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50天:银行基金积极布局 个人投资者期待个性
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个人养老金新阶段的开启。时至6月9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出炉”已满50天,为此,《证券日报》
银行、基金已开始布局
据悉,当前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个人养老金项目。例如,华夏基金建立适合养老金管理的制度框架、配备资深投资经理、搭建完善产品线,提供丰富养老产品选择等。
“目前,华夏基金已成立9只养老目标基金,还有2只正在发售中。其中,5只目标日期基金,基本能够满足70后到90后的养老投资需求。”华夏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
上述负责人称,目前,这些产品和其他基金一样,可以正常购买,但还不享受税收优惠。
除基金公司外,银行也在积极完善养老金账户相关业务体系。例如,中信银行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将实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呈现一个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通过该功能,可全貌展示客户的养老资产状况,不断优化汇总养老资产、测算养老缺口、规划养老方案、提供养老服务等功能,进而打造养老金融服务的一站式办理平台。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家明明对《证券日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
投资者期待个性化产品
上述《意见》规定,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
由此可见,投资者参加个人养老金有两方面好处:一是可以减少当期个人所得税缴纳;二是帮助投资者早日规划、积少成多,实现养老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以满足退休后的养老需求。
“当前银行理财收益率较低,而股票市场波动和风险均较大,因此无法满足养老投资需求。个人养老金的推出可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退休后能够再多一份收入,进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一位90后投资者告诉《证券日报》
6月8日,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未来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中,精细化、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凸显。我国公募基金经历20多年的持续演进,已经从单纯的权益基金变成可以进行全方位、全天候配置的重要品种,目前全市场公募基金数量超过9000只,基金公司可以为其他养老金资产管理提供丰富的底层配置工具。
在刘向东看来,从趋势看,个人养老金相对灵活,自主选择性强,且享受优惠政策,强调终身累积和封闭积累,能很好地满足个人长期投资和补充保障养老的需求。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体系逐步完善,叠加我国投资金融产品日趋丰富多样,预计会有更多投资者参与个人养老金账户计划中。
专家建议加大税收优惠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组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杨畅对《证券日报》
明明建议,应结合我国国情,适时推出较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和面对低收入人群的直接补贴制度。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6月8日表示,个人养老金实施的规定和举措越具体越好,而基础养老金实施的“颗粒度”要越大越好。个人养老金推行得越早,个人保障制度才能发挥出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个人养老金必须是独立的账户管理,同时满足积累制的需要。
王忠民进一步表示,个人养老金投入金融资产,会大力推动实体经济的资本供给。因而税收不会因为个人养老金免税而减少,反而会因个人养老金长期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带来税收和经济活动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