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水平创40年来新高,国际原油止跌回升
美国通胀高企并持续上行,这意味着美联储在5月份的加息的速度和力度都可能进一步增强,此外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原因进一步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本周国际原油止跌回升,带动能源板块价格上涨,此外有色金属、黑色系表现强势。
具体来看,能源化工板块,原油期货周内涨幅达到11.8%,燃油周涨幅12%,LPG周涨幅9%;有色金属板块,沪镍上涨6%,沪锌上涨5%;黑色系板块,焦煤上涨0.6%为近半年高点,焦炭上涨3.8%;农产品(6.810, -0.42, -5.81%)板块,棕榈油止跌回升上涨9%,生猪期货延续弱势。
在2月下旬俄罗斯和乌克兰发生地缘冲突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开始持续发起对俄罗斯制裁,甚至直接涉及能源领域,导致市场对全球供应端产生恐慌性担忧,原油攀升至2008年8月以来的新高,几近历史最高位。不过叠加地缘政治冲突,伊朗核协议问题,俄罗斯原油出口制裁不及预期,美国抛储等,原油持续在高位大幅波动震荡回落。截至4月15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收于111.70美元/桶和106.95美元/桶,美元指数交投收于100.5附近。
镍价在三月引爆了历史性的行情。一方面,俄乌冲突,西方制裁俄罗斯,使得俄镍无法在LME进行仓单注册与交割,而且出口无法结算也使得俄镍的出口困难重重,奠定了全球镍短期供需偏紧的基调。另一方面,就是青山做空事件。青山大量在LME做空,而自身的产品与交割品并不一致,多头大涨逼仓。虽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有达成协议的缓解情况,但自身席位的空头仍存大量空头,此次事件并没有完结。
供应过剩阴霾仍然笼罩于生猪市场。本周大商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再创历史新低,4月11日报收12525元/吨,国际粮价上涨、生猪供给阶段性过剩、疫情下的市场消费疲软,是目前压在生猪市场的“三座大山”,行业仍在经历周期阵痛,生猪养殖仍处于中度亏损阶段。
据央行网站15日消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在这一时间点降准,主要还是当前经济仍偏弱,经济层面需要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支持,市场对此也有已经有所预期,所以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预计并不会太大。市场可能更加关注的是宽松之后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实质性效应。大宗商品主要还是会关注俄乌局势以及国内地产等需求端的影响。
冠通期货研究咨询部王静表示,总体而言,对于大宗商品来说,此次降准依旧是利好的,但是也要区分国际定价商品和国内定价商品。“国际定价为主的能源、贵金属和有色板块,更多还要关注俄乌局势影响下的原油这条主线;国内定价为主的黑色系商品,则要关注国内稳增长政策和有关部门的调控措施。”
据《纽约时报》报道,欧盟官员正在起草一项对俄罗斯石油产品实施禁运的措施,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争议的针对俄罗斯的措施。这一消息推动国际油价上涨。截止4月15日,WTI原油期货涨2.17%至3月底以来新高10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重回110美元/桶关口。
近期伦敦金融交易所的镍风波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14日在回答记者关于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有关情况时表示,明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本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的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将完善对衍生品交易的监管,进一步明确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规则,维护境内交易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