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无人驾驶代运营服务模式西井科技助力中远海运港口运营

2021-10-12 16:19:49

  阿布扎比码头是中远海运港口在中东地区运营的第一个项目,也是中远海运第一个海外绿地项目,是中阿港口航运业落实两国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成果。

  在香港上市的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港口运营商,其码头组合遍布中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以及东南亚、中东、欧洲、南美洲和地中海等。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36个港口运营及管理357个泊位,其中210个为集装箱泊位,现年处理能力达约1.18亿标准箱。

  据悉,哈利法港正在加快数智化变革,以期在世界一流港口的激烈角逐中胜出,建造国际领先的绿色物流枢纽港,并形成传统码头智慧改造的样板典范。

  业内人士指出,智慧化、无人化是当前全球港口发展趋势,但由于新建自动化码头成本高昂、选址受限,全球已建成使用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量仍然较少。这其中,原因包括传统码头改造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能耗高;港口运营商角色不同,需求复杂;改造技术标准尚未统一,码头运输及堆场系统衔接存在技术难点等。如建设年吞吐量200万TEU的中型半自动化码头,一般需要投入10亿元以上,投资大、启动难已成为传统港口自动化转型的核心痛点。

  作为第一个进入港口的AI企业,西井科技敏锐地观察到传统港口转型的实际痛点,西井科技COO章嵘表示:“对港口而言,引进任何智慧升级产品都涉及与整个码头基础设施的配合,如果引进无人驾驶产品,可能导致港口一段时间内无法作业,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亏损,很多港口可能有数字升级的想法,却受限于转型所需的资本及运营压力。”

  商业化代运营新模式助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2020年下半年,西井科技的第一个无人车商业化代运营项目完成签约,正式落地中远海运港口阿布扎比码头。

  2021年3月底,6辆西井科技Q-Truck新能源无人驾驶集卡抵达阿布扎比哈利法港。西井科技派出精干工程师团队逆行海外,进行现场部署调试。

  经受住当地每日平均40摄氏度以上高温等系列挑战,目前Q-Truck无人驾驶车队已参与码头实船作业。Q-Truck搭载多套工业级传感器,具备超高精度的定位及识别功能,无需码头进行复杂的大规模基建改造,便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

  车队采用“打车”式经营方式,系统分析在线订单后,自主指派最优路线的Q-Truck进行作业,按照集装箱搬运数量计算费用。西井科技的这一商业模式在产品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了最优线上连接,用C端化的运营模式为港口和码头数智化升级提供了全新选择。

  这一模式能顺利运行,得益于西井科技创立以来一直深耕港口实际场景,通过实际运营经验的不断优化迭代,可接替那些从事时间长、高强度的高危驾驶工作,为用户提供了真正能降本增效的无人驾驶产品与配套系统。

  分析人士认为,AI企业以人工智能赋能用户敏捷启动,让用户在传统港口转型前期大幅降低采购资金,可以有效解决智慧升级“启动周期长”的核心痛点,并可通过AI及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服务化、服务金融化的创新商业闭环。用AI产品服务化(AIaaS),来帮助无人化运营轻启动,这种以数字化能力和创新驱动力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助力传统产业链现代化,从而提高实体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西井科技充分发挥AI与场景应用优势,通过技术实力和商业策略并进的方式,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全新思路。

  中国AI力量领跑全球港口智慧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西井科技Q-Truck无人驾驶集卡车队落地哈利法港、助力哈利法港的数智化转型,也赢得了当地及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

  阿布扎比港港口群负责人赛义夫·马兹鲁伊(Saif Al Mazroue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井科技Q-Truck无人驾驶集卡采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纯电动技术,这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益和环境效益,进一步强化了哈利法港在中东海上运输的领先优势,是创新科技助力港口物流行业升级的一大典范。”

  港口数智化发展水平被视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无人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疫情则使这一转型需求更为迫切。业内人士指出,西井科技Q-Truck无人车商业化代运营模式,不仅帮助码头以无人化、零接触的方式运营,减少人群感染风险、确保港口正常作业,从长期来看,更具有快速实现降本增效、提升安全性、绿色环保等多重优势,商业潜力和商业价值巨大。

  西井科技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探索无人集卡场景应用,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无人车商业化代运营模式,以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助力传统行业数智化转型,贡献中国企业智慧力量。

下一篇:日本股市遭遇“岸田冲击”市场缘何未能得到提振?
上一篇:北交所新三板中签规则 具体内容有哪些?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