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科院院长刘尚希: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 而是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医疗、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个人获得基本能力。当私人消费不足以达到基本消费和获得基本能力时,公共消费就应当补上,不让一个人落下。这比政府对家庭的转移性支出这类再分配更重要。把公共消费折算成政府的转移性支出,纳入收入再分配中来考察,模糊了公共消费对能力提升的直接作用,而收入再分配并没有这种直接作用。
国民能力的普遍提升,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
国民基本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参与经济循环的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社会基础,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效率与公平的融合也就内在其中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摆脱效率与公平、做蛋糕与分配蛋糕的两难选择困境,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和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做到,也就是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才能实现逐渐地、持续地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发展过程来看,在共同富裕方面,今天的改善是明天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从长远来看,“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急不得,在于共同富裕首先依赖于发展过程,包括物质发展和人的发展,都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等不得,在于实现扩大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都依赖于共同富裕的边际改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与攻坚克难精神,团结带领人民迈上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