和股票价格。但下修销售业绩总体目标给销售市场产生的预估寂然开朗,格力电器股票价格能不能下跌中继?
5月20日晚,格力电器公示称,经公司董事会决议,调节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销售业绩考核指标。总体看来,调节后的净利润考核指标大幅度降低,并新增加每股收益做为考核指标。
原考核指标为,第一个所属期公司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提高不低于10%,且每一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金额不低于当初净利润的50%。但公司2021年净利润年增长率为4.01%,并没有合格。
原考核指标还填补,若第一个所属期销售业绩不合格,则递延到第二个所属期合拼考评,2021年和2022年净利润总计不低于2020年净利润的230%(即合计不低于510.03亿人民币)。融合2021净利润测算,格力电器2022年净利润需做到279.39亿人民币才可以开启。
新考核指标立即下降了净利润指标值:第一个所属期是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提高不低于10亿人民币,第二个所属期是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提高不低于20亿人民币,且2022年公司每股收益不低于22%。格力电器2021年净利润为230.64亿人民币,较2020年净提高8.89亿人民币,以新考核指标看来一样不合格。新考核指标填补,若第一个所属期不合格,一样递延到第二个所属期合拼考评,2021年、2022年净利润的增加金额之和不低于30亿人民币。
融合2021年净利润测算,格力电器2022年净利润需做到242.86亿人民币就可以开启。换句线年净利润这一考核指标下降约36亿人民币。
对于此事格力电器表述称,2021年公司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至今,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生产运营遭遇越来越多的可变性。与此同时提升每股收益考核指标,维持每股收益平稳在领域内较高质量。
格力电器对持仓计划的下降是不是有效?绩效考评规范为公布信息内容,可以影响到销售市场对公司的财务预测,且先前很少有公司调节股权激励计划考核指标。iFind资料显示,一共有25家组织对格力电器2022年净利润作出预测分析,均值为263.27亿人民币。上文已提及,新考核指标2022年净利润需做到242.86亿人民币,较市场预测少了约20亿人民币。
格力电器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并未开启,又拟发布第二期。5月20日晚格力电器公示称,拟发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格力电器曾在2006年执行过高管股权激励计划,接着再无员工持股计划有关信息,直到近期2年聚集发布2期员工持股计划。
本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者范畴包含公司董监高、中层和关键职工。拟参加本员工持股计划的职工总人数不超过1.2数万人,在其中8名董监高拟参加本次持仓计划。比照格力电器2期持仓计划,对中层及关键职工的鼓励幅度增加,且之前掏了2.47亿人民币参加的董明珠本次并没有亮相。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资产经营规模不超过15.5亿人民币,个股由来为公司认购专用型帐户中已认购的股权,个股经营规模为不超过公司总市值的1.60%。本次员工持股计划选购公司股权的价钱为16.36元/股,为股东会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格32.72元/股的50%,仍然是“五折”。
本次考核指标有三项,各自为净利润提高净收益、资产回报率及年底分红。在其中年底分红金额及占比由公司决策,考评使用价值比较有限;每股收益(ROE)反映公司已有资金获取净收益的工作能力,与净利润及资产总额挂勾。
2019年之前格力电器ROE几乎都保持在30%以上。2019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降,带崩了ROE这一指标值。2021年公司净利润转暖,ROE升高至21.34%。
不容置疑,净利润提高净收益为本次持仓计划考评的关键指标值。格力电器规定第一个所属期2022年净利润较2020年提高不低于20亿人民币,即241.75亿元,这一考核指标与第一期持仓计划基本一致;第二个所属期2023年净利润较2020年提高不低于30亿人民币,即251.75亿元。除此之外,2期员工持股计划的锁住期均为一年,自公司公示标底个股产权过户至员工持股计划户下生效日测算。
以往一年半格力电器股票价格总体不断下滑,体现的是销售市场对公司销售业绩的忧虑。公司也表明,2020年三季度至今,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不断大幅度增涨,2022年初焦虑不安的国际局势形势再次促进大宗商品价格低位起伏,新冠新冠疫情多地不断爆发,实体经济遭遇要求收拢、提供冲击性、预估转弱三重工作压力,公司生产运营遭遇的风险性、考验与工作压力增长。
下修销售业绩总体目标以后,格力电器给销售市场产生的预估寂然开朗,对股票价格的危害还需观查。
比亚迪高级产品工程师有股份吗
比亚迪宣布了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员工持股计划将通过非交易过户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受让公司拟回购的公司股票,受让价格为0元/股,参与对象无需出资。

比亚迪发布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
根据规划,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参与对象应符合下述标准之一:1、公司的职工代表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比亚迪集团的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
本次派股采用自愿参与、 风险自担的原则,不存在以摊派、强行分配等方式强制员工参加的情形。

本次共分配股票不超过7,904,631股
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包括公司职工监事王珍、唐梅及高级管理人员李柯、廉玉波、何龙、刘焕明、罗红斌、王传方、任林、王杰、何志奇、周亚琳、杨冬生、李黔共14人,以及其他员工不超过11,986人。本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7,904,631股。
4月18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比亚迪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期为6.5亿-9.5亿元,同比增长174%-300%。

比亚迪一季度净利润猛增
比亚迪方面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面临宏观经济下行、疫情散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但新能源汽车行业总体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第一季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86,329辆,同比大幅度增加422.97%。

比亚迪汉EV
比亚迪表示,其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带动盈利大幅改善,并一定程度上对冲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受行业需求疲弱影响,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受压。
格力再推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15.5亿
格力再推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15.5亿
格力再推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15.5亿,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
格力再推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15.5亿1
5 月 20 日晚间消息,格力电器今日发布公告表示,为进一步完善员工长期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公司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公司拟进一步推出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为企业长期增长保驾护航。
想让员工自主奋斗,就得让员工做自己工作和收入的主人,才能从内心激发不断向上的能量,形成自我激励的最终结果。随着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布,格力电器和董明珠分别下了一步棋,让更多的员工来做公司和自己的主人。
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公布 格力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 2 元
此前,格力曾于 2021 年 6 月公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披露公司员工激励计划。
对比格力一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发现,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目标较一期亦有所调整,具体为 2022 年-2023 年净利润较 2020 年增长分别不低于 20 亿元、30 亿元,且 2022 年和 2023 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 22%、21%,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 2 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 50%。
为平衡两期员工权益,保障公司激励机制的公平、公正,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与积极性,格力电器对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目标也做了调整,即 2021 年-2022 年净利润较 2020 年增长分别不低于 10%、20% 调整为 10 亿元、20 亿元,同时 2022 新增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22% 的考核指标(与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相同)。
格力电器表示,2021 年以来,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使得公司经营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压力远远超出预期,为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完善公司激励机制,确保在严峻的外部形势冲击下实现公司未来业绩的稳步增长,公司对考核目标做了一定调整。
同时,格力电器亦表示,公司经营并不会因考核目标的降低而松懈,公司仍将以一期的业绩考核指标作为经营目标,并尽最大的努力确保未来发展战略和业绩目标的实现。
当前,整个家电行业都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家电零售额 1430 亿元,同比下降 11.1%,甚至在线上渠道都出现了罕见下滑。在需求端,房地产行业低迷、国内消费意愿疲软,市场需求释放严重不足。此外,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保持高位,严重影响了家电整机企业。
近期,美的集团正通过裁员紧缩非核心品类,同时将股权激励考核目标进一步下调(2022 年和 2023 年考核目标下调为净资产收益率的 20% 和 18%)。有分析人士指出,“家电行业寒冬来临,不少家电企业纷纷启动裁员和下调考核指标等方式,开源节流去肥增瘦,格力发布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或有益于公司应对整个行业下行的挑战。”
传统渠道增长乏力,格力需走出价值洼地
自 2012 年以来,格力电器净利润从 70 多亿元增长至连续数年超过 220 亿元,最高达 264 亿元,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率超过 1000 亿元(含 2021 年 10 股派 20 元的分红计划),过去三年实施的每股现金分红合计达到 9.70 元。
业绩持续增长的背后,激励机制的缺失一直是格力电器饱受争议的点,在过去长达 13 年的时间内,格力电器并未实施任何与股权挂钩的激励措施,直至 2021 年才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人数也仅 4000 余人,公司现有的激励政策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尤其是当下宏观经济下行叠加国内家用空调的容量逐步接近饱和,家电行业传统渠道增长乏力,而格力电器也正处于谋求渠道转型、推进产品国际化、业务多元化的关键时间节点,其更需要完备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来推动企业变革,以人为本方能加速企业蝶变。
据格力方面透露,公司在规划 2022 年工作重点时亦提出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健全各层次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因此,此时推出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也被看做将有助于补全企业治理短板,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高质量的人才供给,打造多元发展新局面。
受资本市场情绪及行业大盘影响,目前格力电器股价一度处于洼地。随着公司最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格力有望进一步调动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和员工的积极性,打造利益共同体。此外,通过格力不断推进的线上线下融合,也有益于改善盈利结构,加速多元化和产业链布局,持续提升企业的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
只不过对于格力而言,一二期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或许有益于解决公司当前股价及内部运营管理方面部分问题,但最终能否厚积薄发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需时间的检验。
格力再推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15.5亿2
20日晚,格力电器(000651,SZ;前收盘价33.23元)对外公布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据公告,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
据了解,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持有人范围是公司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经董事会认定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层干部和核心员工,拟参与总人数不超过12000人。
其中,中基层干部、核心员工、技术专家等优先认购比例达97.47%,其他高管可认购份额不高于2.53%。以上如有剩余,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认购。
格力电器称,自2012年以来,公司长达十多年均未实施任何与股权挂钩的激励措施,直至2021年才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人数也仅4000余人,相较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激励政策以及公司产业多元化背景下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仍显不足。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涉及的业绩考核指标是:第一个归属期,2022年格力电器的净利润需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亿元,且20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2%、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第二个归属期,2023年公司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2023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1%、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除了公布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格力电器5月20日晚也披露了拟调整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指标。调整后,第一个归属期要求2021年格力电器净利润需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10亿元,且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第二个归属期要求2022年公司净利润较2020年增长不低于20亿元,且2022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22%、当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
《每日经济新闻》对比发现,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要求来看,调整后的指标实际上是对原业绩目标进行了下调。不过,公司同时增加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指标。
格力电器解释称,2021年公司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以来,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此外,格力电器还提到,2020年三季度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2022年初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继续推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新冠疫情多地反复暴发,实体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公司生产经营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压力倍增。
从大环境来看,据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家电零售额1444亿元,同比下降10.3%,其中线%。
格力再推员工持股计划,规模不超15.5亿3
在业绩说明会上,美的集团称未来5年海外收入要突破350万,并且要以创新效率应对行业的寒冬。
一周后,一份裁员50%的消息就冲上了热搜。
对于裁员一半的传闻,美的集团予以否认,但是对于裁员的消息,美的并没有否认。美的集团称鉴于内外环境的判断,有序地收缩非核心业务。
实际上,大厂收缩是应对冬天最常见的方式。
据悉,从今年开始,美的集团的优化就从未停止,现在已经进行了两轮,未来何时停止尚不可知。
在此前投资者交流会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坦言,“未来三年,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确定性,要稳字当头。”
那么应对冬天最好的方式,就是行业能继续发展。相比于美的集团的收缩战略,格力电器就稍微有点不同。
在对待员工这件事情上,董明珠可谓是企业家的典范,尽管执行起来或许有一些瑕疵,但是这并不妨碍什么。董明珠曾在一场直播中宣布,格力绝对不会裁员!也不会丢下一个员工!
5月20日晚,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表示为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确保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公司拟实施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
据悉,此次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自于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第三期回购计划已回购的股份,股票规模不超过9472.8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60%,整体资金规模不超过15.5亿元。
最为重要的是,此次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不超过1.2万名。根据格力电器的最新财报显示,格力电器当前的员工一共有81884名,也就是说接近七分之一的员工将会成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受益者。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持股计划中基层员工拥有优先认购权。
按照此次认购计划,其中董监高等8人,上限均为30万股,而核心员工、中层干部、技术专家认购比例将达到97.47%。如果剩余,董明珠才能去认购。
且本次的员工持股计划时间仅为12个月。
之所以在员工持股时间上所有调整,格力电器也解释因为,2021年公司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以来,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产经营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那么为了补足公司长期以来激励不足的短板,所以进行了调整。
实际上,进行这种调整一方面是因为格力电器的股价在过去一年半表现并不是十分的好,且进入2022年之后,格力股价依旧随着市场继续寻底。
另外在业绩方面,4月29日,格力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6亿元,同比增长6.24%;净利润40.03亿元,同比增长16.28%。那么其净利的增幅实际上是高于美的集团的10.97%的增幅,但是却小于美的集团营收的增幅。
换句话说,其实白色家电巨头企业增幅都差不太多。但是我们注意到了,格力没有进行裁员的消息,也就是说在未来比较复杂的环境下,董明珠是选择和员工一起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