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浜篇 着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

2022-12-15 01:43:38

  常熟之美,美在山水。一条条河流逶迤盘绕在这虞城大地,滋养万物,润泽着这片千年江南福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常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劣V类水体综合治理、生态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力度,全力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一批效果显著的生态保护成果。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董浜镇,看看他们的治理成效!

  近年来,董浜镇大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生态环境。同时,通过水系连通、疏浚清障、岸坡整治、河湖管护、截污控污、景观人文、生态修复、高标准农田、人居环境整治等九个方面的共同发力,生态清洁小流域已初步形成。

  综合治理,再现水清岸绿水乡面貌。夏日傍晚,凉风习习。漫步于董浜镇里睦塘岸边,河道内碧波荡漾,鱼儿嬉戏,盛开的荷花随波摇曳,两岸绿树成荫,移步换景,一幅和谐美丽的江南水乡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里睦塘是杨塘生态清洁小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生态小流域以董浜区域为核心,东临金泾,南至盐铁塘,西至徐六泾,北至北港塘,面积37平方公里。董浜镇各级河长积极履责,通过水土流失防治、污染源防治、村庄环境美化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理顺河网水系,改善引排条件,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使得小流域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管养结合,村民宅边流过生态美丽幸福河。“经过前两年河底清淤、排污口整治,以及驳岸植绿之后,村里的河道清爽多了……”今年73岁的顾雪良是董浜镇智林村聘任的“河道生态管护员”,他的任务是管护好村口的一条小河浜,一旦发现有垃圾漂浮物,就需要及时打捞清理。

  顾雪良说,河道刚整治完的时候,村民往河里随意丢弃剩菜剩饭厨余垃圾的现象还比较多,最多的时候需要他每天清理一次。如今,随着垃圾分类的持续推进和积分长效管理的开展,村民们的绿色生态理念日益加强,河道里的垃圾也变得越来越少了。“现在这活儿一点不累,我基本是两三天才出一次工,很轻松。”

  同时,村里坚持绿色生态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美丽幸福河道建设,对境内荷花浜、鲤鱼池、杨蒲塘、黄泥浜等17条农村河道进行全面综合治理,共计拆除河湖违建1459平方米,清理各类围网38处,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收治1128户,收治率100%,清淤河道14.3公里,新增生态护岸12.5公里,建设滨水游园12处。生机勃勃的滨水游园、修葺一新的亲水栈道、碧波荡漾的粼粼水面、随风摇曳的水生植物,使一条条普通的农村河道华丽变身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美丽幸福河道。

  畅流活水,赋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推窗见绿、鸢飞鱼跃、起步闻香……这是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随着农村生态河道整治和千村美居工程的同步推进,这一美丽愿景正在董浜的土地上成为现实。

  近三年,董浜镇结合“千村美居”工程大力开展生态河道建设工作,共疏浚河道54.8公里,建设生态驳岸82.2公里,绿化美化20.29万平方米,镇域范围内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持续提高。截至目前,已完成393个自然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收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100%。

  “我们还发动社会力量全面参与河道管护,持续开展‘青年志愿河长’活动。”董浜镇党委书记、镇第一总河长朱晓峰说。“青年河长”走村入户,通过宣讲爱水护河理念、倡导文明种植行为,不断提升广大农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护好畅流活水“田间河”。

  相关文件

下一篇:苏州再增鸟类新记录!沿江首次发现小蝗莺
上一篇:1533只!苏州海关查获“异宠”野蛮收获蚁蚁后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