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破产对新华三有影响吗(紫光重组对新华三有影响吗)
紫光云背靠紫光集团是不是有很大的优势?
在紫光云的成长过程中,背靠
紫光集团
的确给紫光云带来很多便利。比如,新华三的云计算就与紫光云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关系,“
双剑合璧
”,适合当下传统客户的混合云需求。
#紫光云数科技有限公司#这个跟新华三啥关系?合作方还是啥情况?
紫光集团 下属公司 新华三也属于紫光集团 新华三的的外协人员全部挂在云数名下 和华三员工 干一样的活 ! 来自职Q用户:周先生
近两年新开的公司 还是不要去了 都是拿着h3c和紫光做幌子 这家公司某些门面岗位人员专业水平极低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华三是怎么没落的?
第一阶段,“华为3Com”的诞生。
上世纪末,数据通信行业两大巨头思科和3Com进行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思科取得了胜利,成为了当时该行业的霸主,但就在两大巨头打的不可开交之时,华为悄然崛起,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2003年,思科向美国法院起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想借此手段将华为挤出美国市场。为了应对思科的起诉,争取美国网络通信市场,华为与美国的3Com公司联合成立了合资公司——“华为3Com”,当时华为控股 51%,3Com 控股 49%,总部位于杭州。
第二阶段,华为出售全部股权,H3C(华三)正式成立。
2006年-2007年,华为分两次将“华为3Com”2%和49%的股权出售给了3Com公司,并将全部企业网业务给了H3C,自此“华为3Com”成为 3Com 全资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 “H3C”(华三),至于出售的原因并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
第三阶段,惠普收购华三,业务急剧下滑。
2008年3Com由于经营不善打算出售华三,华为当时一直专注于运营商市场,而华三在企业网市场位居前列,因此华为想要收购自己一手创建的华三以全面抗衡思科,但由于美国政府的干预未能成功,其中思科应该使了不少坏心眼,最终,3Com连同华三一同被惠普收购。
不过,华三在惠普的日子并不好过,先是自己的大量业务被惠普剥离,紧接着由于“斯诺登事件”引发的信息安全呼声越来越高,再加上阿里巴巴提出的“去IOE运动”(IOE即为IBM 、Oracle、EMC ,去IOE是使用国内产品替代上述三家公司的产品,目的是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因此当时抵制国外产品的情绪高涨,华三作为外资公司自然也不好过,业务大幅下滑。当然惠普更难,2014 年,因经营不善将公司分为 “惠普公司(HP Inc.)”和“惠普企业(HP Enterprise)。
第四阶段,浴火重生,“新华三集团成立”。
经历了多年的煎熬后终于在2016年迎来曙光,紫光集团以25亿美元的价格从惠普手中收购了华三公司51%股权,惠普企业(HPE)持有另外49%的股权,紫光集团成为华三的控股股东,自此华三有了梦寐以求的国企背景和国内企业身份,并正式成立了“新华三集团”,之前失去的和被剥离的业务也开始慢慢回归。
现在新华三是紫光集团的核心企业,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有9大产业和7个海外分支,50多个销售和服务机构,产品服务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2000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公司有大量的产品位居国内前列,其中企业级WLAN、以太网交换机、non-x86服务器、刀片服务器、云管理、国产品牌服务器虚拟化、SDN软件、IT统一运维软件等产品国内第一,X86服务器、存储、企业网路由器、超融合等产品国内第二,同时,新华三还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未来的“新华三集团”前景一片光明。
新华三,紫光华山,紫光云数被起诉不正当竞争是怎么回事儿
事情是这样的,清华紫光旗下新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就是紫光云数。紫光云数的业务是提供IT外包服务和人员外包服务的,这就跟为新华三和紫光华山服务的外包公司的业务一样咯。估计紫光是想自己赚自己的钱,所以在八九月的时候,新华三和紫光华山就跟单方面对外包公司提出解约,然后私下接触外包公司的派驻员工,召集这些员工开会,要他们签空白合同,不签就不能走(就是限制人身自由之类的),挖墙脚大概挖了1000多人吧,最后就是转移外包公司的业务,可以说是挺破坏商业道德了,也违反了劳动法。那外包公司当然不干咯,就提出抗议咯,紫光不收手,于是,外包公司就联合起来把紫光这三家公司告了。
紫光集团破产重组对紫光股份有什么影响?
紫光集团破产重组产生的影响就是股票短期内出现下跌,但慢慢的会又回升,因为是资产重组,短期内,紫光集团会面临资金严重不有的情况,但重组完毕之后会有所好转。
1、在紫光集团发布破产重整消息后,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随后纷纷发布公告,如紫光集团进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将可能对本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紫光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2、紫光集团是一家控股型公司,主营IT及相关设备制造及服务、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能源环境和教育培训服务业务。目前,紫光集团旗下包含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
3、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团确认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相关债权人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破产重整。
拓展资料:
1、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团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的累计金额人民币70.18亿元,全资子公司紫光通信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的累计金额人民币10.63亿元,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控股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美元债本息合计4.6亿美元,全资子公司紫光芯盛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美元债本息合计10.99亿美元。
2、此前,中诚信国际将紫光集团主体信用等级调降至C,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将“16紫光01”“16紫光02”“19紫光02”的债项信用等级调降至C,撤出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17紫光03”“18紫光04”和“19紫光01”的债项信用等级为CC,继续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紫光华三和新华三区别
紫光华三和新华三区别是紫光华三是惠普控股,新华三是紫光控股。
紫光控股向惠普公司控股子公司开曼华三(H3C Holdings Ltd)发起收购。标的是其持有的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华三)51%的股份。
5月22日,紫光股份停牌。此外,为募集收购资金,紫光股份已在1月21日宣布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这份收购的实际目的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华三)。香港华三持有杭州华三100%的股权。
来自IDC数据显示,2014年惠普/华三以30.9%的市场份额排名中国交换机市场第一。其市场份额同时还在中国企业级无线网络设备市场排名第一,以及中国路由器市场排名第三。
而随着收购的进行,一个估值在45亿美元左右的新华三通信公司(后简称新华三)也浮出水面。
惠普将其在中国的一部分业务装入了华三公司。
除了包括香港华三原有的全部业务外,新华三还将是惠普服务器、存储、网络产品和硬件支持服务在中国境内的独家提供者。这对新华三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