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饼 金融(大饼股票)

2022-10-06 15:11:36

  2020年11月6号外资大笔买入那些股票?

  2020年11月6日,外资大批量买入了一些科技、半导体之类的股票。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5-26,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股票交易市场如何盈利? 注意:我问的是股票交易市场他自己是怎么赚钱的?

  你炒股不?按你题目问的有点奇怪,市场?指的是啥?券商吗?交易所吗?不过没关系,我就以这个为假设来回答,股票交易是有手续费的,股民出的,包括印花税(国家收)、规费(交易所收)、佣金(券商收),这是块大饼,他们瓜分吃掉的,只要市场有买卖,他们就一直有收入,股民,就是韭菜,被收割的对象,做得好的人可以赚差价,牛市里可能好赚一点,但总体来讲,大部分股民是亏钱的。

  关于股市的假设

  所有股民同时卖出所有股票(没这个设货币量是足够的假设),

  你问问自己,同时卖出?卖给谁了? 只有有人在卖出的时候同时买进才会成交!

  我也来一个假设

  比如2个卖大饼 A,B

  A做了一个大饼 B也做了一个大饼

  1元1个没人买

  于是A把自己的大饼卖给B,2元一个

  同时B把自己的大饼卖给A,2元一个

  互不亏损

  后来A把自己的大饼卖给B,5元一个

  同时B把自己的大饼卖给A,5元一个

  互不亏损

  后来A把自己的大饼卖给B,50元一个

  同时B把自己的大饼卖给A,50元一个

  还是互不亏损

  假设全世界就这2个人卖大饼(就像交易所里只有那么100个股民)

  然后大饼的市值是50元

  而各自的成本是1元,账面获利49元

  如果你想把这49元兑现,就是A要卖给B一个大饼之后,不买B那个大饼

  再之前,B的大饼也是账面获利49元,可是A获利了结之后,这个浮亏就到B账面上去了

  简而言之,同时抛出,谁来买?

  如果没人肯以低的价格买去,那就必然抛不掉

  既然有人肯以低的价格买去,成交价(股价)就会下跌

  如何分析股票未来走势,与企业经营方向有什么关系?

  具体来说,股价的运行,长期看行业景气度、中期看公司基本面、短期看市场流动性。牛股往往是这三个方面都具备,而题材股一般“三占二”就行,但题材股总体离不开“故事+流动性”。

  行业景气度

  行业景气度是股票能否持续活跃的前提条件,一个景气度正在上升的行业,可以勾勒出无数令人心动的画面和预期。这种情况下,市场对公司基本面变得没那么苛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高估值。

  市场期待在上升的行业景气度中,公司能够实现“跑马圈地”迅速占领行业制高点,但未来公司是否真的如愿以偿,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市场逻辑在高科技股票里面比较多,比如芯片股、消费股、软件股。

  行业越透明,业务越成熟反而享受不了高估值,因为没有“故事性”,画不了“大饼”,比如煤炭股、钢铁股、银行股。银行股里面也就跑出一个招商银行可以得到消费股的估值,那是因为招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全国第一,完美地实现了向消费逻辑的转移。

  这就是行业景气度对股价的影响,如果处于景气度高的行业,那么公司基本面对股价的影响较小,其反而受行业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仅靠行业景气度和股票流动性就能让股价一飞冲天。

  图例展示,并非买卖推荐

  公司基本面

  公司基本面,是投资者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环节。

  行业好不好,我们可以看政策消息,基本也能判断出一个利好利空。流动性好不好,我们可以看每个时段的交易量,但公司基本面好不好,就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了。

  其实这并不需要多少专业能力,我经常挂嘴边的“商业模式决定企业价值”,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我们经常看公司的估值,其实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公司基本面要对股价产生影响,一般出现在业绩窗口期,比如最近的贵州茅台和华兰生物;有时因出现“订单公告”、“产品价格变动”等消息,让股价迅速作出反应,比如基建股、周期股。

  在景气度一般的行业里,没有了“故事”,市场也就给不了高估值。那么“股息率”就成为了影响股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家公司长期股息率维持在4%左右,突然在某一财年提高分红比例,把股息率抬到了6%,那么市场资金大概率会买入,致使股价上涨,让股息率回到4%的范围。

  2017年3月的中国神华

  由此看出,公司基本面对股价的影响,具有“窗口性”和“突发性”,只有到业绩公布的时间点,其基本面才会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公司基本面和市场流动性的配合,常常就能对股价形成趋势性的走势(参考猪肉股)。

  市场流动性

  市场流动性,在我看来,这才是对股价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一家公司就算处于高景气行业,没有市场流动性,股价怎么都不会走好,比如海源复材(新能源)。一家公司就算经常发布订单公告,显示公司基本面的稳定,没有市场流动性,股价依然走不出趋势,比如文科园林。

  一般来说,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会让公司享受一部分“流动性溢价”,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击鼓传花”,大量的资金涌入致使每一位投资者都认为“有出价更好的购买者”,进而让股价容易形成趋势。

  行业景气度、公司基本面、市场流动性,前两者二选一,再配上后者,都能对股价形成明显的影响,如果这三个因素都存在,那么就容易走出牛股和妖股。

  实战意义

  感谢你耐心看完我的梳理,下面我将简单说下这三个因素的实战应用:

  1、行业景气度高的公司,只需要配合政策消息+趋势类的技术分析,就能做得很好,比如政策扶持的行业,再配合一个均线趋势系统,获胜概率就会很高。

  2、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着重关注它的业绩公告和股息换算,当出现明显的高股息率时(比如8%以上),可以按价值投资的角度介入,也可以配合技术分析进行介入,简单的量价突破就能解决操作的问题。

  3、流动性好的公司,这里面做得比较极端的模式就是涨停板,也可以参考外资的流入标的,再配合前两者进行组合。

  系统梳理完影响股价的三大因素,希望能对各位的投资体系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干货的朋友,欢迎关注笔者。

  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元宇宙”概念股主要是一些游戏公司的股票。1、近期,国外大型互联网公司为应对流量见顶的现实问题,纷纷表示将建设一个更加真实的虚拟世界以吸引客群,并抛出“元宇宙”概念。 客观来说,“元宇宙”概念确实画了一张行业发展的“大饼”,其将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可能带来长期投资机会。

  2、反观国内被热炒的“元宇宙”概念股,却发现公司多为游戏软件公司,与国外互联网公司的“元宇宙”概念相去甚远。让人侧目的是,当A股中某上市公司表示将推出一款“元宇宙”概念游戏后,其股价随之大幅度拉升。难道国内资本对“元宇宙”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游戏层面?一个让游戏更加真实的“元宇宙”恐难以吸引资金的持续流入。

  3、个人投资者应对当前被热炒的“元宇宙”概念股保持清醒认识,切莫贸然为一个刚刚兴起且不成熟的概念买单。判断行业的成长性,首先要看应用终端是否普及,能否建立虚拟和现实的联系。其次要有真实的内容建设和落地场景。当“元宇宙”终端产品的销量提升,带动终端厂商、代工厂需求提升;内容公司开始提供出其他具有社交属性的内容产品;不断有新技术和公司对“元宇宙”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优化时,这个行业才真正开始走向成熟。 “元宇宙”离进入寻常百姓家还很遥远。过多的资金炒作题材概念,不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关注账户联动、关注异常交易,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操纵市场行为,净化市场生态。

下一篇:金东区打造“人才+项目” 引培“强磁场”
上一篇:翻500倍的股票(翻1000倍的股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