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年底行情(半导体几月份行情好)

2022-12-03 04:39:04

  半导体利好消息一大堆,订单也排到一年后,为什么就是涨不起来?

  半导体利好不表示一定要涨,涨不起来主要是低部尚未构造好,日线是在跌破六个多月的横盘区下方形成日线的双底形态,周线尚未形成向上的形态,但周线一旦向上开出中长阳线周均线将金叉,后市会有一轮上升行情,希望4月1日,也就是星期四拉出中阳线以上,明确一轮上升行情的开始。

   半导体整体板块要有大行情,必须收复六个多月的横盘区域,在这之前不要希望很大。

   A股是典型的资金推涨型股市,没有大资金介入,就是投资价值再高股价依然不涨,有了大资金强势介入,就是再没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也一样涨不停。

   就像机构抱团股,尽管市场有太多的质疑声音,可是机构依然任性拉升股价,在于机构需要盈利,在于机构需要盈利最大化,就会有动力不断推高股价,另外看到股价处于上升趋势中,还会有抄作业的机构不断追涨买进,进一步推高股价,才会有新基金激进建仓,结果短短时间亏得一塌糊涂,不得不出面道歉。

   半导体曾经涨过一波,也是机构和游资携手炒作的结果,可是大资金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功离场,落袋为安,此后股价跌不停,不少个股已经腰斩,但因为调整时间不算很充分,上方有大量套牢盘,机构等大资金不愿意介入拉升股价,何况机构主要持有抱团股,没有多余资金拉升芯片半导体,甚至部分机构不愿意看到芯片半导体上涨,分流抱团股资金带来调整压力。

   因此节后芯片半导体利好不断,主要是供应极度紧张,价格不断上涨,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也很靓丽,国家政策方面也是利好频出,可是就是股价不涨,在于大资金缺少低位筹码,没有动力拉升股价。

   现在机构资金对抱团股展开强劲的自救行情,白酒、新能源 汽车 和光伏等出现波段性活跃,就是股价大跌以后,有很多逢低买盘介入,包括抄底资金和自救资金合作,只有抱团股行情告一段落,芯片半导体才会出现新行情。

   A股就是涨跌超预期,芯片半导体是这样,未来抱团股也是这样。调整起来,就是看不到底。

   首先说一下半导体板块走势:已经在筑底。

   然后,说点有的没的,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周期,有些板块景气度高,所以拉长来看是一直走在上升周期,但是,你怎么会认为它涨不起来?

   拿长电 科技 举例,按现在这个你口中的所谓一直不涨的位置来看,已经比去年同期位置涨了50个点了。

   不是它不涨,只是你买在了下跌通道。

   现在已经在企稳,拿着吧。

   最近半导体的行情如火如荼,板块中以第三代半导体和功率半导体为核心,走出了一波轰轰烈烈的板块行情。不过,虽然半导体板块整体涨势较好,但当前半导体板块内部还是有一些处于相对低位的细分领域个股,那就是半导体芯片封测领域。那么当前还处于相对低位的半导体芯片封测领域中,这几只板块代表个股,究竟谁才是本轮芯片底部蓄劲的真龙头?

   在具体讲个股之前,先来给大家讲一讲,咱们的分析逻辑,也就是市场、板块、个股所处阶段的判断标准。

   不管是市场、板块或者个股也好,它们都可以分为 蓄劲期 、 爬坡期 、 疲劳期 、 下坡期 这四个阶段。

   衡量价格所处的阶段, 我们第一要看的就是均线 。

   这里,我们采用的是30均线。

   当 30均线由下降转为走平 ,这个时候,就是进入 蓄劲期 的第一特征了,提示我们可以关注了。 因为底部阶段主力吸筹,往往是静悄悄的,所以这个阶段的价格波动相对平稳有趋势酝酿感,同时成交量整体呈现缩量状态。 这个阶段,就是蓄劲期,是精选好股票的阶段。

   当 价格向上突破重要阻力位,同时均线也由走平 , 转为向上 ,那么这个时候,就意味着进入 爬坡期 了。这个阶段,以持有为主。

   而当 均线由上升,再度转为走平 , 同时伴随着价格和成交量的剧烈波动 ,这个时候就是 疲劳期 。提示主力要出货了。这个阶段也是获利了结的阶段。

   而当 价格跌破重要支撑位,且均线开始由走平转为向下 ,那就是在提示咱们价格正在进入 下坡期 了。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管住手,保持观望,等待价格再次进入到新的蓄劲期。

   先来看,封测领域中,传统意义上的老大哥,长电 科技 ,

   从走势上看,长电 科技 ,从3月上旬开始一直至今,它都处于一个横盘整理蓄劲的过程中。

   不过,作为半导体板块中的一只代表个股,它最近的表现实在是有点差强人意。

   半导体板块指数已经老早就突破蓄劲期进入到了爬坡期了。而长电 科技 截至目前还没有突破蓄劲期,走势相对板块而言,是比较弱的。

   后市,重点关注能否有效放量突破这个蓄劲期边界。

   再来看下一只代表个股,通富微电,

   通富微电,作为封测板块中的一员,它的走势和老大哥长电 科技 有些雷同。

   同样也是从3月上旬开始横盘整理蓄劲,直到最近才有向上突破蓄劲期的迹象。

   不过,从走势上而言,通富微电的走势相对于长电 科技 而言,要稍强一些。

   因为它目前已经有向上突破蓄劲期进入爬坡期的迹象了。

   同时,从成交量上来看,在突破时,量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放大。

   第三只代表个股,就是华天 科技 。

   华天 科技 的这个走势,从目前来看,强于长电 科技 ,也强于通富微电。

   华天 科技 ,虽然横盘蓄劲期的时间相对要短一些,仅仅是从3月上旬到5月下旬,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

   但它突破蓄劲期进入爬坡期的时间也更早。

   在5月下旬,华天 科技 就已经向上放量突破了蓄劲期。但随后并没有快速拉升, 反而是在前期的阻力区域附近有整理了大半个月。

   最近华天 科技 ,再度向上突破创新高,目前已经处于爬坡期中。

   最后来看封测板块中的小老弟,晶方 科技 ,

   晶方 科技 ,它的走势和上面封测三兄弟的走势也有些类似。

   同样是一个大横盘蓄劲期的走势。不过,从走势上看,晶方 科技 最近也开始向上突破蓄劲期有进入爬坡期的迹象。

   同时,从成交量上来看,突破时,成交量有明显放量迹象,量价配合。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在蓄劲期上方,它和华天 科技 一样,同样存在着一个前期阻力区域,是能够一举突破,还是像华天慢慢磨上去,拭目以待即可。

   总体而言,从目前走势来看,封测底部蓄劲四兄弟中,华天 科技 走势最强,其次通富微电和晶方 科技 ,长电 科技 目前还处于蓄劲期中。

   虽然封测四兄弟目前还不算强,但如后续半导体板块行情持续的话, 那么封测这个小的细分领域,则存在补涨机会。

   关注长风金融,穿透信息的迷雾,发现真实的市场。长风是资深金融从业者,历经多轮牛熊,在多个金融领域都有丰富的市场经验,擅长龙头机会的把握,关注长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机会。

  半导体板块分化严重,哪些细分领域下半年机会显著?

   1、自上周以来,半导体行业迎来“地震”,甚至出现了砍单潮,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 上的半导体行情高点领先砍单传闻半年,当砍单传闻出来,半导体行情是否是见底反弹了?

   目前海外经济复苏不明朗,政治局势不稳定, 国内疫情导致经济出现明显下行 ,消费者对自身收入稳定预期不明确导致不敢消费, 因此以手机为代表的的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导致出现半导体景气下滑砍单行为出现 。总体半导体行情目前出现了分化局面,消费半导体大部分从去年8月见顶以来已调整接近一年,待去库存周期消化完后半导体见底概率比较大,目前还处在去库存阶段。

   2、半导体并非是我国的强势产业,甚是在一些领域遇到了“卡脖子”的难题,而且短期内很多技术很难突破,您怎么看到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的进程?

   成熟制程在刻蚀机、清洗机等领域已经 实现了国产替代 ,但部分高精尖的环节比如光刻机领域还是任重而道远。在先进制程如14nm及以下我们还在研发攻克阶段,目前都在晶圆厂认证和研发阶段,未看到有明显的订单。

   3、芯片和医药其实都有共同点,就是细分领域很多, 科技 的产业链也很长,您比较看到哪些细分领域?未来芯片市场是否会出现分化?

   设计环节看好 汽车 芯片如igbt,mcu等,设备材料环节国产替代的刚性需求较为明确,且渗透率相对设计环节不高, 未来增长空间较为确定 。未来芯片市场存在一定分化, 汽车 芯片、设备材料需求相对较好,消费类芯片库存和价格压力相对较大。

   4、7月份开始中报业绩的预期将成为市场重要变量,您认为上半年 科技 企业的盈利水平如何?

   Mcu igbt和设备材料环节的半导体公司业绩表现较好,和疫情影响较大的部分toB,toG的计算机公司,他们的一个 盈利压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 ,并且一些消费电子由于整体今年的经济情况不是特别明朗,所以偏消费类的电子公司,相对来说盈利压力会比较大。

   5、下半年,随着经济的复苏,您认为半导体板块下游的需求主要会集中在哪些领域?下半年半导体板块的机会如何?

   经济复苏之后一方面 消费电子景气度会有所回升 ,叠加近期消费类芯片一直在去库存, 经济复苏后消费类芯片存在反转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工控为代表的的mcu等会出现需求的回暖。下半年半导体行业我们认为继续保持结构分化,只要经济未来在不断增长,半导体行业细分投资机会还是有的。

   6、近期国外某公司也是展出了人型机器人,您认为人型机器人的推出会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模式带来哪些影响,利好哪些产业链?

   我们认为中国人口成本红利下降, 实现工厂的无人化生产、智能化生产的趋势是明显的 ,也是未来重要的产业级别投资机会。一方面对目前国内的减速机、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领域有利好刺激,另一方面对于工厂无人化、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相关的计算机公司也有望受益。

   7、光伏也属于 科技 范畴,目前光伏板块价格是否已经透支了未来的预期,硅料、设备、电池片、组件等在未来是否会发生分化,您最看好那个板块?

   部分公司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支,光伏是个需要靠成本下降来推动渗透率提升的行业,部分环节 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 。未来更看好新技术的公司,如hjt技术储备相关的公司。

   8、近期一些 科技 公司也是推出了新的VRAR设备,您认为VR、AR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哪个阶段?未来的景气度如何?

   产业已经到了快要爆发的阶段。我们非常看好vrar相关场景的应用,无论是消费场景还是工业场景。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内从VR,MR到AR创新点是比较多的,并且很多 科技 巨头都在逐步切入这个行业,形成了产业趋势。 因此我们认为行业景气度是逐步向好的。

   9、能否给直播间的朋友简要的展望一下下半年的投资机遇。

   科技 领域我们看好三个方向, 第一是ARVR为代表的的新消费电子产业链,第二是 汽车 电子 ,未来 汽车 电动化向智能化迁移,他会带来很多新的应用,新的增量 汽车 零组件,这对相关公司的收入利润拉动效应比较明显。 第三看好智能制造包括机器人、工业软件、机器视觉等方向。

   本资料所载观点为当时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财通资管可发表与其不同的观点或判断。

   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2022半导体一年中什么时候有行情

  上半年。半导体(semiconductor)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2022半导体一年中上半年有行情。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5月将迎来爆发期,重点关注这类企业!

  五一期间,外围又不太平,诸多不切实际的言论导致欧美股以及A50暴跌,不少投资者愉悦的过节心情大打折扣,A股节后的行情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时间,市场开始充斥悲观言论,短期冲击或许触发获利了结,但在经历了两年的贸易战与年初 历史 罕见的全球暴跌后,这种级别的冲击对A股影响其实有限。

   反而很可能导致风向再次改变,节前的盘面已经有了反应, 科技 半导体将重回行情主线,主要有三方面的依据。

   第一,根据过去两年多的经验,几乎每次美国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搞事情,板块个股都会以上涨作为回应。

   比如,2019年8月初贸易战大幅升级,正是这轮半导体翻倍行情的起点。

   第二,面对国外言论,我国直接正面应对美国最新出台的半导体出口新规,迅速给予强势回应。

   国家多个部门于4月27日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并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对所有来自美国的电子产品进行严格审查,包括微软、谷歌、思科、苹果、高通在内的通讯、电力、互联网公司。

   《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的落地将会加大国外产品进入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难度,国产替代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意味着相比较2018年贸易战之初,当前我国半导体行业的技术水平已经提高了不少。

  第三,A股近七成半导体公司一季报实现正常增长(超过了医药、消费行业),龙头公司的业绩不仅未受疫情影响,而且大幅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韦尔股份:一季度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800%,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5%,是全球第三大CIS厂商,CIS产品线丰富。

   华天 科技 :一季度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76%,公司海外收入占比59%,是封测龙头之一,产能位居内资专业封装企业的第三位,二季度订单爆满。

   卓胜微:一季度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26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2%,是射频龙头,高通芯片供应商,新增4家本土制造和封测厂。

   紫光国微:一季度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8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19%,聚焦逻辑芯片主业,是国内稀缺的高端FPGA+特种IC领军企业。

   南大光电:一季度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23%,公司海外收入占比14%,是光刻胶领域龙头之一。

   圣邦股份:一季度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91%,公司基本上没有海外收入,产品单价与毛利率双双提升,受益国产替代浪潮。

   江丰电子 :一季度净利润 0.17亿元,同比增长56%,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1%(逐步降低),是国内溅射靶材龙头,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十分受益于国产替代。

   中颖电子 :一季度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0%,公司海外收入占比29%,是国产家电MCU主控芯片的领军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份额明显提升。

   以上分析是板块可能爆发的短期逻辑,实际上,半导体产业具备很强的长期逻辑。

   一是,5G的建设及应用会给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的增量。

   5G通信网络需搭建基站,设备发射信号,需要大量的半导体。以5G为基础衍生的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医疗IT化,政务IT化,无人驾驶等时髦的应用要在计算机等终端上跑起来,需要更多的半导体部件。

  二是,国产替代空间非常大。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半导体的自给自足率只有10%-15%。贸易战开始之后,这些订单就开始向欧洲、日韩转移,更多的是国内企业转移。以前的国产比例只有10%-15%,现在如果要达到30%,就是翻倍的需求。

   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球半导体行业开始重塑,短期内欧洲企业很难开工,日韩也有部分产能受到严重影响,国产替代反而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综合看来,半导体板块具备长短期逻辑,很可能是接下来可操作的方向之一。

   现阶段参与半导体公司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选取标的。

   一是,公司的技术或者产品属于国内第一梯队,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国内;

   二是,一季报业绩增速良好(最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预期中报业绩可以持续高增长;

   三是,前期股性好,受到过资金的热烈追捧,且技术上阶段筑底牢固。

  2022半导体暴跌原因

  一、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全球经济衰退来袭,手机和PC等消费类需求持续疲软。高通、联发科、英特尔等巨头预计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5%-11%不等,英特尔预计2022年全年PC市场规模将下降约10%,AMD预计PC处理器业务同比下滑40%。八九月份国内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同比下滑趋势。最近半导体、芯片龙头公司又纷纷传来“被砍单”的消息。

  2022年以来,随着半导体、芯片产能的迅速释放,市场供应充足,库存累积,手机链厂商库存环比创5年新高,行业进入去库存阶段。

  今年以来,半导体、芯片价格遭受断崖式下跌,由以往的加价抢购到现在的打折处理,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幅度高达80%以上,让华强北的一些投机炒家血亏。

  二、利空接连不断,打击市场信心。

  三、估值没杀到位。

  半导体在前面一轮牛市行情中大涨400%,市净率由2018年的最低点1.91一路炒到8.3,现在回落到4.11,处于半山腰稍下一点的位置,估值还没有杀到位。它现在的下跌,并非市场的非理性杀跌,本身就有估值回归的需要,而基本面、消息面的影响加剧了调整的幅度。

  四、受市场大势调整影响。

  全球股市处于调整期,大A股也在进行周线的大C浪杀跌,市场氛围低迷,调整持续不断,半导体、芯片板块自然也会受到大势走弱的影响,而陷入中线调整格局。

下一篇:关于批准姜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
上一篇:“精神共富 艺满嘉兴”视觉作品展走进海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