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云仓上市首日收涨28% 中间商赚差价的好日子能持续多久?
创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主要从事大件商品出口的B2B交易,专门为亚洲供应商和海外零售商改善渠道连接问题,覆盖家具、大家电、室内健身器材、户外运动器材、庭院花园器材等。同时,大健云仓自主研发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系统,解决跨境商品交付难的问题,覆盖美国48个州90%以上的客户。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间,大健云仓活跃第三方供应商数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32%,活跃零售商数量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84.4%。2019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2亿美元、2.75亿美元和4.14亿美元,净利润分别是290万美元、3750万美元和2930万美元。2022年一季度即使受到美国消费疲软的影响,其营收仍同比增长19.0%,达到1.12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21年的营收增长50%,净利润却下降22%,增收不增利。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秦亮向《证券日报》
夹在独立站和大型电商平台之间
具体看,大健云仓的业务收入有三个
其中,“GigaCloud 1P”即直营,通过电商平台出售自主选品,2019年-2021年,这部分收入分比为4214万美元、1.22亿美元、1.88亿美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4.4%、44.4%、45.4%。“GigaCloud3P”即B2B,通过电商平台撮合国内制造商与国外经销商产生收入,2019年-2021年,这部分收入分比为1515万美元、6013万美元、9833万美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12.4%、21.8%、23.7%,“1P”与“3P”占比逐年提高。
平台外电子商务,即通过亚马逊、ebay、沃尔玛等第三方平台产生的收入,近三年营收分别为6500万美元、9325万美元、1.28亿美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3.2%、33.8%、30.8%,呈逐年下降趋势。
一位业内人士向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独立站成了2022年跨境电商的风向标。2022年1月份,Shopify自营网站数量达到388万个。SHEIN、Anker等独立站发展壮大,品牌出海的独立站模式成了跨境行业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境商家选择开自己的独立站,直接面向境外的消费者,逐步脱离第三方平台。”秦亮表示。
“而海外消费者的行为更适合独立站的建立,同样买鞋,国内消费者很可能是去淘宝,而国外消费者很可能通过品牌官网购买。”秦亮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