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能科技股票价格(浮能科技股票)
孚能科技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首发过会
财经网汽车讯 科创板即将迎来首家动力电池上市企业。
3月3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9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同意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上市(首发)。若成功上市,该公司将成为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动力电池企业。
2019年6月12日,孚能科技向江西省证监局申报辅导,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9月16日,该公司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得受理。经过三轮问询后,孚能科技于2020年3月进入上会阶段。
孚能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的股票数不超过约2.14亿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完成后股份总数的10%;公司计划募资约34.37亿元,用于年产8GWh店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孚能镇江三期工程)和补充运营资金项目。
官方资料显示,2009年12月,美国孚能与满园建设合资成立的孚能科技,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整体技术方案的提供商,从事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产品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
公司招股书信息显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呈持续提升的趋势,增速超过动力电池行业平均增速。
此外,在中国市场,孚能科技产品的出货量在2017年-2018年由第六升至第五,装机量由第七升至第五。在软包动力电池领域,公司产品的出货量和装机量在2017年、2018年均位列全国第一。
孚能科技的客户则涵盖了北汽、戴姆勒、广汽、长城、吉利、一汽等整车企业。其中,2018年该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北汽集团对其销售收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的83.58%。
孚能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已在江西省赣州市、江苏省镇江市建立了生产基地。未来5年,还将在境内、欧洲和北美逐步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服务全球整车企业客户。
2016年至2019年1-9月,孚能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8亿元、13.39亿元、22.76亿元和15.9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83万元、930.01万元、-1.99亿元和-1792.51万元。截至2019年9月,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11.5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70.32亿元。孚能科技表示,由于规模效应尚不明显,受到补贴政策影响,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净利润规模较小或处于亏损状态。
孚能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原计划以美国孚能作为上市主体在境外上市,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行业的迅速崛起、孚能有限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拟以孚能有限作为上市主体在国内上市。
巧合的是,孚能科技通过科创板上市申请的当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传利好消息。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确认,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该政策将推动新能源车的可持续发展,拉动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160万台,同比增长23%。
本文
聊聊孚能科技
01 21年业绩
孚能 科技 公布了自己的21年年度业绩快报。
2021年营收34.03亿,同比增长203.9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74亿,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2.85亿。
这个业绩一出来,网上一片哗然,尤其是好多自媒体,直接开骂:去年行业如此火爆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电池公司,竟然亏损如此之多,就是个辣鸡,接下来肯定还要大跌特跌........
应该说,在去年行业如此火爆的情况下,亏了近10个亿,扣非更是近13亿,确实很难看,但因此就大呼小叫,说公司要暴跌,要完蛋之类的,明显是此前没有跟踪过它的。
毕竟,跟踪过它的就知道它今年业绩就是一坨屎.......
春节前,公司就已经做过业绩预告了:
预计 2021 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0,000 万元到-110,000 万元,亏损同比增加 141.69%到 232.32%;扣非净利润为-110,000 万元到-140,000 万元, 亏损同比增加 102.80%到 158.11%。
这次的业绩快报出来,跟咱们上次取的业绩预告的中值差不多。
所以,骂它21年业绩辣鸡没问题,但要说它严重不及预期,那就显得非常业余了,因为巨亏近10个亿早已经Price in 了。
就此前的业绩预告而言,它属于预期范围内,没有惊喜,也算不上惊吓,市场的表现也是正常情况,平平淡淡,主要跟随新能源 汽车 板块,以及整个市场的走势(这几天的走势主要还是锂电池逻辑受损)。
02 21年巨亏的原因
针对21年行业火爆,而自己却巨亏,公司做了更加详细的业绩说明,而且披露了更多信息。
收入增加是因为对公司的重要客户戴姆勒EQS、EQA、EQB等车型的动力电池开始供货,以及广汽新能源增加了对公司的采购量。
亏损则主要是受行业整体价格下行,而且,在去年上游原材料明显涨价的情况下,公司却依然以较低的价格供应下游厂商,结果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另外,新工厂的投入,导致折旧增加的同时,规模优势却还没能充分体现,加上股权激励、研发投入等费用的增加,结果就是去年是巨亏状况。
从公司的亏损原因披露来看,可以明显看出:公司不论是在产业上游,还是中下游的一体化布局上,还是太弱了,导致受行业上下游的挤压太厉害了。
就不说相比宁王这样的巨无霸了,相比二线中的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之类的也相差太多了,这就是它去年暴亏的原因。
公司过去几年欠下了太多功课,好在公司也明白这一点,开始要补功课了。
03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2月19日,孚能 科技 更新定增说明书,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4亿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2亿元;其中46亿元将用于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项目,其余6亿元用于 科技 储备资金,预计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2GWh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
其实定增去年底就开始进行了,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交易所的多轮问询,最终定增能否通过,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但撇开能否审核通过的问题,在去年亏损那么多的情况下,发定增扩产能是否合理?这么做是好还是坏?
我个人认为: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是公司在补之前的课,可以说做了不一定会有好结果,不做,就一定没啥好结果。
道理非常简单: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家都在扩产了,你跟着扩产,参与竞争,那至少还有留在牌桌的机会,如果不参与竞争,那直接就失去了留在牌桌上的机会,而只要还在牌桌上,就存在翻盘的希望。
只有产能扩大了,才有机会体现规模优势,成本才有机会降低,熬到碳酸锂的价格下去后,收益率更有希望继续提升,并享受行业爆发带来的增量需求。
如果不跟着扩大产能,公司相比行业巨头的产能和成本劣势优势就会越来越突出,就别说扩大客户群体了,现有的客户资源都保不住,行业的光明未来跟公司就没啥关系。
公司现在拼命募资,拼命砸钱搞研发,扩产能,都是在补之前落下的功课,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现在就是一坨屎,也得捏着鼻子吃下去。
那么在行业都疯狂扩产的情况下,孚能 科技 还有没有机会?
04 孚能还有机会吗?
我个人认为它还是有机会的。
一方面,行业还在加速的发展,虽然近期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因素扰动,但在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之前,这也就是小波折而已,只要它还努力地参与行业的竞争,就还有一定的机会。
其次,虽然软包电池并不是国内的主流方向,但公司还是有一定的客户资源,证明了还是有市场的。
换个角度想,虽然同属二三线电池厂商,但公司相比其他跟宁王、比亚迪之类的巨头路线重合的二三线厂商,至少还有差异化的机会。
公司在软包电池领域也有一定的优势,啥时候,软包市场接受度起来,公司的机会则比那些跟在巨头后面亦步亦趋的公司们要更大。
第三,目前软包电池的市场主要是欧洲市场,而欧洲作为传统燃油车主战场,面对新能源 汽车 大时代,他们必须也跟着转型,接下来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软包电池这块蛋糕有望跟着越来越大。
当然了,上面还是基于未来的机会展望,2022年的公司也是不用有啥期待的,在今年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公司在行业中的话语权又很弱的情况下,向下游进行成本转移的难度太大了。
虽然在调研中公司表示了,以及跟一些下游整机厂商达成了涨价协定。但从实际看,不会很乐观,还是得寄希望行业原材料价格下降,而今年这个局势,并不容易。
大概率今年又是营收增长,但依然亏损的一年。
不过,挂着一个软包电池行业龙头的头衔,在行业又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的情况下,现在不到300亿的盘子,对它也就别太苛刻了。
孚能科技上市时间?
上交所科创板:2020-07-17(发行价:15.9元)。
2017-2019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亿元,22.76亿元,24.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26.13万元,-7,821.48万元和13,122.77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930.01万元,-19,882.44万元和979.79万元。
孚能科技网下申购时间为2020年7月6日9:30-15:00,网上申购时间为2020年7月6日9:15-11:30,13:00-15:00,中签缴款日期为7月8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赣州市始终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培育发展,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分类指导,整体推动的原则,围绕企业需求做好服务,推动优质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努力探索资本市场的赣州实践。
该市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资本意识,借助资本之力做大做强。
赣州市已有上市企业11家,境内外在审企业3家,江西证监局辅导备案6家,纳入省上市后备资源库培育企业44家,市级上市后备资源库培育企业94家,上市工作呈现出阶梯推进、次第开花的良好势头。
孚能科技多年亏损会退市吗
目前来看是不会退市的。
孚能科技表示,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与报告期内公司多家客户整车厂商的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有关。其中,重要的推动因素包括公司对戴姆勒旗下的EQS、EQA、EQB等车型的动力电池进行供货。此外,广汽集团对公司的采购量亦显著增加,进一步推动公司营收增长。孚能科技在与投资者互动时称,其2022年在手订单充足,达14.8GWh,预计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释放,原材料采购的议价能力也将提高。倘若公司届时的产能能够满足订单需求,而产品的平均售价又能有所提升,则公司未来数年内的营业收入有望实现飞跃式增长,进而实现从量变向质变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来看正在紧急寻求发展,不会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