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合构建上,你是怎么做的?

2021-11-14 22:26:08

  我组合里面有70%的公司是比较白的,历史上证明过自己的,也有30%是一些相对比较新,大家观察较少的。同时, 我组合里面相对收益公司占50%,绝对收益公司占50%。

  在这样的一个组合构建下,能帮助我市场上涨的时候,我的相对收益公司会发挥作用,进攻性会比较好,市场下跌的时候,我的绝对收益仓位会提供安全性,防御性也会比较好。我不希望给持有人太差的心理感受,基金净值波动调大,持有人是拿不住的。最后大家会把基金当股票来炒,大家都赚不到多少钱。

  今年市场有两次比较大的回撤,我的净值才回撤10%左右,在整个制造组中上半年应该是回撤最小的,下半年也是回撤排名靠前的。我觉得无论是对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产品的回撤和波动控制都是很重要的。我们有个同事说,老百姓买基金的钱都是血汗钱,我自己感受大家通过996赚的钱肯定是血汗钱,那么肯定不希望波动太大,一天亏了很多,心理一定受不了。通过比较好的回撤控制,能够让普通的基民拿得住。

  我自己行业的能力圈比较广,行业之间的把握,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壁垒。只要有大的产业趋势行情,我都能赚到一些钱。但是我并不会在某个赛道给自己贴标签。我觉得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标签鲜明的基金经理,自己再去贴标签,就要比别人更极致,这里面有一些赌的成分。即便最后胜出,也是幸存者偏差。 我不希望去做基于幸存者偏差的事情,因为90%的人最后都是被淘汰掉的。

  我自己的优势在于跨行业选股,能够把自上而下的产业趋势和自下而上的基本面结合好。自上而下对应未来三五年的成长空间,自下而上对应基本面的扎实有底。我也不去追求挖掘10倍股,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许多十倍股也是受益于大的产业趋势,这样的机会在反复发酵,只不过每一次出现的行业机会不同而已。

  我觉得要做好产业链的分散度,不能行业看似分散,但全部都在一个产业趋势里面,一旦出现回调,里面的个股调整就会很大。我记得10月国庆长假一回来,就有许多股票两周调整了40%以上,这些公司大部分下游都是和有色、新能源相关。所以 组合中的分散,不能光看行业分类,要区分不同公司对应什么产业趋势。

  组合里面也要有梯队,比如说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各自放多少,低估值的公司放多少。我们拿新能源车为例,美国的特斯拉市值很大了,但是一些传统汽车大厂也有电动车产品出来,相比之下他们的市值就很小。同样的逻辑也能用在A股的投资上,新能源车产业链中,有些传统公司估值很便宜,但也受益于这个产业方向。这类公司不完美,市场有一些诟病,但能对冲组合中的高估值企业。

  再举一个例子,新能源车产业链中,还有许多大家不看的零配件公司。这些公司在传统行业,通过新能源车找到了新的成长曲线,有些公司过去给传统车厂供货,现在给新能源车厂供货,并且这一块占比越来越高,比如说做汽车轻量化的公司。这类传统公司,在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倍提升,在组合中的安全边际很大。

  还有一个例子是新能源运营商,这个在欧美市场已经发生过了。大家之前对新能源运营商关注不高,但是在欧洲出现光伏平价上网后,这些运营商就不需要政府补贴了,现金流折现非常好,就能给到更高的PB倍数。传统的能源运营商在港股就是0.4倍的PB,但是新能源运营商在海外可以达到4倍PB。

  从这些例子看到, 这些公司都属于新能源类别,但是他们的波动和电动车完全不同,即便电动车出现很大的回调,这些公司也未必出现回撤。

  我的组合也会放一些利空发酵差不多的低估值企业。像现在往明年看,我会开始关注房地产板块。大家对于地产的诟病很多,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地产板块能发酵的利空都差不多了,可能还有房产税的细则。最后可能类似于当年的煤炭,通过供给侧改革,集中到几家龙头公司上去。这里面有些央企公司,资产负债表很健康,市值就几百亿,可能把一线城市的一个小区楼盘卖掉,就是这个市值了,或许里面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我自己的感觉是,市场总有些地方有预期差,通过努力的研究,还是能找到被市场忽视、错误定价的公司。

下一篇:【明日主题前瞻】近7000亿真金白银砸向这些领域,新型电力系统建
上一篇:大智慧股票池和通达信股票池,饲料禁抗受益股大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