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量增长 多方合力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2022年以来,豆一(国产大豆)主力合约价格连续小幅上涨,3月25日收盘报6260元/吨。现货方面,生意社数据显示,国产大豆行情平稳,主流报价为3-3.05元/斤,国储拍卖成交价在3.05元/斤左右,市场主流报价多参考国储拍卖价格,行情保持弱势平稳。
在南美大豆产量预期不断下调的背景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随之走高,同时南美大豆CNF价格水涨船高,国内进口大豆成本不断攀升,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的价格差进一步缩小。年初至今,豆二(大豆)主力合约价格累计上涨22.09%,3月25日收盘报5295元/吨。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的国际大豆进口成本估算,3月25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为5639.08元/吨,巴西大豆进口成本为5690.60元/吨,进口大豆成本优势下降。
光大期货大豆分析师吕品认为,我国还将从国家储备中释放豆油和大豆,以增加市场供应。初步估计,今年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2000多万亩(130万公顷),在需求孱弱及新季扩种政策的影响下,豆价上行空间有限。
“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达1.48亿亩,总产量达1960万吨,亩产132.4公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但受玉米价格高企等影响,2021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减少。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9651.8万吨,自给率不足15%,压榨用大豆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说。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6.140, -0.11, -1.76%)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实施大豆油料扩种行动,推进粮豆合理轮作,统筹支持粮食油料协调发展。大力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聚焦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等轻简栽培技术,开展盐碱地大豆种植示范。
2022年1月19日,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2年黑龙江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提出,2022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的目标是达到6850万亩,比2021年增加1000万亩以上;力争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2021年增加26亿斤以上,增幅18%。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大豆种植区,2022年内蒙古计划扩种430万亩大豆,增幅将达到25%,进一步挖掘大豆生产潜力。
与此相佐证的是,2021年我国肉类和牛奶产量创历史新高,但大豆进口量未增反降。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为9653.70万吨,较2020年同期10031.50万吨下降377.80万吨。
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制定《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积极开辟新饲料资源,引导牛羊养殖减少精料用量,通过“提效、开源、调结构”等综合措施,减少对进口大豆的依赖。专家测算,如果方案执行到位,养殖业还可实现豆粕减量2300万吨以上,折合减少大豆需求近3000万吨,相当于2.3亿亩耕地的大豆产出。“以肥猪为例,在添加赖氨酸等5种必需氨基酸的基础上,全程饲料蛋白水平可以下调至12%,在不降低饲养效率的前提下,每出栏1头130公斤肥猪可节约豆粕25公斤左右。如在养殖业全面推广应用,可将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2%,相当于节约1500万吨豆粕。”农业农村部相关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稳定油脂油料供应,期货市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保险+期货”项目,助推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二是发挥油脂油料期货品种功能,围绕产业企业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粮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