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关注“双十一”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消费品品牌商维持推荐

2021-11-04 13:53:46

  (-6.81%)、新零售指数(-14.31%)。当前行业的PE/PS/PB 分别处于2010 年年初至今的1.1%/93.9%/92.9%百分位点,其中PE 明显处于低估值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多家公司由于盈利降至负值且持续未得到改善,加权平均后影响行业整体PE 水平。目前零售行业处于低配状态,未来有待增持。

  从政策角度看,13 日,商务部等24 部门印发《“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规划》释放了我国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政策信号。27 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其中,预期性目标为2025 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6 万亿元,较2020 年提升8.8 万亿,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7 亿,较2020 年提升5.2 万亿;预计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将在质量、规模、对外开放、拓展深度等方面长足发展,引领消费升级,满足线上线下生活新需求。

  从行业层面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6.4%,比2019 年同期增长7.2%,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积极恢复态势;9 月份单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4.4%,增速较前期提升。进入“金九银十”的秋冬旺季后,消费恢复再次提速,远超历史中枢。我们认为当前消费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较为积极乐观,随着我国疫情管控效果和疫苗普及的进一步推进,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稳步落地,国内经济正逐步恢复至前期增长轨迹,居民的消费信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活力稳健恢复,社消增速也将回归疫情前水平。

  从市场层面来看,消费品零售行业内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较去年有所提升,正逐渐脱离疫情影响,处于复苏恢复状态,但净利同比下跌,盈利能力还有待增强。展望四季度,线上渠道迎来“双十一”大促;线下门店一方面与电商平台形成全渠道营销,另一方面借助十一黄金周、十一月万圣节、十二月圣诞节、年底店庆等主题活动拉长战线,不断吸引消费者到店体验感受并达成消费,渠道商与品牌商均在此时间段内积极把握旺季机遇,冲刺全年销售总额的进一步增长。我们认为符合节假日庆祝宴请、礼赠需求的消费品(例如酒水饮料、黄金珠宝、化妆品),“双十一”热销品类(例如家电3C、化妆品、个护、服饰),以及对应的渠道商(例如电商、购百)等都有望迎来销售额规模的扩张;此外,考虑到十一假期后多地开始出现小范围的德尔塔变异病毒疫情反复,我们认为仍需保持对于基本民生行业(例如个护等日用品、超市渠道)投资机会的关注。

  风险提示:政策推行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防控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消费者信心不足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下一篇:“行动派”王伟:好业绩源于前瞻性思维
上一篇:特斯拉股价泡沫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