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物流上市进展
物流上市公司有哪些
盐田港、天津港、深赤港、营口港、上港集箱、锦州港、北海新力、振华港机、中集集团、重庆港九、上海港机、芜湖港\中远航运、天津海运、中海海盛、宁波海运、中海发展\铁龙股份、北亚集团\上海航空、海南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深圳机场、厦门机场、上海机场、白云机场、中信海直\大众交通、江西长运、长运股份、北京巴士、巴士股份、交运股份、强生控股\重庆路桥、厦门路桥、路桥建设、深高速、皖通高速、东北高速、粤高速、华北高速、延边公路、海南高速、宁沪高速、现代投资、湖南投资、龙建股份、山东基建、漳州发展、四川路桥、福建高速、中原高速、赣粤高速。 A股的物流上市公司有哪些
海运物流 601919 中国远洋 600026 中海发展600428中远航运 601866中海集运601872招商轮船600561江西长运600242中昌海运600896中海海盛 002320海峡股份002357富临运业600087长航油运000520长航凤凰600692亚通股份600751天津海运600798宁波海运603167渤海轮渡
航空铁路物流 601111中国国航000996中国中期600029南方航空600125铁龙物流000594国恒铁路600221海南航空000099中信海直601333广深铁路600270外运发展601006大秦铁路002627宜昌交运002682龙洲股份600115东方航空
仓储物流 002183怡亚通7象屿股份600787中储股份002210飞马国际600119长江投资002245澳洋顺昌002492恒基达鑫300335华鹏飞300013新宁物流300240飞利达603128华贸物流 说一说全国知名的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哪几家业绩最好哪几家业绩最弱
1)细分物流领域的重点物流上市公司。铁路物流建议重点关注将长期受惠低碳时代铁路货运增长的铁龙物流(600125)(600125);仓储物流建议重点关注仓储物流的龙头公司中储股份(600787)(600787)和从事化工品保税仓储的保税科技(600794)(600794)以及受惠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多元化公司--洲交通(600368);港口物流建议重点关注煤炭物流港--芜湖港(600575)(600575)和受惠海铁联运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601008)(601008);公路物流建议重点关注长江投资(600119)(600119);冷链物流建议重点关注拥有上海最大冷库设施且参与冷链运输的锦江投资(600650)(600750);海运物流建议重点关注海运物流产业链最完整的中海集运(601866)(601866)。
2)存在地方物流资源整合预期的公司。为了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上海将推动本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物流资源和业务整合。从上海本地物流资源的分布看,交运集团、锦江集团等国有企业拥有较多的仓储、运输等优质物流资源,物流行业资源整合将有望给交运股份(600676)(600676)、锦江投资(600650)带来交易性机会。
业绩只是参考,主题才是资金的胃口。 中国物流上市公司一共有几家
佳吉\德帮\华宇 谁在东航物流公司上班
有知道这两家公司的朋友跟我说一下,在这两个公司中的哪个公司里面上班更是干的轻松还是更有发展 德邦是比较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公路运输的东航是 大家对东航货运有什麽意见,呵呵
很好呀,是一个自豪。
有台湾航空业“大哥大”之称的中华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发布公告,称其将入股由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新企业——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完全经营货运的航空企业 ——中国货运航空公司。
如果这一参股行动最终得以落实,那么,这亦将是继1995年美国金融家索罗斯收购海南航空公司21%股份之后,第二家有外资介入的航空公司。
而对东航来说,其货运业务并不是此时才成为“新星”。“货运业务将成为东航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年占整个公司的收入比例可能达到20%。”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仲明对本报记者说。
而在去年,这个比例是17.02%。事实上,近几年来东航货邮运输量的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其客运增长,占集团收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中国的航运市场前景很好,但竞争也很激烈。我们必须增加运力投放,扩大市场规模,才能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并在今后几年继续增长。”中货航总经理周礼国对此充满了紧迫感。
显然,华航的入股是东航壮大步骤之一。据称,如果华航在今年底如期注入部分资金,东航准备将中货航的注册资金由原来的5亿元人民币增至15亿元人民币。周甚至“希望在今后2-3年能逐步扩资到 50亿。”周说。
航空货运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航空货运业一直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东航高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道出如下一组数字:
1999年民航航空货运总量为170万吨,与铁路的货运量相比,不到其1%;
目前,国际航线的货运,国内航空公司只承运了20%,大部分由外航承运或由香港转口;
据统计,从加入WTO之后到2005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将增加到现在的2倍。这些数字令人既喜亦忧。潜力大,竞争压力也大。
国际同行目前普遍看好中国航空货运市场。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中国国际航空货运在1999-2003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8.2%;如果运力投放正确,仅上海地区的货运增长将达到15%。《华尔街日报》则预测,中国未来十年货运增长率将达到17%,远远高于客运8%的增长速度。
“国内航空货运起步晚,但面临的是一个潜力大,竞争激烈的市场。”周礼国这样描述中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很显然,中货航面对的竞争相当激烈。目前,中货航绝大部分运输收入来自国际运输,所拥有的全货机也全部飞国际航线;中货航立足之地——上海是中国最主要的航空货运枢纽,1999年航空货邮运输量占全国货运总量的4.1%。正因如此,上海也成为各航空公司角逐的主战场。
目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已有三架全货机的基础上又湿租了一架B747货机,于8月1日投入北京-上海-芝加哥航线全货班,班班爆满后,最近又将增加运力。联邦快递的货班现也已增加到每周五班。此外,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卢森堡航空公司、大韩航空公司、香港港龙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货班纷纷从上海飞往世界各地。由于外航相继实行自由销售,他们利用回程航班低价抢运货物,结果大大压低了运价。这也是中货航货运输量上升但货运收益率却逐年下降的原因。
不仅如此,中货航还面临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的危险。“今年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上升了24%,我们的货运量也增加了,但市场份额减少了1%。”周礼国说。
增强竞争力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中国的航空公司与国外航空公司的货运业务相比,无竞争力可言。如果实行‘开放天空’,国外航空公司自由进入,凭借其巨大的规模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我们将很难生存。”周礼国不无忧虑。
周礼国认为,与外航相比,中货航在经营规模、运营成本、运力结构、航线布局及信息系统方面有差距;但在劳动力成本、本地化资源及国内航线网络上则具有优势。
而相对国内航空公司,中货航却有相当的优势。业内人士指出,中货航身处上海,已经占了地利。华南地区货物进出口量大,但货物主要流向香港,香港的运价水平、配套设施及航班密度决定了其作为亚洲空运中心的地位,广州、深圳只能成为香港的补充。渤海湾经济较为发达,一部分货物流向了韩国。从目前的吞吐量及地利位置而言,上海得天独厚。中货航也已经在此扎下了根基。其次,根据中美航空协议,到2001年4月,中货航将成为中国第四家经营美国航线的航空公司。
在上海,中货航在浦东机场附近购置了1000亩土地,建设了一流的物流中心,用于发展货运仓储业。目前一期工程投资3·62亿元,占地352亩的自用仓库及代理仓库也已经投入使用。“中货航要把上海货运市场作为经营重点。”周礼国说。
据透露,中货航将力争把香港市场开发成中货航的第二个货运基地。香港货运量每年以4-5%的比例增长。中货航将视市场情况逐步增加航班。周礼国称,中货航作为一个专业货运航空公司,通过努力,应有可能在香港市场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如果达到5%的市场占有率,中货航2000年在香港航线万吨。除去东航客班的运力,尚有4.6万吨需由货机来承运。即每日要执行一个以上的航班。
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
据介绍,中货航成立初始,华航就表达了入股愿望,力图参与经营祖国大陆的航空货运。至今,双方已经初步达成了合资意向。外电报道,华航将购入低于35%的股份。
周礼国表示,中货航近期的发展目标首先是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份额。“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比如说中美航线,尽管处于无利或亏损状态,我们仍要加大运力投放。因为如果在这条航线上不具有规模优势,其运价就会受处支配地位的航空公司操纵,我们就会更加被动,亏损更多,直至退出市场。”
东航及中货航现在的目标是在现有占有率基础上争取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为此,东航将尽快增加运力。8月,中货航货机增加到3架,根据市场情况再增租2架747货机。周礼国认为理想的机队是,在2004年以前,中货航拥有由6架MD-11大型货机及4架A320中型货机组成的机队。“这样的规模存在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