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直投芯片产业降温 借道并购基金渐成主流
日前,高新发展谋求跨界布局功率半导体领域引发市场关注。中国证券报
业内人士表示,并购是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之一,但需注意甄别资产质量,不应为了并购而并购。
跨界收购热度下降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半导体行业的关注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掀起跨界芯片业热潮,很多传统上市公司跃跃欲试。
高新发展是最新一家拟跨界公司。高新发展6月19日晚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倍特开发拟以现金2.82亿元购买森未科技股权及其上层股东权益;交易完成后,公司以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森未科技69.40%的股权。同时,公司拟以现金195.97万元购买芯未半导体98%的股权。
上述交易完成后,高新发展将具备功率半导体IGBT的研发及设计能力,主营业务将会增加功率半导体设计与销售等业务。高新发展当前主营业务为建筑施工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及相关服务。
除了高新发展,国内连接器头部企业电连技术近日公告称,计划对全球桥接芯片领军企业FTDI的控股权实施收购。
中国证券报
投资产业基金兴起
在跨界投资降温的同时,上市公司通过投资产业基金进一步布局半导体产业的热度仍在持续。
圣邦股份6月17日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参与认购上海励新投资管理中心份额。今年早些时候,圣邦股份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参与认购了苏州耀途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份额。圣邦股份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主营业务为模拟芯片的研发与销售。
思瑞浦5月20日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3000万元认购鲲鹏基金3.16%的基金份额。鲲鹏基金主要围绕集成电路设计、设备、材料及新工艺技术等创新应用领域的半导体企业进行投资。
今年以来,江丰电子、韦尔股份、闻泰科技、至纯科技、晶瑞电材、汉威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这方面也有动作。
在某知名集成电路投资机构担任总裁的李明告诉
而产业基金可以广泛撒网,降低投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不用并表。基金可以多投早期项目,经过3-5年的孵化,上市公司有机会提前锁定优质项目。通过当有限合伙人,可以加深上市公司对半导体行业的理解。”李明说。
海外并购机会减少
“国外有很多发展成熟且有利润的半导体资产,但海外收购机会大幅减少。”李明表示,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企业收购海外半导体项目难度加大。
在芯谋研究董事长顾文军看来,并购是国际半导体龙头厂商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并购可以壮大其自身实力,或者可以向新领域进行拓展,扩大影响力。
李明对此表示认同,“通过收购可以很容易形成市场地位。另外,半导体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遇到下行周期,小公司会很艰难,集成一艘‘大航母’的话,抗周期的能力自然大幅增强。”
顾文军表示,国内半导体龙头企业可以海外并购经验,但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半导体企业显然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要注意标的公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