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打新融资破发损失

2021-09-22 01:07:34

  港股打新需要什么费用

  港股新股交易成本

  总费用= 港股新股认购费用+融资利息费用+股票买卖费用

  以华盛资本证券为例,通过港股账户打新,自有资金每次打新无论中签与否,收费50港币。

  中签费用将在认购中签时扣取1%。

  认购手续费:50港币。 无论是否中签,均需缴纳。

  中签费用:如中签,需收取1.0077%的费用。

  港股交易费用是股票买卖时候产生的费用,买进和卖出都要收取,双向收费。

  一般传统券商与银行是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一,互联网券商是万分之五。

  港股打新如何做到比较稳的年化收益率

  港股打新经验技巧,如何做到稳定年化率收益

  在港交所改革IPO上市制度之后,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IPO融资中心。

  比如近期上市的研发管理丰富、产品实现或接近商业化的医药医疗企业最为受到资金青睐,如沛嘉医疗-B(、康方生物-B(09926.HK)、欧康维视生物-B(0147.HK)等,均取投资者得超额认购,上市均有相当不错的涨幅收益。

  

2020医药医疗新股数据

  一、从以上今年医药医疗新股上市数据来看:

  1、上市11只新股只有1只上市首日破发,破发率9.1%。

  2、10只新股首日上涨,首日上市上涨率90.9%。

  3、其中涨幅超过100%两只新股占比20%、涨幅50%左右及以上的也有6只新股,占比在50%以上。

  4、选择医药医疗行业打新收益占比在90%的稳定性,并且一半机会在收益50%以上。

  还有一个行业也是机构等投资者资金追捧的,那就是地产建筑业,楼市一直是投资者喜欢的领域在股市也一样,看一下今年上市新股数据分析。

  近期上市的金融街(01502.HK)、建业新生活(09983.HK)等,上市涨幅都有相当不错的表现,中签率也有20%左右。

  

2020地产物业新股数据

  二、从以上今年地产物业建筑服务行业上市新股数据表现来看:

  1、上市16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有6只其中4只均有不错涨幅卖出收益的机会,破发2、率37.5%,如果不算其中4只就才12.5%。

  3、10只新股上涨、首日上市上涨率62.5%。如果算上其盘中都有不错涨幅卖出机会的4只新股上涨率高达87%。

  4、并且涨幅200%的有2只、涨幅超100%的有3只、涨幅超50%也有5只。比起医药医疗或许破发率高了一点,如果盘中把握好卖点,收益率也在87%。

  5、从收益率稳定性这两个行业都是打新不错的选择。

  三、总结积累的港股打新经验年化收益率在18%左右。主要分几点:

  1、制定打新计划

  比如选择破发率低于20%的行业。

  2、分析行业数据

  统计今年或者去年上市新股做行业数据分析,比如上面所分析的医药医疗、地产物业建筑服务。

  3、选择自己适合了解的板块

  比如:上面选的医药医疗、地产物业建筑服务板块。

  4、坚守交易原则(制定自己盈利收益目标、止损百分比)

  比如,开盘涨幅未超过20%,盈利目标设置10%以上便可卖出,开盘涨幅超20%,未超过40%,盈利目标设置30%以上便可卖出。以此内推这样的盈利目标,止损就比较简单了根据自己能接受的心理亏损百分比,保守型设置10%,能承担风险型设置20%。

  5、选择适合自己打新方式的券商

  打新券商其中的一家选择艾德证券适合的理由,从自己打新方式来分析,比如我是多券商一手打新、艾德证券打新0认购费,降低打新成本不中签也没什么亏损 ,也支持暗盘交易满足提前止盈止损。

  比如最近上市企业同时招股,资金不多如何分配,是选择艾德证券一手融的理由当然这个就要很大的运气才能中签了,不中签资金回笼T+0又可以打新别的新股这也是说艾德证券适合我的原因。

  港股打新融资认购后如果撤单扣除的认购费和利息还要收吗

  跟我打新的话,如果融资后也是可以撤单的,如果没有认购的话,你可以继续去买罐挂单,还有很多类。

  港股打新有风险吗

  港股融资打新需谨慎!港股融资打新需谨慎!港股融资打新需谨慎!

  看到网上有人晒出融资打新众安的教训:

  
 

  港股新股是偏向散户,基本让散户都能中一手,如图所示,所有申购100股的都可以中100股

  申购4000股的,是100%可以中1手,另外有70%概率再中100股(1907/2723=70%)

  申购30000股的,是100%可以中300股,然后有30%概率再中100股(691/2303=30%)

  
 

  所以港股打新放点小资金选择一些熟悉的热门股赚点零花钱看起来还是不错的~

  
 

  另外看到一篇云锋金融的文章,讲了些打新选股的建议,也可以参考下~

  港股打新今年稳赚60% 五分钟教你正确姿势

  编者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投资本身绝对不是容易的事,不然怎么会有80%的人都在亏钱然而只要投资者肯花时间,还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些有意思的操作思路。如果实在没时间,花上五分钟看看这篇打新说明书,或许也能学到更多有意思的操作。

  东边不亮西边亮

  新股是投资者接触上市公司的第一步。近期数据看,A股新股必赚的惯例依旧,但新股中签率只介乎0.014%至0.029%之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有说法中国夫妇生双胞胎的概率是1.1%,生三胞胎概率是0.0126%——换言之A股中签难度大概介乎于生三胞胎和双胞胎之间。当然孩子十个月只能生一次,新股一年可以打数十上百次,命中率相对会高一点。

  A股难中,一河之隔的港股又如何

  在分享策略之前,先花1分钟了解港股打新的机制和模式:

  上市实行注册制,公司满足上市条件,通过港交所对于财务以及运营的提问后,只要不出什么篓子,基本都能够顺利在挂牌。

  与此同时,上市也没有市盈率限制。只要有投资者买单,理论上招股价可以高到天际。比如美图秀秀的母公司美图()是通过满足市值和收入要求申请,所以即使亏损也能上市,市盈率根本无法估算。

  相反,内地IPO有最高23倍市盈率的限制,企业盈利强如腾讯或阿里巴巴,回到A股也只能以23倍招股。

  有得必有失,上市更容易和开放,从投资角度就没A股那么简单粗暴了。一个不小心公司定价过高,开盘后低开下跌十分普遍。

  综合沪深和港股上市制度的影响,各有优劣:

  
 

  
 

  新股乱打一通:

  看似能盈利,实操水分多

  截至7月27日,今年公开市场一共有76只新股供投资者认购。按照1%的认购成本(认购成功才会收取),首日亏损的有29只,盈利的有48只。最高盈利翻了1.5倍,最大亏损下跌了28%。

  亮点是中签率,最低也有15%,并且有相当部分的是100%中签。当然这里指的是中最少1手。

  
 

  假如读者每只新股都认购,正回报概率只有61%,考虑操作上可能会出现的人为损失,命中率并不算吸引。平均回报16.5%虽然看起来不错,但现实会因为中签率不同而影响实际回报。举个例子,如果剔除回报高达173.97%美高域(1.23, -0.01, -0.81%)和158.33%椰丰集团(0.305, -0.01, -1.61%)两家中签率不到100%的新股,平均回报扣除成本后就会大幅下跌至约11.2%。

  找对姿势,两招降服新股

  认真研读新股的短线收益,影响回报主要有三个因素:

  部分创业板股份因为认购人数火爆极难中签

  中大型股有相当部分是银行等大型金融股,短线表现一般

  没有涨跌停牌限制,部分新股大起大落

  对症下药,想要使港股打新的回报能够更加平滑(回撤较低),同时提升命中率(正回报概率),可以从打新标的筛选以及打新操作两个方面来实现。

  策略一:剔除创业板和集资额大于6亿港币的新股

  既然创业板和中大盘股对回报不友好,打不过还躲不过

  创业板的股份十分容易筛选,凡是看到四位数代码并且“8”字开头的公司就是创业板上市。

  中大盘股没有明确的定义,市场惯常的做法是观察上市公司的净集资额(集资额减上市费用),一般而言都会在数百页的招股书中列明。然而考虑到部分散户可能一年看不到五十页书(朋友圈小文和孩子成绩单除外),所以我们利用几乎所有看盘软件都能够轻易找到的最大集资额来界定。虽然牺牲了部分专业性但节省了投资者查找资料的时间,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如果集资额超过6亿港币的上市公司,请直接剔走。

  
 

  进行了这一简单动作,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筛选后的操作次数从76次大幅减少到29次(操作频率降低),平均回报从16.5%直接翻倍到31%(回报更加稳定),正回报概率也提升了接近8个百分点至68.97%(盈利曲线更加平滑)。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用更少的时间操作,组合的参数却优化不少。

  策略二:新股高开,以开盘价止盈;如果低开,反弹到成本价离场;假如一直不反弹,以当天收盘价止损。

  对新股筛选后,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命中率,还可以在操作上入手。

  A股新股连续涨停后股价回落往往需要数个甚至十几个交易日,新股并且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因此经常会在一个交易日就完成了上涨下跌的动作。

  如果不介意稍微压缩平均回报率,那么“赚钱就跑”的操作原则使回报更加平滑。具体实现形式就是一开盘的时候,如果是赚钱的单子,那么马上就止盈;如果一开盘就亏钱,那么挂一个成本价高一点(招股价外加1%手续费)止盈就可以去打麻将了;如果一直到临近收盘都没能平仓(价格一直在挂单

  以下),按照收盘价止损离场。这个操作比单独的策略一要花费多大约5分钟看盘时间,但效果非常明显

  
 

  增加了主动操作的打新策略平均回报从31%降低到23%,但正回报概率(不亏损)提升至82.76%!这意味着本金保护程度相当的高。

  要知道,在所有的投资策略中,超过70%正回报概率都是非常罕见的。

  赚个买菜钱!

  一辈子不中双色球的刘阿姨一万赚六千

  有趣的是,即使按照最“倒霉”的场景模拟2017年港股打新回报,意思是只统计必中最少1手的新股和中签后但结果亏损的新股,结果也能让人惊喜。

  我们不妨假设一位读者刘阿姨是一位好事永远没遇上,坏事一个不差的保守派。按照策略执行,在每次只抽1手,本金为1万港币的前提下,剔除交易成本后半年多时间居然还赚了5993港币!

  最倒霉的背景假设下,买菜钱成功到手!如果大家运气没那么差,按正常中签概率,同样的一万成本和每次买一手,今年以来已经成功实现翻倍,回报高达132%。

  港股老油条,炒房炒无聊的大款

  几千港币或许还不够大款的读者吃一顿饭,大资金自然用VIP通道。

  港股上市规则中除了公开发售之外,还有国际配售渠道。以开盘就涨了50%的中国升海食品(2.57, -0.05, -1.91%)控股为例,发行的2.5亿股中,有90%是分配给国际配售,只有10%是分配给公开发售。以招股价0.84估算,1.89亿港币是留给专业投资者和机构,散户只有0.21亿的份额。

  
 

  来源:招股书

  港股还有一个调整机制,意思是如果散户认购金额太多,那么国际配售部分配额就要回拨到公开发售通道,一般最多是50%。即使如此,国际配售部分参与竞争的投资者相对普通散户而言还是要少上许多。所以获得更大比例甚至100%全额配售并非不可能。

  
 

  来源:招股书

  因此假如投资者资金较大,除了公开发售的渠道之外,还可以跟所在券商连续申请通过国际配售进行投单。如果再申请券商孖展打新的额度打新,中签率较普通的散户往往会更高,投资回报自然更加丰厚。我是不会告诉你有相当部分投资者和私募基金就是靠打新实现财务自由的。

  总结

  港股打新是笔者最愿意推荐客户尝试操作的策略之一。花费非常少,持仓时间短,输赢结果一目了然。对于非专业投资者和刚接触港股的读者认识港股非常有帮助。

  有趣的是,笔者曾经统计2013至今的所有打新策略模拟回报,按照上述筛选和操作的策略思路,居然还有贯穿牛熊的功能,收益非常不错。原因有两个:熊市的时候公司上市相对较少,即使硬着头皮上,招股价也订的比较保守;另一方面,打新策略是一个纯粹的短线操作,回报更看重的是上市公司当时热度而并非整体市场环境,因此第一天就平仓,后面股价怎么走和大家就没多大关系了。

  
 

  没有男人是完美的,打新策略自然也有弊端。即使已经剔除创业板,新股股价波动相对还是较大。如果首日股价大幅度下跌(虽然近几年都没有出现过),投资者也会承受较大损失。同时筛选后的企业流通盘有限,如果只集资一个亿甚至几千万,读者认购超过20%股份就会有缺乏对手盘风险,因此策略资金容量一般也就千万级别。

  虽然打新策略有种种缺陷,但不影响它成为一个值博率相对高的策略。如果读者能结合另外两讲的投资思路,分散资金到不同策略组合中,还能够进一步降低系统性风险。更重要的是,打新策略每年有数十个操作机会,有兴趣读者可以拿着小本子把要点抄下来,可以有非常多的案例观察策略可行性再考虑尝试,这本身也是一个有趣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港股打新融资怎么还

  港股打新的融资也是可以的,很多的港股融资的时候都是有很多的机关有事可以融资。

  港股打新时融资打新是啥意思呢

  港股打新时融资打新是啥意思。就是在证券公司打新股时,借融资公司的钱打新股。

下一篇:深交所上市是a股吗,a股是指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
上一篇:葛兰维移动平均线八法则,八大移动平均线法则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