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备战北交所:抓紧研究精选层、参与打新、推出新产品

2021-10-30 16:06:07

  ,可能前10%的公司占一半以上的交易量和流动性。总体上我们非常看好北交所的未来,因为他专门针对中小微、专精特新的企业,把一些偏传统的、缺乏研发投入的企业屏蔽在外面。未来国内首创、进口替代、研发能力强的,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公司形成一个板块,一定受到投资者追捧,因为它们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北交所降低个人投资者门槛,或吸引潜在投资者进入,对板块的流动性有一定的支持。自精选层开板以来,虽然流动性远高于新三板其他层级,但与A股相比仍较低。目前精选层投资者准入资产标准为100万元,2020年新三板合格投资者数量为160.08万人。上交所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上的个人投资者有556.32万人。这意味着当北交所准入门槛下降至50万元后,潜在投资者近400万人。另外,从公司来看,66家精选层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但整体估值尚未达到创业板、科创板和整体A股的水平。因此,随着流动性的逐步提升,在北交所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较强的前提下,整个板块估值提升的空间较大,有望迎来重估。

  私募看北交所:给了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

  长期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9月初北交所设立以来,私募对北交所的关注不断加大。在私募看来,虽然北交所短期对资本市场来说影响有限,但北交所给了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长期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短期对资本市场影响有限

  但给了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

  私募认为,北交所的设立,最直接的获益方,无疑是中小成长企业。

  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直言,“北交所给了中小企业更多的选择,这是其意义所在”。他分析,北交所给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的企业,在研发端、技术和创新方面比较有特色的企业很好的机会。因为这类企业往往不能满足A股上市条件,现在北交所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市场。

  重阳投资分析,北交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有利于金融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最终更好助力共同富裕。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数量已达到1.45亿个,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是实体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然而,中小微企业融资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因而,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推动新三板市场改革,如今高层重视推动北交所设立,实现从股权交易市场到证券交易所的跃升。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分析,北交所的成立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的普惠性和包容性,为中小企业增添了直接融资的渠道,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北交所聚焦于中小企业,未来大概率将吸引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驻,为A股市场带来更多的投资标的,也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

  而9月北交所设立信息公布以来,新三板上市节奏明显加快,新股有效申购户数与认购倍数均出现明显增加,打新热情高涨。对此,市场有担忧北交所对A股流动性会造成扰动。

  不过,方磊认为新板“吸筹”或仅为短期扰动,无需过度担忧。从创业板和科创板开板前后的表现来看,新板开始前1-2周市场出现震荡走弱,但当新板开市后,A股整体将出现反弹。

  世诚投资也认为,北交所对A股市场总体流动性影响不会过于显著。市场对于优质资产的配置需求相对旺盛,如果有好的标的和投资机会,新的资金会持续涌入。

  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也分析,短期来看,因为目前新三板的交易量很小,北交所对A股的影响有限。但长期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中小成长企业选择循序渐进地从基础层、创新层、北交所成长,从产业的角度来看,这些中小成长企业对中国的关键技术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所有的大企业都是从小长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长期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而从北交所设立这一事件,重阳投资认为,进一步体现了政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表明发展资本市场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资本市场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表示,本次北交所的改革在发行制度、交易制度和上市公司监管制度等方面均已和科创板、创业板看齐,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北交所必定成为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三足鼎立的重要一极,并成功补齐我国资本市场的短板。这为广大中小成长企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也为多年前为痛失以互联网龙头为代表的高速成长企业的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希望,注入了活力。

  清和泉资本分析,从宏观影响来看,资本市场迎来新格局。一是时隔30年,再次成立全国性交易所,这代表着资本市场改革再下一城,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定位提升,政策扶持信号积极,A股长期慢牛有望持续。二是北京交易所的设立之后,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形成了错位发展和互联互通,将大幅夯实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并形成良好的资本生态环境。三是北京交易所的定位将大幅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和发展路径,长期来看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思考投资总经理岳志斌也指出,北交所是一个试验田,也是改革先行先试的地方,等待经验成熟以后,相信A股一定会去学习,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而且随着北交所市场的规范成熟,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以及上市审核的便利性,都会反过来促使A股沪深两市的证券投资。对A股来说,一些公司在北交所成长起来之后,就会吸引到A股投资者的目光和资金,对A股未来不管改革、资金链都会有不同的触动,甚至是更正向的一些改变。另外,随着北交所开户的数量和人数增加,它会越来越完善,当然也会有一部分资金分流。

  北交所落地将为私募带来更多机遇

  专精特新企业或将率先受益

  随着北交所开市的脚步渐行渐近,私募机构也积极参与其中。在投资机会方面,受访私募表示,北交所的设立将为私募带来更多机遇,有利于推动一些中早期项目的投资,同时退出通道也更加顺畅。北交所落地将会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带来发展红利,专精特新企业或将率先受益,十分看好相关投资机会。

  北交所落地将为私募带来更多机遇

  中早期项目的投资逻辑更清晰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指出,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决心,也为居民资产配置提供新的渠道,将持续吸引居民资产通过金融机构长期投入资本市场。由于个人投资者对新三板和北交所熟悉度较低,或大概率通过基金参与北交所投资机会,为私募基金市场扩容。此外,北交所聚焦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北交所落地将提升资本市场中中小市值、新兴产业的占比,或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中小市值和成长股的风险偏好。

  “对私募而言,我认为机遇很多。因为随着北交所的出现,有一些中早期项目终于可以进行投资了,而且投资的周期不一定比大项目慢,甚至可能会更快。从这个角度来说,私募就可以敢于向中早期投,这对私募的影响还是非常巨大的。此外还会带来一些资金往中早期去追,因为理论上有北交所以及新三板层层递进,这是能实现的。”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向记者表示。

  同样,思考投资总经理岳志斌也认为,北交所落地以后,对私募而言,特别是从15年就开始一直在新三板做投资的私募来说,很多投资项目未来都有了一个上市的通道,从而增加投资变现的机会。

  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指出,全国有数千万的中小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至今已超过13000家。作为基金管理人,我们的出发点是在众多的投资标的中选取能健康成长的企业,以合理的方式和有吸引力的估值进行投资,让基金分享企业由小变强的股权收益。

  在操作方面,曾昭雄进一步说道,“新三板发展至今,几经起落,所幸我们从来没有跟风炒作,而是踏踏实实地坚持成长型价值投资。我们希望能前瞻性地预见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据此物色能洞察趋势,战略得当、执行有力,且竞争力强、模式已经验证、经营已具规模的潜在龙头认真投资,重点投资。并不时针对行业发展态势、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方案等献计献策,助力企业发展。”

  世诚投资表示,设立北交所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信心,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将直接受益。如果市场对北交所的反应比较积极,首先也会对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产生映射,然后扩散。世诚投资会积极理解和把握背后投资逻辑发生的变化,但最核心的交易落脚点还将聚焦在优质的公司和具备吸引力的估值上。

  专精特新企业或将率先受益

  筛选标的会优先考虑估值与基本面

  由于北交所开市的脚步渐行渐近,精选层、专精特新等相关企业备受市场关注,但受消息的影响,相关概念板块波动加剧。

  对此,世诚投资分析,专精特新相关企业是政策层面积极扶持的对象,但在这个领域也不免存在很多滥竽充数的企业,所以更需要深刻的行业理解能力和紧密的企业跟踪能力。贴有这个标签的上市公司需要在技术延展性和业绩兑现力两方面有正面输出,但显然市场上部分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判断近期的波动可能也与三季报业绩情况有关。此类公司在经济波动过程中,有限的抗风险能力也将加大企业经营和股价方面的波动。

  张驰同样认为,专精特新、小巨人、颠覆性创新技术这类企业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某一个细分领域长期耕耘,并在该行业做到了全国第一,甚至全球前几位,但由于这类企业的市场体量不大,收入利润有限,所以受财务数据等方面的影响,这类企业的股价波动会比较大。

  就“专精特新”方向而言,世诚投资对其理解主要集中在机械、医药、电子等行业,且这些方向符合2021下半年科技成长方向的主赛道。不过世诚投资提示称,在看到机会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认识自身对于细分行业和企业经营的认知能力,从“正确性”的角度找到政策扶持力度最强的方向,挖掘拥有优秀企业管理和有竞争力的产品服务的这类公司。

  对于未来的投资机会,不少受访人士表示,要从估值与基本面两方面着手。方磊指出,从目前精选层挂牌企业的估值来看,是显著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当北交所落地后,市场的流动性或将有助于其估值修复。不过在进行投资时,估值只是决策参考的一个维度,投资更重要的是关注公司基本面中的信息,精选优质公司。长期来看,较优的收益风险比和超额收益更多的来自于公司自身基本面,而不是短期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是质地足够好的票,跌了就买,这样一定能赚钱。但这要基于对市场、行业、企业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在公司的选择上要挑那些真正有价值、被低估的好企业。”张驰表示。

  “随着整体的政策细则不断出台,市场不断发酵,首批精选层的火爆,都在酝酿着很好的投资机会。即便到了今天,精选层企业估值相较于A股仍有较大折扣,我们觉得是一个挺好的投资点。”鼎锋资产总经理李霖君说道。

  李霖君分析,随着北交所落地,率先受益的板块肯定是代表中国未来经济方向的行业和板块,比如,第一,新能源、风光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第二,生物医药,尤其是有原始研发能力的生物医药类公司;第三,北交所的定位是专精特新,尤其是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的企业,比如基础材料的研发,半导体材料、以及各种新型材料。此外,目前从北交所现有的精选层标的来看,普遍估值比A股同行业的公司要便宜40%、50%,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清和泉资本表示,会重点关注三个方向:一是随着北交所的制度不断落地,融资、交易和服务方面将直接利好相关金融结构的发展,投行能力强、中小企业储备多和服务能力强的券商将得以发展。二是精选层挂牌的企业平移至北京交易所,66家公司将受到市场一定的追捧,优质的公司有望部分重估。三是随着北京交易所的改革深入,未来有望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的企业,这是未来长期的投资方向之一。

下一篇:炒股应用
上一篇:中国海诚股票最新消息,众业达股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