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合理估值

2021-11-09 02:05:56

  中国石化为什么跌的这么厉害

   在浦发银行再次传闻巨额融资计划而跌停的影响下,昨日金融、地产板块领跌大盘,上证综指也再次回抽5日均线,市场似乎又陷入了前期平安巨额融资计划的恐慌中。然而市场总是有其思维上的惯性,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势所处的位置变化---要说明的是,浦发的增发与平安的增发对于市场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从总体上看,市场在经历震荡后,依然会保持前期的缓步推升状态,只是这则消息将拉长在4200-4666点区域盘整的时间。依然维持短期震荡,中期回暖的判断。
今天平安和浦发在媒体表态可能减小融资25%,中石化对传闻增发做出没有此事的回应!大盘将在年线处支撑!近期振荡将是建仓调仓良机!
银行股全线下挫!其次受此利空的地产股也未能幸免!短线回避.后市如发生非理性下跌就高抛农业化肥股涨幅较大的个股,低吸银行地产的优质股!主要布局业绩浪,买入业绩好,盘小发展前景好的个股,如:山河智能,山推股份.国际油价再次冲上100美元,新能源,煤炭板块将受益!重点关注:国阳新能:600348!也可低吸超跌权重股,如: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人寿.股指期货推出日就是它们大涨时!
中石化、中石油自产石脑油用于化工产品市场不再缴纳消费税,我们预测中石化、中石油因此能够分别增加税前利润16、6亿元左右。
地方炼油厂进口燃料油提炼成品油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目前原油期货价格再次突破100美元/桶的背景下,出现油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经过近4个月的调整,中石油、中石化的估值水平分别下降到2009年25倍、20倍。我们认为这样的估值水平在A股市场是合理的。目前投资者适于继续等待成品油定价和资源税改革、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办法改革等政策的出台。
2006年,财政部曾经出台消费税改革政策,将石脑油与溶剂油、润滑油和燃料油一起,纳入了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规定,石脑油、润滑油、溶剂油的消费税税额为每升0.2元,燃料油的消费税税额为每升0.1元。当时又规定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可减按应纳税额的30%缴纳。
本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取消了30%的税收优惠,但设定了较多免征范围。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止,进口石脑油和国产的用作乙烯、芳烃类产品原料的石脑油免征消费税。生产企业直接对外销售的石脑油应按规定征收消费税。以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石脑油、润滑油、燃料油为原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准予从消费税应纳税额中扣除原料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根据我们的理解,国家这项政策的初衷就是限制石脑油、燃料油等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同时大幅压缩了地方炼厂进口燃料油提炼成品油的利润空间。由于地方炼油厂过去两年进口燃料油加工成品油只缴纳30%的消费税,本次明确按照100%征税,相当于增加100元/吨的成本,显然将打击地炼的生产意愿。在目前原油期货价格再次突破100美元/桶的背景下,出现油荒的可能性在增加。
由于中石化、中石油自产石脑油生产化工产品的部分按照新规定免征消费税,该项政策对于两公司构成利好。尽管石脑油免征消费税税额较低,中石化今年可望增加16亿元税前利润,中石油今年可望增加6亿元税前利润。利好主要体现在地方炼油厂相对中石化、中石油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消弱,两大国有石油公司对国内炼油市场的控制力得到加强,国内行业整合的进程有可能提前,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当然,国外石油公司也会看到这一机会,国内中海油、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也在觊觎地炼企业,行业整合并非只有一条路径。
我们认为本次政策调整再次反映出国家石油公司的强势地位。经过近4个月的调整,中石油、中石化的估值水平分别下降到2009年25倍、20倍。我们认为这样的估值水平在A股市场是合理的。目前投资者适于继续等待成品油定价和资源税改革、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办法改革等政策的出台。
对于使用燃料油的下游行业,由于消费税增加,这部分成本将上升约2.5%。在受到影响的非金属材料(特别是玻璃)、海运等行业中,玻璃、海运行业成本构成中燃料油各占40%,但海运行业可以选择全球加油,不利影响得以稀释;玻璃行业成本将因此上升1%。! 中国石化市盈率为什么只有8倍多

   确实只有8倍多,但在中国这个怪胎市场,投机比投资来的主流的多,低市盈率并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即使是5倍市盈率的股票在市场依旧跌跌不休,所以在中国谈市盈率那是非主流的行为,我们不要这么幼稚好不好!!! 为什么中国石化的股市估值这么低

   因为中石化是大盘股,如果没有大的行情涨幅都不会很大,所以大家都不怎么会去买这样的股票,关注的人少了自然价值就低了, 中石油和中石化估值怎么差距那么大

   你好,不是估值差距大,而是中石油和中石化自身市值和注册资本就有很大差距。 中石化混改是否致国有资产流失

   对国企的品牌、技术、市场地位等无形资产评估困难,中介机构不规范易导致国有资产低估,员工持股分配比例难以确定等等,各种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素的存在,让混合所有制改革尚处在酝酿阶段。
中国石化销售板块混合所有制改革迎来重要节点。中石化昨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已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增资协议。包括腾讯、海尔、中国人寿等在内的25家投资者,共计出资1070亿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中石化将持有销售公司70.01%的股权。
中石化与25家财团签署引资协议,意味着迄今国内规模最大的混合所有制经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去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今年7月,国资委首批推出六家央企进行国资改革试点。在地方国企方面,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市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本轮国企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进混合所有制。
此次中石化率先推出旗下优质资产的“混改”方案,在获得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引来怀疑的眼神。网上有舆论质疑,“混改”是否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央企是全体国民的共有财产,好好的企业为什么非要‘混改’,让少数财团、寡头瓜分我们的资产”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证明,国企、民企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顺应了改革的发展趋势,但从操作层面看,在混改过程中确实可能引发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要想避免国资流失,关键在于要做到定价合理。观察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可以发现,作为市场高度关注的上市公司,中石化的“账”是比较容易算明白的,其市场定价也是清晰明确的。中石化在内地有A股上市交易,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其市盈率约为10倍。中石化销售板块去年净利润约为210亿,按10倍市盈率计算,其销售公司资产估值约为2100亿左右。此前,各家机构对中石化销售板块给出的估值区间在2100亿-3000亿元。按照昨天中石化公告的股权认购情况,可以估算出其销售公司的实际股权作价约达3570亿元,高于之前市场预期的上限3000亿元。
对比市场定价,可知中石化优质资产没有被“贱卖”。但是,中石化的混改是否导致各路财团“分食”国有资产、从此坐享分红,并最终稀释了公众的利益具体分析中石化的投资者名单,其实可以得到更为积极的结论。销售业务虽然为中石化赚了大把利润,但离收益最大化还有很大差距。中石化销售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油品,然而国外成熟市场加油站的利润超过50%来自便利店及快餐等非油品业务。腾讯、中国人寿、海尔、大润发……中石化销售公司跨界混搭了许多行业的龙头公司。从这份名单可以看出,中石化“野心”不小,它想借助产业财团的力量拓展便利店、汽车服务、金融服务等非油品销售业务。各路财团通过“混改”分食中石化优质资产,其实并不是坏事。财团们在坐享分红的同时,只要能做大蛋糕,公众就能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中石化在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拿出旗下优质、透明的资产与社会分享,改革取得成功的把握较大。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各地虽然都举起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旗,但“雷声大雨点小”,罕有具体方案推出。对国企的品牌、技术、市场地位等无形资产评估困难,中介机构不规范易导致国有资产低估,员工持股分配比例难以确定等等,各种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因素的存在,让混合所有制改革尚处在酝酿阶段。对中石化“混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疑虑的减轻,并不意味着对各地国企未来的“混改”可以掉以轻心。社会各界必须始终保持警惕,维持反腐的高压态势,避免国有资产成为假借改革自肥者的美餐。 中国石化个股后期怎样走势

   下跌

下一篇:试剂股票
上一篇:股票刚开户可以交易吗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