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振邦:遇上“价平量减”的离场部署剖析
今次继续分享对「价平量减」的价量关系之看法,来到看第三种股价表现,就是股价已累积一定升幅,才出现「价平量减」。股价若要保持一段日子的升势,必须有足够的上升动力,于是买盘的成交量,在普遍的时间多于卖盘的,方能成事。对投资者来说,买入一只股份最直接的目的,是要图利,即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结果,也就是说买入股份的动机,就是看好股价未来表现。因此,简单的理解是当投资者买入股份时,伴随着预期股价将要上扬的想法。
随着一只股份的价格节节上升,若仍见买盘出现,投资者就是带着上述的想法,但也不能漠视早前已进场的投资者,眼看持股已累积一定回报率之时,例如是10%或20%,甚至可达40%或以上,想法或会产生变化,对于股价能否续升开始抱有怀疑态度,因而萌生离场的念头。由此可见原本买盘多于卖盘的格局,成为股价上扬动力,继而越来越多早前已进场的投资者,产生沽货的想法时,买盘的成交量未必能消化卖盘的,便会形势好淡争持的局面,股价就由「价平」转为「价平」。
逻辑上股价上扬与买盘成交量渐见形成反向关系,皆因当股价由例如一个月或三个月的低位上升10%或20%之时,或许仍有不少人认为股价还有上升空间;但若累积升幅到40%至50%时,依然看好后市的人理应会减少,毕竟高价进场所冒的风险要比在低价时显著为大,故此在高价时见「量减」较「量升」出现的机会亦相对较大。在普遍投资者对一只价格已累积一定升幅股份想法上产生转变时,「价平量减」的格局就会出现。相信大家也明白股价于高处横行,而成交量渐见减少,短期股价下跌机会大,对于已持货的投资者,属于沽货时机。
当然,对于买入股份作中长线投资人士,遇上技术走势偏淡,不应是急于部署离场,反而应从基本因素分析是否仍有持股的理由。以2020年7月中处于2.30元水平的主要从事体育用品设计、开发、制造及市场推广的特步国际(01368) 为例,至2021年3月25日收报4.53元,不足八个半月累升近九成七。于3月25日至4月1日共六个交易日,收市价介乎4.53至4.66元,相距不足2.90%,配合当时成交量由约3,437万股减至642万股,减幅逾八成一,已是「价平量减」形态,按上述操作原理,属沽货离场时机。
留意于2021年3月18日中午公布2020全年业绩,每股盈利折合为0.2483港元,相对3月25日收报4.53元,市盈率为18.24倍,当时行业平均市盈率为28.64倍,较18.24倍高逾五成七,加上市值较大三只体育股安踏体育 (02020)、李宁(02331) 和滔博 (06110) 分别市盈率为52.70、59.98和20.57倍,均高于特步的,证明当时值得继续持股,结果截至6月18日收报13.16元 (撰文当日),不足三个月又较4.53元高出1.91倍,较2.30元更高出4.72倍。那时行业平均市盈率为46.94倍,特步为51.69倍,已高于平均值,反映止盈离场的诱因为大。
接近三个半月发布19篇关于「价量关系」的技术分析讨论,相信已为大家带来充份理解相关分析技巧,下回进入技术指标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