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看盘|缩量蓄势,静候新催化剂
周三A股市场出现震荡中重心有所回落的态势。周二较为活跃的非银金融股、芯片股等品种有所调整。互联网产业股、信创股有所活跃,且医药股在分化中仍有结构性机会,显示市场承接力度尚可,未来A股的走势仍可期待。
近期,市场资金面的种种变化逐渐引起各方关注。比如日前央行发布公告将开展8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利率继续维持在2.75%。由于11月MLF到期量高达1万亿元,续做了8500亿元,相当于缩量了1500亿元,如此就意味着货币边际有收缩的态势。而且,有分析人士指出,资金面其实从9月起就出现了收敛势头。
如此就使得市场利率出现了回升态势。以DR007为例,其月度平均值在8月仅为1.42%,创出有记录以来新低之后,9月、10月分别回升至1.60%、1.65%,11月前两周平均为1.76%,运行中枢持续抬升。市场利率的回升意味着股票定价估值模型的贴现率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进而促使了当前存量资金对蓝筹股、白马股等品种的内在价值的重新评估。
近期A股市场回升的一个强大推动力就是蓝筹股、白马股的估值复苏,主要是因为前期跌幅过大,过多偏离了内在投资价值。因此,随着宏观环境的持续改善,此类个股的股价迅速从低位回升,成为当前A股的一支重要的上涨驱动力量。持续回升的市场利率减弱了其估值复苏的能量,这可能也是非银金融股在周三出现调整的诱因,也是上证综指、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主要股指冲高受阻回落的一个压力源泉。
不过,从当前主流券商研究所的策略报告来看,市场利率回升的基础并不扎实,或者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力度有所收敛导致了市场利率的回升。而由于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仍然在不断涌现。也就是说,未来的流动性仍然是宽松的,不会出现持续的边际收缩的态势。既如此,当前A股对估值复苏主线的担忧有点杞人忧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此的担忧会渐渐减弱。
与此同时,新的产业政策预期仍然在不断发酵中,比如关于元宇宙在内的移动互联网的产业刺激措施,这其实在周三的盘面中已有所体现,WEB3.0概念股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证。再比如关于科研仪器、采购中高端装备的财政贴息政策还有进一步细化、明朗的预期,这就意味着科研服务产业链等个股的题材催化剂仍未出尽,此类个股在未来仍有领涨A股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只要题材未出尽,那么,相关热门品种就有进一步活跃的可能性,从而为A股储备了新的涨升主线。比如清热解毒类的中药股在周三有所休整,但由于题材未尽,此类个股仍有活跃的趋势。这其实也说明了医药、消费等复苏产业链个股的做多能量尚未减落,只要题材未出尽,此类个股就有再度活跃,成为A股涨升先锋的可能性。
因此,对后续走势来说,短线的担忧虽然有着一定的道理且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但整个宏观环境改善的趋势更是确定,且未来尚有诸多未兑现的产业催化剂。因此,A股仍有再度强势、冲击3200点的可能性。在操作中,仍宜继续高仓位运行,同时适量加大调仓力度,尽可能地加大配置仍有催化剂的复苏产业链个股以及科研服务等产业链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