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猪周期下,饲料龙头海大集团增收不增利
4月11日晚海大集团发布2021年年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99亿元,同比增长42.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下降36.73%。公司拟每10股派1.5元。
2021年被称为“史上最惨猪周期”,猪肉养殖量远大于消费需求,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猪肉价格持续下行。但因养殖量较多,对饲料刚性需求反而较大,并直接影响养殖户对饲料品质的选择、饲料投喂的积极性等。
据农村农业部统计数据,2021年末,玉米平均价格达到2930元/吨,较去年均价上涨26.3%,创历史新高;豆粕平均价格达到3790元/吨,较去年均价上涨14.2%。玉米、豆粕价格上涨也带动了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小麦、高粱、稻谷、棉籽粕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分业务来看,海大集团生猪养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同比下降1.56%,生猪养殖出栏约为83万头,养殖成本下降明显,但因出栏价格较低,生猪养殖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02亿元。
只有猪肉价格回升,海大集团养殖业务才有扭亏的可能。但对于后续猪肉价格走势,机构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国信证券(10.010, 0.24, 2.46%)3月14日研报认为,“本轮猪周期持续时间长、振幅特别大,生猪价格仍未见底”;太平洋(2.970,0.09,3.13%)证券4月4日研报则认为,“猪周期反转在即,对生猪行业维持看好评级”。
一季报显示,剔除生猪养殖的其他业务,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5.79亿元,同比增长29.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3亿元,同比增长3.52%。公司实现饲料销量419万吨(未含内部养殖销售),同比增长22%,销量保持稳定增长。
知名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的两只基金已连续多各季度加仓海大集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鼎益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合计持有海大集团约5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55%。
海大集团股价曾在2021年2月达到上市以来的新高,而刘彦春的加仓发生在2020年四季度至2021年三季度,正是股价创新高的前后数月。2021年四季度及今年一季度刘彦春并未对持有的公司股份进行调整,但近期公司股价已处于2020年7月以来新低。
今年一季度还有多路资金加仓海大集团。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北上资金)连续两个季度加仓;知名私募朱雀旗下的“朱雀基金-陕西煤业(17.210, 0.11, 0.64%)股份有限公司-陕煤朱雀新经济产业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同样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