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ipo被否玻璃
什么是IPO被否?
IPO的相应英文解释:IPO is an acronym for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t is the first sale of a corporations common shares to public investors. The main purpose of an IPO is to raise capital for the corporation.
IPO由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拼而成,可翻译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指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出售给公众,通常为“普通股”。
“上会”是指新股发行上市之前,都要经过证监会下属的“证券发行审核委员会”讨论研究新股发行申请以及相关的申报材料,以确定其是否复合上市条件。
公司申请上会,没有申请成功就是IPO被否
IPO被否一般都是什么原因
IPO被否基本上都是企业股东架构、股东身份背景、以及辅导机构不够得力才导致的。至于材料造假之类的就很难被查出来的,而且大部分都属于真是内容,而且都是由资金进行包装过的,能够被认可才会递交的。
ipo被否原因有哪些
问自己
三年上市梦碎!“好声音”灿星文化IPO被否,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在2021年2月3日创业板2021年第9次审议会议上,灿星文化IPO申请遭到否决,本次灿星文化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4,26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灿星文化此次IPO拟募集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补充综艺节目制作营运项目资金。
招牌节目《中国好声音》每况愈下致营收不断下滑
看完灿星文化的招股书等IPO相关资料,不得不感慨一句,灿星文化这是上市错过了好时机。
如今的《好声音》,已经不复当年万人空巷的盛况,但灿星文化的主打项目依然是它。
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中国新歌声》、《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制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3%、32.96%及26.67%,其中《中国好声音》的相关收入每一年都在下滑,比起高峰时2016年的10亿元,到了2019年只剩下4.62亿元,下滑超过50%。
灿星文化近年来也一直在力图摆脱过于依赖《中国好声音》的境况,但是无一款节目能达到《中国好声音》当初的盛况,这也导致《中国好声音》尽管已经大不如前,但仍是灿星文化的“扛把子”节目。
根据招股书财报数据,2017年灿星文化净利润为4.55亿元,而2020年二季度灿星文化的利润仅为5944万元,其利润下滑趋势明显。
上市委在昨天的会上问了灿星文化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灿星有限成立至红筹架构搭建期间,贺斌等4名中国公民根据美国新闻集团安排持有灿星有限股权,灿星有限经营范围包括当时有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禁止外商投资的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和文化(含演出)经纪业务。请发行人代表说明,上述安排是否存在规避相关外商投资规定的情形,相关风险是否已充分披露。
灿星文化在招股书中未提及此事,但这件事对其ipo失利的影响未必比利润下滑趋势小。
根据【天眼查】消息,灿星文化成立于2006年3月24日,由自然人贺斌、盘斌共出资300万元,各占50%股份;2009年2月,盘斌、贺斌与自然人龚牧龙、马天宁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盘斌将其所持有的灿星有限 50%股权作价人民币 1 元转让给龚牧龙;而贺斌则将其所持有的灿星有限45%股权仅作价人民币 1 元转让给龚牧龙;同时,贺斌将其所持有的灿星有限剩余的5%股权作价人民币 1 元转让给马天宁。
不仅如此,除了股权变动,公司董事也在频繁改变,这也是被否的原因之一。
IPO和公司上市有什么区别
IPO和公司上市的区别:
IPO是公司上市方式的一种,这个首发上市;上市方式除了IPO,还包括借壳上市等。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通俗的讲是新股上市,就是公司的股份可以在市场自由流通。
最新ipo排队企业有哪些 ipo待上市企业名单
8个月左右是正常的 我们做过的最快一个上市的项目 从报证监会到拿到批文6个月 排队时间的影响因素很多 第一是报会的时间 很多企业赶在每年的一季度底报会 这个时候就扎堆的多 审得相对慢 当然 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本身的资质 是否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报会以后审核员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 如果问题比较多或比较复杂 那回复的时间或者次数就长 期间做的工作就多 整个的时间就拖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