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31倍!又见中概股IPO首日“暴走”,与前度“大妖股”同一承

2022-08-28 10:00:09

  8月26日,中概股见知教育赴美上市。该股在刚开盘不久,股价一飞冲天,股价最高触及186.01美元,一度暴涨3100%,不过,随后股价大幅回落,截至美股最新收盘,见知教育收涨275%,报18.75美元,仅为盘中最高价的12%不到。

  公开资料显示,见知教育是一家在线职业教育服务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国内高等院校及其他机构客户提供数字教育内容和智能教育解决方案。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现金流正逐渐枯竭,或急需融资来获得更多资金。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见知教育的IPO由尚乘环球承销,后者正是此前“大妖股”尚乘数科7月美国上市的承销商。尚乘数科在首发后最高上涨320倍,股价最高超过2500美元,而如今已回落至165美元,相当于打了“一折”不止。另一近期“妖股”——上市首日一度暴涨52倍、仅9名员工的港资券商智富融资,截至最新收盘已回落至6.34美元,在股价最高点买入者持仓市值已蒸发约97%。

  8月26日,当天上市的见知教育在刚开盘不久,股价一飞冲天,股价最高触及186.01美元,一度暴涨3100%,触发盘中熔断。不过,随后股价涨幅大幅回落,截至美股收盘,见知教育收涨275%,报18.75美元,仅为盘中高点的12%不到。而在美股盘后,截至发稿,该公司股价下跌20%,报15美元。

  据悉,见知教育此次IPO计划发行5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每1股美国存托凭证代表2股普通股,发行价格区间为5-7美元/ADS,最高筹资3500万美元。上市前夕,该公司将最终定价定为5美元/ADS。

  公开资料显示,见知教育是一家在线职业教育服务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国内高等院校及其他机构客户提供数字教育内容和智能教育解决方案。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并在上海、广州建立有分子公司。集团布局全国,已构建了遍布全国10余省市的高校服务网络与三大云服务中心,打造多层次运营体系,形成高校、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创新型教育服务生态体系。

  追溯见知教育的上市之路,可谓之“坎坷”。成立于2011年的见知教育,前身为森途教育,曾于2016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不过上市一年多后便退市了。随后,见知教育分别于2018年10月3日、2019年4月30日、2020年2月28日、2020年9月18日先后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过都以失败告终。

  又经过了一年的准备,见知教育这次选择转战美股,于2021年7月13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希望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JZ。但赴美上市之路同样坎坷,见知教育在先后向SEC更新了十多次招股说明书后,终于于2022年8月成功登陆美股。

  从毛利率方面来看,该公司营收与毛利之间正在形成剪刀差,2019至2021年分别为36.5%、31.9%、22%,且下滑幅度呈加速趋势。该公司招股书解释称,2020年毛利率的下滑是因为教育内容成本开支的上升,以及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教育内容服务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2021年毛利率的下滑是因为教育内容成本的上升,以及IT相关解决方案中低毛利业务设备的采购和组装收入的增长。

  有分析人士认为,见知教育之所以在过去几年一再寻求上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公司现金流逐渐枯竭,急需融资来获得更多资金。根据招股书,截至2019年末,见知教育所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826.8万元,到2020年末,骤减76.27%至2094.9万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见知教育剩余现金为3366万元,或将难以支撑其高企的研发迭代费用,发展速度也势必会受限。

  7月15日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尚乘数科,上市后股价一路飙涨,13个交易日后,股价从发行价的7.8美元最高涨至2555.3美元,涨幅超300倍,而以当日收盘1679美元/股的收盘价计算,该公司总市值高达3106.91亿美元,已超越阿里巴巴,排名中概股第二位,仅次于台积电,市值近乎于5个拼多多。

  尚乘数科一度被市场认为是“李嘉诚概念股”,而随着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发布新闻稿撇清与尚乘数科关系,称“长江集团旗下公司没有直接持有尚乘数科之股权,亦与该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往来”,尚乘数科股价开始回落,截至最新收盘,已回落至165美元/股,相当于8月2日盘中股价最高日收盘价打了“一折”。

  此外,8月5日在美上市的智富融资上市首日一度暴涨超52倍,其IPO发行价仅为4美元/股,当日内最高触及235.95美元/股,盘中多次触发熔断。据悉,智富融资是一家在中国香港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提供企业融资咨询服务和承销服务。公告显示,该公司仅有9名员工,该公司股价在8月8日最高一度冲至249.94美元/股,而截至最新收盘已回落至6.34美元/股,按两者价差计算,最高点买入者持仓市值蒸发约97%。

  在8月10日的

  有市场人士分析,两只中概股被“爆炒”背后,可能是诸多因素交织促成的:首先,这两只股票上市的大背景是美国证券监管机构正加强对中概股施压,借由中概股公司的审计底稿问题将上百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去年至今,受美国监管部门政策影响,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大幅减少,市场上投资标的较少。一方面是资金无处可去,另一方面是IPO标的供应不足,客观上成为引爆上述炒作行为的导火索。

  最新来看,随着中美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赴美上市的中概股或将迎来新的转机。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于2022年8月26日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于近期启动相关合作。证监会指出,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在解决审计监管合作这一共同关切问题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下一阶段双方积极、专业、务实推进合作奠定了基础。依法推进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为企业依法合规开展跨境上市活动营造良好的国际监管环境。

  受此影响,中概股在经过25日大涨之后开盘普涨。不过,8月2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不会很快降息,称9月加息幅度取决于整体经济数据,可能会在一段时期要求实施对经济增长具有限制性的货币政策,“未来难免面临一些痛苦”。受此影响,美股三大指数齐齐大跌,中概股也随之回落,不少个股由涨转跌。

下一篇:小米首次在印度推出OLED电视“Vision”:50英寸4K屏,售价约7700
上一篇:阳光电源:下半年逆变器毛利率会比上半年有所提升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