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皇城镇以“民生小事”托起百姓幸福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铸就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肃南县皇城镇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紧盯“一老一小一困”特殊困难群体,坚决扛牢兜底保障责任,全面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实现全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兜底保障守住幸福底线。“谢谢,太感谢你们了,线日,皇城镇便民服务大厅为特困供养人员送去米、面、油、煤炭等生活物资,还为老人包饺子,切实保障老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并叮嘱老人戴口罩、不聚集、勤洗手、常通风,做好自身防护,有困难及时与镇村干部联系,确保疫情期间生活安全有保障。
民生无小事,实事暖人心。十年间,皇城镇党委、政府厚植为民情怀,精准认定保障对象,提升兜底保障能力,实现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在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中彰显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累计为461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54.7775万元,为32名城乡特困对象发放特困金19万元。同时,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累计发放生活补助金10万元,进一步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皇城镇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编越牢,一张张亮眼的民生成绩单背后,蕴含着党委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让困难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智慧养老传递民生温度。走进皇城镇养老服务中心,楼道展板上显示着已登记老年人的“名片”,工作人员指着“名片”,老人们的健康状况、目前所在位置、所需要的服务等内容看的一清二楚。
该中心以兜底线、保基本、扩普惠为重点,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家庭中因老而困、因病而残的老年人提供“四个一”上门服务,老人只需按下智能腕表紧急呼叫键,工作人员就会按老人需求,随时提供服务。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万户才安全。皇城镇紧盯社会养老服务和兜底保障救助等重点难点,采用信息化、网格化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为分散特困和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订单式”“菜单式”“可溯源”的优质养老服务,覆盖全域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养老服务网络。
午饭时间,74岁的徐吉和数名老人围坐在养老驿宽敞明亮的餐厅里吃饭。午饭后,老人们结伴到休息室喝茶、聊天、看报……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乐陶陶。
十年来,皇城镇始终以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为切入点,从“定好盘子”到“找准路子”,从“开好方子”到“擦亮牌子”,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在改革中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了安心事、顺心事、暖心事,在改革中实现民政事业由“量”到“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