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财报(2022闻泰科技的合理估值)
半导体之王闻泰科技市值惨遭腰斩背后,是被市场低估还是徒有虚名
闻泰 科技 成立于2006年12月,最初的主营业务为无品牌手机开发IDH。2008年,闻泰 科技 投资8000万美元在浙江嘉兴建设手机制造厂,由IDH变身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即为品牌客户提供产品设计制造的企业)。
由于闻泰 科技 和苹果还有小米合作,闻泰 科技 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ODM企业。但随着手机出货量自2017年达到顶峰后,手机连续几年下降,由此造成闻泰 科技 业绩止步不前为了扭转局面,2019年,闻泰 科技 以268.54亿元交易对价收购了安世半导体79.98%的股权,正式进军半导体行业。
这次收购,可谓震撼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和整个资本市场。让闻泰 科技 从手机代工工厂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上市公司,填补了我国在高端芯片及器件的技术空白,这是中国资本第一次买到国际一流公司的核心技术及优质资产。收购安世半导体,不仅推动了闻泰 科技 营收和利润增长外,还有望为其打开欧美日韩渠道。
而且通过这次收购,闻泰 科技 的主营业务形成了通信和半导体两大业务板块,目前已经形成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半导体封装测试到物联网、通讯终端、笔记本电脑、IoT、 汽车 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庞大产业布局。
受此影响,闻泰 科技 在股票市场上,可味一路高歌,从2019年8月股价从38元启动,到2020年2月,短短半年时间涨到171元,涨幅高达450%,市值高达两千多亿,成为A股市场半导体市值最高的企业,成为A股市场最瞩目的明星之一。此后闻泰 科技 虽然开始回调,但很快又重新开始了上涨到167元高位,市值重回两千亿高位。正当市场对闻泰 科技 给予厚望,期待闻泰 科技 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惊喜时,然而这次上涨并没有持续,很快又迎来了下跌,让人意外的是,这次下跌不是简单的回调,而是一路暴跌,即使期间闻泰 科技 发布多次利好消息,但股价每次反弹之后,迎来却是加速下跌,如今距离高点,市值惨遭腰斩,导致无数抄底的投资者深套其中。
为何半导体之王闻泰 科技 去年7月份后,股价一路下挫,市值蒸发超千亿。是市场错杀还是半导体之王名不副实,投资者到底在担心什么?
一、闻泰 科技 收购欧菲光果链业务,不被市场看好。2020年3月29日,闻泰 科技 发布公告称,已与欧菲光就收购境外特定客户(苹果)摄像头模组业务达成一致,闻泰 科技 将以24.2亿元完成对该业务的收购。闻泰 科技 收购摄像头模组业务,可以弥补闻泰 科技 供应链的不足,降低代工成本,获取更大利润。但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和闻泰 科技 、欧菲光的果链业务并不是很突出,随时有被踢出果链业务的危险。而且投资果链业务投入巨大,获得的利润并不高,一旦失去苹果业务,将会带来巨额损失。如今年欧菲光计提因失去苹果业务造成的损失高达二十多亿,一次计提损失比之前在苹果获得业务赚取的利润还多。
二、频繁收购带来的偿债风险和巨额商誉风险,无疑为闻泰 科技 带来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引爆的危险。闻泰 科技 以借款方式收购安世前后共花了331.24亿元,商誉占净资产的比重约为80%,如此巨额商誉始终是悬在闻泰 科技 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别是近几年A股市场的巨额商誉减值,给投资者带来无数次巨额损失,面对闻泰 科技 的巨额商誉,投资者心有余悸。
三、业绩放缓,引发投资者对闻泰 科技 盈利能力的担忧。2021年4月30日闻泰 科技 发布业绩报告,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92%。初一看,这业绩还是不错的,但是闻泰 科技 去年前三季度就已经盈利22.6亿元。也就是说,四季度该公司只盈利了1.6亿元,说明闻泰 科技 业绩明显的放缓。而今年一季度报告显示,闻泰 科技 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19.9亿和6.5亿,同比分别增长8.3%和6.5,这无疑进一步证实了闻泰 科技 业绩已经出现放缓,而之前闻泰 科技 上涨注定难以持续,引发市场对闻泰 科技 估计进行调整。由此带来的便是闻泰 科技 遭遇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
综合以上来看,闻泰 科技 的股价是明显高估的,而且闻泰 科技 的半导体业务竞争力也不属于顶尖水平,闻泰 科技 半导体之王名不副实,徒有虚名,股价下跌,只是价值的正常回归而已。
闻泰科技服务器产品取得哪些成绩?
挺多的,就拿最近不久的例子来说,闻泰科技在2022年2月28日举行的英特尔新品发布会上展示了最新服务器产品;另外在2021年度英特尔中国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峰会上,闻泰科技的服务器产品成为英特尔标准设计▪⋅
闻泰科技IGBT产品流片成功,全面布局汽车电子并将向光伏产业领域延伸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赛男 实习生谢韫力 上海报道
闻泰 科技 (600745)在 汽车 电子的布局有了新进展。
3月9日晚间,闻泰 科技 (600745)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于2021年设立了中国研究院,专注高压功率器件、模拟 IC 等新产品研发方向,目前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简称“IGBT”)系列产品已流片成功,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
IGBT是电源转换的核心器件,也是新能源与节能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光伏、工控等领域,近年来被认为是半导体中最确定性增长的细分行业。
3月10日,闻泰 科技 证券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强调,“公司IGBT的应用不会限于新能源 汽车 ,还有光伏产业等。”
或受上述消息影响,3月10日,闻泰 科技 早盘一度大涨逾7%,截至收盘,报108.3元,涨幅4.6%,总市值1350亿元。
根据公告,闻泰 科技 的IGBT流片成功,但仍需经过客户验证,后续量产计划具有不确定性。
虽然只是一个产品进展公告,背后却折射出闻泰 科技 更大的野心和布局。
实际上,以全球最大的手机ODM企业而闻名的闻泰 科技 ,已经全面布局 汽车 电子。
就在去年底,闻泰 科技 在投资者互动表示,“公司的目标是成为 汽车 电子行业的智能 汽车 和智慧出行的前装车规级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制造的一整套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座舱、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产品研发。”
目前,闻泰 科技 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半导体业务、产品集成业务和光学业务。其中半导体业务的主体便是安世半导体。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此次IGBT产品的研发主体也是安世半导体,而其对安世半导体的收购就可视作布局 汽车 芯片领域的开端。
据悉,安世半导体业务收入的一半左右是来自 汽车 领域。在 汽车 电动化方面,安世半导体与 汽车 Tier1供应商、各大车厂保持着长期和紧密的合作关系,安世半导体大量车规级芯片和器件可以应用在公司车载产品上。
2020年以来, 汽车 行业缺芯引发全球连锁反应,尤其是 汽车 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对车规半导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也是在这一年,闻泰 科技 实现了对安世半导体的百分百控股。
2021年前三季度,安世的盈利能力达到 历史 最高水平,对增厚闻泰业绩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近一年来,闻泰 科技 在 汽车 电子领域的投资还在不断加强。
去年8月,闻泰 科技 发布公告称,安世半导体完成了对英国芯片制造商NWF母公司NEPTUNE 6 LIMITED的收购。据悉,NWF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主要生产用于 汽车 的功率半导体芯片,根据IHS统计,NWF2020年收入中92%来自于功率器件,8%来自于模拟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 21世纪经济报道从闻泰 科技 了解到,虽然收购的英国公司Newport产品包括IGBT、CMOS、MOSFET、模拟芯片等,但此次IGBT研发不是靠收购的公司。“公司一直以来就投入了很多精力在IGBT研发上,是未来业务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相关人士说。
更早些时候,闻泰 科技 宣布将投入120亿元在上海建造一座12英寸晶圆厂,生产用于电动 汽车 的功率芯片和晶体管等分立器件。该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7月投入运营,年产能高达40万个晶圆。
闻泰 科技 在受访时并未向透露 汽车 行业的具体客户,但注意到,上海临港周边聚集了一批新能源车企,包括特斯拉、上海 汽车 、岩峰 汽车 等。
为什么IGBT流片成功的消息值得闻泰 科技 一个公告?
因为对市场来说,IGBT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在此前报道中指出,在传统燃油车中,MCU价值占比最高,达到23%;其次为功率半导体,达到21%;传感器排名第三,占比为13%。
而在纯电动 汽车 中,由于动力系统由内燃机过渡为电驱动系统,传统机械结构的动力系统被电动机和电控系统取代,其中电控系统需要大量的逆变器,对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产生了大量需求,推动了功率半导体在纯电动车的价值占比大幅提升至55%,MCU和传感器价值占比分别为11%和7%。
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IGBT的市场空间将被极大激发。
另一方面,相比于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在温湿度、出错率等方面有更严苛的要求,市场规模十分有限,且其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使得代工厂往往优先把产能安排给利润高的消费级芯片。这也使得能研发生产车规IGBT的厂家更为稀缺。
在不久前结束的投资者调研中,闻泰 科技 董秘高雨表示,从2022年来看,不仅传统 汽车 上电子器件的增多,应用场景更多,对功率器件需求成数倍增长;新能源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对安世的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旺盛。“这是今年市场对安世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因此,安世的产品价格更能体现出我们的车规半导体优势。总的来讲,安世半导体因其产品的车规属性,在2022年的量价优势突出。”
而从闻泰在 汽车 电子的扩张策略来看,一方面是增加新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则是扩大产能。
“2021年安世半导体的新产品的收入占比还不高。目前公司已对安世半导体加大研发投入,强势进入IGBT、中高压MOSFET、 Analog、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市场。未来,新产品将支持公司收入快速增长。”高雨说。
同时,安世将继续提升自有产能、扩充外协产能,其中,2021 年安世收购的Newport晶圆厂在2022年将贡献较多的产能。
更多内容请21 财经
苹果50亿大单已量产并出货,闻泰科技或年新增百亿销售额
闻泰 科技 (600745.SH)与苹果的合作终于落了地。
3月10日晚闻泰 科技 公告称,公司的产品集成业务与境外特定客户开展了电脑、智能家居等多项业务合作并签订了合作协议。近期, 公司与境外特定客户合作的智能家居项目正式开始量产并实现常态化出货,项目合作总金额预计约50亿元 。
据消息,闻泰 科技 提到的 境外特定客户指苹果公司 ,其中仅智能家居一个项目合作金额就有约50亿元,已经开始向苹果量产出货。
闻泰 科技 表示,公司产品集成业务领域已从传统手机ODM拓展到平板、笔电、IoT、服务器、 汽车 电子等更广阔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制造经验。
闻泰 科技 认为,本次与境外特定客户在产品集成业务的合作,拓展了公司的产品领域,优化了公司的客户结构,将对公司2022年度及未来年度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智能家居作为首个合作项目,其 顺利量产出货也为公司与境外特定客户开展多产品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
这是闻泰 科技 “接盘”欧菲光(002456.SZ)苹果产线后,筹划已久的首次出货。
2021年初,欧菲光被踢出苹果产业链一事坐实。随后闻泰 科技 以24.2亿元购买欧菲光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的相关业务资产,包括广州得尔塔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的100%股权、欧菲光在中国及境外所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业务的经营性资产、无形资产等。
同年5月,闻泰 科技 举办资产交割仪式,标志着欧菲光海外特定客户相关业务正式由闻泰 科技 接手。
闻泰 科技 在2021年12月10日的调研中表示,公司已与境外特定客户确定了量产计划,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量产工作。同时,为及时响应客户量产需求,将在样品验证阶段按照与客户协商计划投入使用量产产线。
资深家电/IT/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界面新闻表示,闻泰 科技 进入苹果供应链, 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作用 ,因为苹果公司的采购量是非常庞大的。至于闻泰 科技 对苹果的出货额,可以用欧菲光此前的出货额作参考。
欧菲光方面曾表示,截至2020年底,苹果相关设备资产账面价值约为32.82亿元。而2019年是欧菲光与苹果合作最“甜蜜”的一年,当期苹果为欧菲光贡献营业收入116.98亿元,占当年公司总营收的22.51%。
闻泰 科技 证券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特定客户的出货额、是否有其他大单均不便透露,以后续公告为准。
至于闻泰 科技 此次向苹果出货的产品是什么,梁振鹏表示,智能家居的范围比较广,电视、手机、机顶盒、电脑、平板电脑,都属于智能家居的产品线。苹果产品线很多都是围绕着智能家居布局的,因此闻泰 科技 向苹果出的什么货不好确定。
此外,国内公司进入苹果产业链,一方面意味着抱上大腿,一方面也带来业绩过度依赖的可能。
梁振鹏表示,目前只要是中美企业之间的合作,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都是比较大。对为美国企业供货的中国企业来说,均存在较大的风险。
闻泰 科技 也提示称,受市场整体环境以及客户产品需求等因素影响,公司向特定客户实际供货数量可能存在调整的风险。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3月11日闻泰 科技 早盘最高涨2.25%,随后震荡下行,截止当日午盘,该股股价报106.91元/股,跌1.28%。
闻泰科技的最新消息
闻泰科技的最新消息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融资融券、合资摄像头业务、收购得儿塔。
先了解一下闻泰科技,闻泰科技是一个专业从事通讯终端产品的研发 和制造业务,半导体和新型电子元器件的研发和制造业务的公司。
一、闻泰科技融资融券数据显示,10月9日融资买入1.55亿元,融资偿还2.03亿元,融资净偿还4817.2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为28.61亿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2.28万股,融券偿还7.95万股,融券净偿还5.67万股,当前融券余量为250.70万股。综合来看,闻泰科技11月9日融资融券余额较昨日减少5485.46万元至32.00亿元。说明:融资余额若长期增加时表示投资者心态偏向买方,市场人气旺盛属强势市场,反之则属弱势市场。
二、11日1日,闻泰科技公告披露其购买欧菲光拥有的与向境外特定客户供应摄像头相关业务资产的最新进展。公告称,为及时响应境外特定客户量产需求,公司在样品验证阶段,已按照与客户协商计划进行量产。截至公告日,首批摄像头模组量产产品已发货,产品进入批量出货阶段。据相关媒体报道,上述公告中所提的“境外特定客户”,即苹果公司。
三、今年11月19日,闻泰科技宣布与欧菲光签署《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拥有畜牧业相关业务资产。并且在11月26日,闻泰科技宣布联手格力集团,作价24.2亿元以现金方式购买欧菲光持有的广州得尔塔100%股权以及江西晶润拥有的相关设备。12月1日,闻泰科技对外宣布完成收购广州得尔塔。加入闻泰科技后,广州得尔塔的光学模组业务成为了闻泰科技旗下三大独立业务板块之一,此前停摆的业务也逐渐重回正轨。
传音和闻泰哪个好
传音好一点,闻泰名声比较差。
科创板受到市场追捧,很多公司估值都非常高,然而传音控股却例外,它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中估值最低的一家公司。此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传音控股和闻泰科技主要业务位于低端产业,目前主板上市的闻泰科技估值已达100多倍,而传音控股的估值为什么这么低,低端产业估值提升靠什么?且看下面的分析。
不受市场追捧的手机商
传音控股聚焦非洲市场的中低端手机品牌商
传音控股是2013年成立的手机公司,聚焦于非洲地区低端手机市场,成立后业务发展非常迅速,短短几年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位居第4位,超越了小米,仅次于华为,其中,公司在功能机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位,智能机的市场份额全球第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