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天堑变通途,区位优势愈加明显
昨日上午,海太长江隧道开工。一条穿越长江天堑,连接长江南北两岸的过江通道蓄势待发。海太长江隧道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海门交通网络格局,接轨苏南、上海,实现跨江融合高质量发展。
邓立宏是南通际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因为企业发展需要,他将企业的生产线从上海搬到了海门开发区,但家和公司的主体部分仍留在了上海,每周都要在海门上海两地往返。对海太长江隧道的开工,邓立宏充满期待:“海太长江隧道开通后,我以后回上海就更方便了。前几天苏通大桥维修,回家只能从汽渡过江,排了两个小时的队,回到家都已经半夜了。海太长江隧道开通以后,我半小时回到家都是有可能的。”
海太长江隧道开通后,10分钟可以跨过长江;城际高铁开通后,半小时能够到达上海市中心。海门将实现与苏州、上海的同城化,届时,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也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海发展。“我相信这条过江通道的建设,海门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邓立宏高兴地说。
南通美莱达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海门开发区,是一家致力于铸造用石英砂、特种砂再生循环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2013年公司将部分生产线由太仓搬迁到海门,公司大部分物流关系、经营关系还在上海、浙江等地。频繁的业务往来,受过江交通的困扰也比较多。谈到货物的运输问题,南通美莱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辉云说:“要是有雾,或者遇到台风天气,高速公路关闭、汽渡停航,我们订单就不好发过去,就只能等。目前来说,走苏通大桥是过江的最优选择,但是像前几天苏通大桥维护,我们的货物就延误发货了。现在期盼已久的海太长江隧道开工了,希望早点建成通车,我们企业的货物运输就不用受天气等原因的制约了。”
近几年,随着南通新机场、疏港铁路、锡通高速等一系列重点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落地,海门的交通区位优势愈加明显。位于开发区的赫联工业园内,包含了舜驱动力等30多家上海和苏州的客商投资企业。随着海太长江隧道的建设,海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相关企业还可以降低管理和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赫联集团董事长荣磊畅想:“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对于我们企业来说,降低了苏南跟苏中的门槛,苏南苏中企业的对接也会更紧密。运营成本、运输成本的压缩也会让苏南、上海的企业更愿意到海门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