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成为私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2021-11-21 19:11:55

  “规模是衡量私募发展状况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清和泉资本指出,百亿私募在积累了一定得投研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后能够反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和经营进一步规范化后,对于吸引人才、激励机制、品牌口碑、售后服务和合规风控等将能够提供有力保障。所以,百亿规模可以看做私募机构的一个契机或起点,叠加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帮助机构走得更远。

  申毅投资表示,超过百亿规模的私募,意味着公司在投资能力、风控能力、公司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私募行业中高素质人才非常重要,大规模私募在吸引优秀人才、品牌推广、投研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泊称,规模对于私募而言,是打开渠道合作,树立品牌和吸引人才加入的重要因素。百亿是一家私募实力的象征之一,也代表了市场对他们的一种认可,百亿是目前对于私募行业进行划分的重要标签之一,因此百亿私募能够享受到更多来自渠道扩展和投研人才方面招聘的话语权。

  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私募基金研究员谢诗琦也表示,规模确实是衡量私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主观策略,小规模以及腰部管理规模的机构,个股来源通常集中来基金经理个人,或者是外部资源。而百亿以上的管理人,拥有成熟的研究团队以及足够的人员配置,可以覆盖足够多的行业,进行个股挖掘与跟踪,以保持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对于量化策略,百亿级量化私募的团队人数大概在60至100人之间,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很高,只有相当的管理规模才能覆盖这一成本,并且有能力不断强化投研团队实力,形成正反馈。

  “规模肯定会对私募有影响,当然不排除有私募公司是小而美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规模小了,在券商的投研支持上就会少了,对需要券商的研究资源的公司会有影响。同时在市场部分也会有影响,目前部分渠道也会要求百亿私募的覆盖率,规模太小,没法进入渠道的眼界。”华南一冲击百亿规模私募向记者说道。

  睿扬投资坦言,在私募机构拥有自己的投研团队且投研能力足够强的前提下,是可以支撑规模的扩张的。当投研能力无法匹配规模扩张速度时,产品净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影响。规模大的私募想要走得长远,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投研实力,对投研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因此变高。此外,规模越大意味着客户量越多,这就要求市场团队的客户关系维护能力得到相应的匹配。

  此外,汉和资本指出,管理规模是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的结果,而投研体系的持续打磨、投研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公司的稳健运营是实现长期收益的前提和基础,这点是始终如一的,所以这些并不会受规模增长的影响而发生较大变化。

  据了解,汉和资本始终坚持团队的自主培养和稳步扩充,以实现“投”与“研”之间,以及团队内部顺畅的沟通,最大化提升投研效率,自主培养也有助于保持理念的统一性和团队的稳定性。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健运营,随着规模的提升,会根据自身发展提前进行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华南一新晋百亿私募进一步解释称,所谓能力圈,同一个管理人在特定阶段的最优管理规模往往是有上限的,不同团队禀赋、不同策略风格、不同市场阶段,这个上限数值会有所不同。规模太小了不好做,规模太大了一样会有瓶颈。基业长青的管理人,一定会量力而行,把业绩当做最重要的追求,而非规模。业绩好了,规模自然也增长上来了。

下一篇:线上证券真诚z亿,股票平台看找恒瑞行
上一篇:中欧永裕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