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净利率高好还低好,市盈率多少才合理
1:股票的净利润率是高好还是低好
净利润高的股票意味着该公司比较赚钱,投资价值也就更高一些。
2:股票的净资产高了好还是低了好
首先谈一下市场基本面。
由于经济活动受到政治、自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自身呈现景气与
衰退的周期性变化节律,股市波动更是将这些影响提前并且放大,从而表现为阶段性的上涨和下跌,被称为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股市中长期波动明显受到国家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如利率、税收等影响,而能够影响股市中短期波动的因素则更多。所以对于一个股票投资者保持对宏观基本面的关心是必要的。
当然要普通投资者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基本面是非常困难的,多年的实践表明把握市场基本面的要点在于紧紧抓住市场的热门话题、热点板块。
例如,2000年初的科技网络热,几乎所有的市场人士都参与进来,科技网络股价直线上扬,然而普通投资者却大多在行情的尾声中才下定决心杀进去,惨遭套牢,并且在国际化的网络泡沫破灭的现实中仍是痴心不改一路持有或补仓,损失之大令人叹息。到了2001年中期,著名的科技股0938清华紫光每股收益仅0.003元,处于亏损的边缘,这些科技股的忠实信徒竟然还说是主力故意打压——可见思维的惰性和惯性害人有多深!
相反200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景气回升,加上对年底加入WTO的预期,主力资金逐步介入地产、港口、纺织类股票,使此类股票走上了明显的上升通道,并且在大盘暴跌中逆势上行——可惜大多数投资者再一次扮演了“不知不觉”的脚色,悲剧必将再一次上演!
为了方便读者准确把握整个股票市场,我们这里对中国股市和近年来主力板块炒做动向作一个全景式的描述。
目前我国股市的二级市场上流通的A股有1000多家,这些上市公司良莠不齐,各有千秋。我们首先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其一一归类。
一、根据行业进行分类:
例如,依据我国上市公司最新行业分类指引办法,将上市公司共分成13个较大的门类: 1、农、林、牧、渔业;2、采掘业;3、制造业;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业;7、信息技术业;8、批发和零售贸易;9、金融、保险业;10、房地产业;11、社会服务业;12、传播与文化产业;13、综合类;
再从我国宏观调控经济的政策面上判断出经济政策上扶持和发展的行业,由于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持,这些行业往往享受多种经济政策上的优惠措施。由于国家这个大型机器的运作,势必牵引该行业经济指数的迅猛增长。因此,对该行业内具有生产垄断性的企业将是最直接的受惠者,未来业绩的高成长性也将有很好的预期。
比如自1998年以来,我国推出的科技兴国战略计划的实施,从而引起我国股市二级市场上高科技概念的诞生,使得高科技板块类个股演绎了轰轰烈烈的两年大牛市行情;1998年—2000年间高科技板块中可谓黑马奔腾,比如:0035中科键、0063中兴通讯;0682东方电子、0839中信国安;600100清华同方;600076青鸟华光等个股。1999年初,为了实现扩大国内经济需求,从而拉动和实现国民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国家采取了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这种以点带面的方针策略,因此,也促使不少基础设施类个股和与基础设施类休戚相关的个股比如0425徐工股份、0429粤高速、0680山推股份,以及0608阳光股份等黑马脱颖而出。
洞察国家经济政策重点支持和倾斜的行业,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并且关注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给该行业及该行业上下游关联企业所造成的商机,将是投资者提高操盘水平的一项重点内容。
比如2000年度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而促进原油开采类企业和石油开采设施生产类企业直接受益,最终导致该类上市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上走势异常坚挺。比如说0956中原油气、0406石油大明以及石油开采设施生产类企业0852江钻股份等。相反,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造成其下游企业——石油化工类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进一步缩小了该行业的赢利空间,因而600871仪征化纤、600688上海石化2001年中报预警、预亏。不少投资者却将以上两类公司混为一谈,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二、根据业绩进行分类:
1.绩优类上市公司:此类上市公司,要么行业独特,要么在行业内具有大规模市场份额或垄断优势,每年保持高额盈利,但由于市场上追逐热点的羊群效应的出现,这些白马股由于大势低迷或者不符合市场上所谓的高科技概念、资产重组概念等亮点,往往会被市场主力所忽略和遗弃,造成股价严重低估,长期在低位徘徊。这类个股就象埋没在沙滩中的金子等待开采一样急需一个正确合理的市场定位。
例如1996年发动的由绩优股为点火品种的大牛市行情。该行情由于绩优股的价值性回归到逐渐演变为投机成份历时二年,如:0001深发展;0539粤电力;0541佛山照明;600839四川长虹;600690青岛海尔;600718东大阿派等都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行情。
2.成长类上市公司:这类公司,单从表面上看业绩平平,貌不惊人,但是随着公司募集、配股资金或增发资金逐步到位和渐渐投放市场,产生效益。对公司未来的赢利能力将产生很大的改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对于这些具有新增利润增长点类的上市公司所募资金的投向行业及发展前景,必须作出细致入微的调研报告,并对资金投入的大小及产生赢利的大小有一个较为客观的预期,以便对这类企业在二级市场上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比如:1998年的0682东方电子和0730环保股份;1996年的0539粤电力、0055深方大;600621上海金陵等高长性的企业,公司收益与企业股本同步扩张都为中长线投资者赢来了丰厚的回报!
也有的企业,存在很多隐性资产,而不被普通投资者所重视,等有一天,这些隐性资产由于某种原因而兑现时,也必将反映到股价上。(例如:1995年时的0023深天地,储备了一块很具备升值潜力的地皮;在1997年将该地皮转手销售,获得巨额非经营性收入,从而反映到股价上,该股从7元左右上升到28元附近......)
3.绩差类上市公司:这类公司由于历史包袱或者行业、经营方法、规模较小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导致公司连年出现亏损,赢利水平一年不如一年。这些上市企业由于基本面较差,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票里成为人人惟恐避之不及的垃圾。正因为该类股票臭名昭著,所以价格才非常低迷。然而低廉的股价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投资机会。穷则思变,变则通,对于这类上市企业,如果不想退出市场的话,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资产兼并与重组,促使企业提高赢利水平摆脱困窘,出现新的转机。这也是真正的大黑马出没的板块.......
例如:过去的0409华立高科,后来由于四通集团的入驻又更名为四通高科;0525宁天龙与红太阳的重组;0403宜春工程与三九制药的重组;0402重庆华亚与金融街的重组;最经典的如0583川长征与托谱软件的重组…….等众多成功案例。这些过去人人见之掩鼻侧目的垃圾股经过资产重组后摇身一变挤身为高价贵族股行列!2001年的600831ST黄河科、0416ST国货等T族个股更是在大盘暴跌中逆市而上价位直逼绩优蓝筹股。
对于绩差类上市公司,一定要重视对该类企业重组的难度和需要重组的力度以及企业债务负担等基本情况进行详实的分析、调研,应充分估计到该企业一旦资产重组计划流产而带来的巨大风险。
三、根据上市公司所处的地域性进行划分。
过去的划分方法通常为海南板块(琼);湖北板块(鄂);四川板块(川);河南板块(豫);山东板块(鲁);湖南板块(湘);江浙板块;深、沪本地板块板块以及埔东板块等。这些所处地域不同的板块,也常常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计划部署的不同,往往带来无限的商业生机。
比如1991年的时候,党中央提出的浦东大开发以及制定浦东大开发的产业优惠政策,中国股市上精明的战略投资者们适时地抛出了浦东概念这一时髦的新名词,从此浦东的两桥一嘴(外高桥、浦东金桥,陆家嘴)青云直上。而海南板块的股票则是因为在早年房地产热、旅游热中留下了大量的泡沫,以致于公司的基本面大多都不是很好,所以才给后市的海南板块炒作重组题材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想象。这些种种因素,才造成了后来的穷(琼)凶极恶(鄂);川凶豫勇;鲁猛湘悍;江浙绵软的说法……
从2000年起,由于我国开发西部战略计划的实施,反映在股市上,对地域性板块进行了重新的归类和划分。目前通常比较明显的分类为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西部概念、少数民族概念及边疆概念股。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战略计划部署下,西部概念及边疆概念类个股一匹匹黑马脱颖而出。如:600737新疆屯河、600645望春花、600165宁夏恒力、0552甘长风;0557银广厦等个股都走上了漫漫牛途。
而上海本地小盘股和深圳本地股也由于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的积极财政支持政策,每年总会产生一波不错的中级行情。2001年下半年以浦东板块为代表的上海地产股成为大势下跌行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根据上市股本大小可分为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
根据其股本结构的特殊性又可划分为权重股(比如600000浦发银行、600028中国石化、0618吉林化工、600019宝钢股份;0001深发展;600839四川长虹)。三无概念股(600651飞乐音响、600652爱使股份、600653华晨集团、600601方正科技等)。市场上还习惯于根据其上市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新股、次新股等……
五、利用重大的政治事件炒作的题材股。
比如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的澳门回归,2001年申奥都造成了相关板块的炒作热潮。
依据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将二级市场上的1000多只流通A股进行分门别类管理,这样就为我们捕捉热点板块和龙头个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正如前文我们指出的市场主力就游移在各大板块与题材之中。比如在2000年度操作中,市场主力在科技网络板块和资产重组板块分别建仓。在年初的时间段里,利用当时的市场热点拉升科技网络类个股,并在当时的市场冰点---资产重组类个股上悄悄建仓。到2000年8月份以后利用从前期网络股上撤退的资金回头拉抬资产重组类个股。2001年上半年主力大炒以烟台万华为代表的新股,下半年则转战地产、港口、基建类个股。有效地利用拉抬资金,更好的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率,每年都能做两波较大的行情。缺少综观全局能力的中小散户疲于奔命总是慢了半拍,一年到头伤痕累累。
资金面较小的机构,基本每年控盘操作一只独立走势的长线牛股。
非主力资金介入的品种往往归于沉寂,处于漫漫跌势之中。
我们在全面分析了宏观市场情况之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要想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必须抓住热门板块的热点品种进行中短
线套利 操作。如果不能判断主力资金动向,要想在股市中获利简直是不可能的。
对于热点板块中具体的上市公司,我们尽量选择流通盘较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重点关注。例如,近期的地产股行情,上海本地地产股显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又以600663陆家嘴、600823世茂股份、600639浦东金桥最为强劲,理应作为首选品种。
结论:中线选股一定要在当时市场热门行业、热点板块之中进行。
3:股票动态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
在正常的股市里,当然是动态市盈率越低越好。中国股市是畸形市场,市盈率不能真实反映股票的价值。
4:股票净资产收益率高了好还是低了好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观察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市公司往往在刚刚上市的几年中都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但之后这个指标会明显下滑。
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净资产的不断增加,必须开拓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并辅之以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净利润与净资产同步增长。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在考验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判断以及他的管理能力能否不断提升。
有时候,一家上市公司看上去赚钱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其领导者熟悉某一种产品、某一项技术、某一种营销方式,或者是适合于某一种规模的人员、资金管理。但当企业的发展对他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他可能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因此,当一家上市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仍能长期保持较好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具备了带领这家企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能力。对于这样的企业家所管理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
1.不能比利率低
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才合适呢一般来说,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就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100元存在银行里,现在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是3.50%,那么这100元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3.50%。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3.50%,就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的效率很低,不太值得投资者关注。你在认购新股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5元,而新股的发行价格会是15元。也就是说,为什么原来只值5元钱的东西能卖到15元,这就是因为这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于是上市公司溢价发行的新股才会被市场所接受。可以说,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格线,偶然一年低于银行利率或许还可原谅,但如果长年低于银行利率,这家公司上市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证监会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证监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时,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2。看一眼负债率 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好,但有时候,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蕴含着风险。比如说,个别上市公司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负债率却超过了80%(一般来说,负债占总资产比率超过80%,被认为经营风险过高),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小心。这样的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强,运营效率也很高,但这是建立在高负债基础上的,一旦市场有什么波动,或者银行抽紧银根,不仅净资产收益率会大幅下降,公司自身也可能会出现亏损。这就像炒房子,如果一套房子的价格是100万元,你只需首付30万元就买了,一年后这套房子升值到200万元,你卖掉房子,赚了将近100万元,你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超过300%。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你要知道,你是在负债经营,其实是借了银行的钱(银行按揭)炒房。如果这套房子没有升值而是贬值,那你的风险可就大了,如果房价一年后跌到70万元,你再脱手,可就是把本金30万元都亏光了。 对上市公司来说,适当的负债经营是非常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能够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如果以高负债为代价,片面追求高净资产收益率,虽然一时看上去风光,但风险也不可小觑。有些股民一遇到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再融资就反对,认为这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根本不必向股民再融资,可以向银行贷款经营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其实上市公司再融资有时是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这恰恰是对股东负责的表现。 3。与市盈率相配合 我们以价廉物美比照市盈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其实这也说明净资产收益率与市盈率两个指标相配合,可以较好地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是否价廉物美,具不具有投资价值。分析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值得投资时,一般可以先看看它的净资产收益率,从国内上市公司多年来的表现看,如果净资产收益率能够常年保持在15%以上,基本上就是一家绩优公司了。这个时候再看看其市盈率如何,如果其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或者低于同行业公司的水平,我们就可以将这只股票列入高度关注的范围。 4。净资产收益率与净利润增长率 一般而言,要想持续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存在竞争,高净资产收益率会吸引竞争者,从而降低净资产收益率,使其趋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且随着企业经营规模增加,通常也需要有新的资金投入(新的厂房/原料/人员。 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不变的话,利润增长,就要靠净资产规模的增加。而如果没有外部资金投入的话,净资产规模的最大增加比例,就是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把赚到的净利润全部用于再投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利润的长期内在增长率,是不可能超过其净资产收益率的 一些所谓高增长公司的风险在于,其净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很可能是暂时的。而通过新资金投入,可能维持一段时间的高增长的外表,并享受高市盈率。一旦行业周期变化,净资产收益率回复到长期的平均水平,再加上景气时的大投入往往效率会不高,很可能导致利润增幅/绝对值的下降。比如,一家公司的净资产值是10个亿,总股本也是10个亿。一般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ROE)是10%,也就是净利润是1个亿。由于其利润增幅一般在10%左右,市场将其定位为“有潜力的低增长股”,给它25倍的市盈率,市值是1亿X25倍=25亿,相当于每股2.5元。
5:股票动态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
在正常的股市里,当然是动态市盈率越低越好。中国股市是畸形市场,市盈率不能真实反映股票的价值。
6:毛利率高好还是低好?
当然是高好了~毛利高了净利才能高