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负荷攀升推动新型储能建设加速 万里扬加码储能业务

2022-08-18 00:47:55

  在浙江,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智慧虚拟电厂平台6月30日上线并投入商业化运营,温州市鹿城银泰充电站在收到智慧虚拟电厂平台调控需求后,通过精准调控充电负荷,完成了200千瓦的调控目标。

  公开资料显示,虚拟电厂是一种将不同空间的可调负荷、储能、微电网、充电桩、分布式电源等可控资源聚合起来的智慧能源系统。这也意味着,虚拟电厂的运行,离不开储能等可控资源为其提供可调配的电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加快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将促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立。在新型储能可以独立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虚拟电厂作为新型储能的重要商业模式,将开启发展加速度。

  2021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储能政策接踵而来,涉及市场交易规则、电价机制、直接资金补贴及建设规划等各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即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新型储能的细分产业很可能会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为十四五提出的构建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保驾护航。”北京特亿阳光总裁祁海珅向《日报》

  对此,万里扬能源相关负责人也向

  就全国各地而言,截至2022年7月,青海、甘肃、山东、浙江、内蒙古等地区都明确提出储能“十四五”规划。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GW,2021年当年新增装机10.5GW,接近此前4年的新增装机总量,同比增长220%;预计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可达35.5GW-55.9GW。

  政策强势推动下,储能行业正在迎来大规模发展时代,在储能产业链上分布着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科士达、、固德威等一众企业。

  “储能等服务型电力业务会迎来高速增长,‘峰谷价差’的逐渐拉大,更加利于储能行业发展,提高了储能服务的经济性和收益率。新型储能系统的春天已来,未来的资本市场也会迎来更多的储能行业主体。”祁海珅认为。

  万里扬通过控股子公司万里扬能源从事储能电站投资和运营、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电力安全测试等业务。前述负责人表示,未来3到5年,万里扬将扩大独立储能项目储备规模,储备项目总规模或超过3000MW/6000MWh,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灵活电力调节能力服务供应商。

  8月16日,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万里扬方面也透露了具体装机进展,公司计划2022年开工建设3个储能电站项目,合计装机约700MW,于2023年开始先后投入运营。另外,目前已投入运营的为发电侧储能电站,位于广东省和甘肃省;已签投资协议拟开工建设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位于广东肇庆和浙江海盐、义乌、江山4个项目,总规模已达到1000MW/2000MWh。

下一篇:高台县多举措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上一篇:瓯海区档案馆联合朝霞社区开展省党代会宣讲活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